福建艦海試歸來,海軍釋出了4K高畫質影片,美不勝收,激動人心。最讓人關心的是艦載機聯隊的艦載機數量,其次好奇的還有還有排水量、動力系統、艦員數量等。排水量關系航母載機量、持續作戰能力等指標;動力系統關系的除了部署速度外就是航母續航力,也就是控制緊張區域的時間;艦員數量可以判斷整體自動化程度。
而艦員數量多少可以透過航母外掛的充氣救生浮筏來判斷大概,這次海軍很大方,放出的影片大家看的也很細,連危險彈藥拋棄坡道都數清楚了,那我們也數一下救生筏。
先看一下美軍的福特號。福特號有98個mk-8型救生筏,每個50人,共可載4900人,福特號實際艦員編制4359人,而到18年,福特號實際艦員已經有4656-4758人。
福特號左舷救生筏為23*2=46艘
福特號左舷救生筏為26*2=52艘
福特號正在吊裝救生筏,航母照片上救生筏看著小,這玩意兒並不小。現在用的都是充氣式救生筏,從10幾到20幾米的甲板扔到海裏不會壞(基本上都是20多米高,快沈船時就低了),還要在幾秒內快速充氣展開,並且還能自動扶正,裏面還要有急救藥物、緊急食物和水,這玩意兒應該比客機單個10幾萬元的應急扶梯貴多了吧。
而且現在的救生筏也不像二戰電影裏面那樣露天的了,而是有棚頂的,還能拉上門防止冷風侵襲。基本規格有10人、25人、50人、100人等幾種,國際海事組織要求單個救生筏設計最多150人,不過軍用的肯定管不著。
救生筏是不到萬不得已需要棄艦時不會使用的,真到了棄艦的地步,還需要救生的人員應該不會超過2/3,更甚至可能連一半都不到,考慮到救生筏在戰時也可能因攻擊而損壞,基本上是按人數冗余來配置救生筏的。美軍的尼米茲級航母也是這樣,尼米茲級左舷37*2,右舷27*2,也就是128個救生筏,可滿足6400人救生需求,這也符合尼米茲級6000人的規模。
中國的航母呢,
看下面2張照片,山東艦左舷是(8+5)乘以4為52艘救生筏,右舷是(8+5+2)乘以2為30艘救生筏,總共82艘救生筏,單艘載人25總共可救人2050人,不過布置比較集中,一旦被集中損毀的就比較多。山東艦艦員呢,據說是1300人船員+700航空保障+40艦隊指揮也就是2000余人,救生筏數量剛好符合人數需求,大致判定我們的航母裝備救生筏的數量也是按總人數定的。
遼寧艦呢,左舷是9乘以6為54艘,右舷是20乘以2為40艘,總共94艘救生筏。單艘載人25人也就是總共可載人2350人,考慮到遼寧艦原始設計比較糟糕,自動化程度較低,這個人數也很符合。關鍵是糟糕的原始設計讓能布置救生筏浮筒的位置太集中,只能立體布置,單個位置布置了6個筒,非常影響救生筏的快速釋放展開。而到了山東艦,這個地方就就改成了4個。
從福建艦4K照片上看,其救生筏明顯比之前的2艘滑躍航母上的大。福建艦右舷(7+6+5+2+2)乘以2,左舷5乘以2,共有54個救生筏,太偏向一側了是為啥呢?單艘載人80的話是4320人,福建艦顯然用不了這麽多人。而按每個救生筏載人50的話那就是2700人,60的話是3240人,如果福建艦也是按1:1配置救生筏的話,艦員總數大概2700人-3300人,按福建艦並不比福特號小多少的體量,只能說福建艦的自動化程度有多麽的高了。
仔細數一下,就是54個
是不是都按滿編人員數量配置救生筏的呢? 並不是,也有例外。女王號並沒有裝備這種拋投式救生筏,而是類似於民航客機上的救生滑梯,一個救生滑梯連著2艘救生筏,一個100人,6個滑梯12艘救生筏滿足1200人的緊急救生需求,而女王級的艦員編制是1600人。
皇家海軍總喜歡搞點新花樣,可能皇家海軍的將軍比較多,考慮的比較人性化。畢竟女王級甲板到海面有27米,這個高度掉下去,很可能就昏厥了,畢竟跳水運動最高也就是10米高台。
為啥都是在兩舷而不是首尾布置救生筏? 軍艦受創最後都是因為被一側攻擊進水而傾斜,左右舷總有一側離水面會比較低,再從升降機等下層甲板跳下,受傷的概率會小點,英國人考慮的太多了。再者船沈基本上都是從艦首或者艦尾先入水,艦首入水艦尾就會翹起,從艦首跳很容易卷入渦流出不來了,艦尾又太高還會有尾流遺存,跳下去都是必死無疑。而且艦首艦尾截面小,寶貴的位置布置不了多少救生筏不說,救生筏還沒法散開。這就是救生筏都是布置在兩舷,包括艦首起飛甲板的兩舷都沒有布置的原因,容易卷進旋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