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美俄三國機槍彈鏈對比:美國土豪、俄國節約,中國玩出了新花樣

2024-05-11軍事

一提到「機槍」這個詞,人們腦海中或許會立刻浮現出一幅戰火紛飛的畫面:硝煙彌漫,機槍的槍口不斷噴吐著火舌,源源不斷的子彈如同雨點般傾瀉而下。

它是戰場上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也是步兵戰鬥力的重要體現;而讓機槍成為戰場"收割機"的關鍵因素之一,正是它獨特的供彈方式——彈鏈供彈。

沒錯,那條看似普通的金屬鏈條,卻是撐起機槍威力的幕後功臣!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美俄三國軍隊機槍彈鏈的那些事兒。

本文內信源來自(觀察者網等),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彈鏈,機槍的"生命線"

對機槍而言,彈鏈就像是它的"生命線"。

設計良好的彈鏈可以讓機槍持續、穩定、可靠地射擊,而劣質的彈鏈則會讓機槍變成一堆昂貴的廢鐵。

可以說,一款機槍的實戰表現,和它所搭配的彈鏈息息相關。

在機槍發展的早期階段,人們為了解決快速供彈的問題,可謂是絞盡腦汁。

最初出現的是彈匣供彈方式,就像我們熟悉的馬克沁機槍,它使用一個圓柱形的彈匣,從槍機的一側插入。

但由於彈匣容量有限,難以滿足機槍持續射擊的需求,這種方案很快就被淘汰了。

後來,有人又想出了使用供彈板的點子,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法國的聖伊天M1907機槍就使用了這種方案,彈藥被固定在一塊金屬板上,再插入機槍。

供彈板雖然比彈匣可靠,但仍受限於容量,一次只能攜帶數十發子彈。

直到金屬彈鏈的出現,機槍供彈的問題才算是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

一戰期間,柔性的帆布彈鏈曾在戰場上大放異彩,它輕便、成本低,可以纏繞攜帶,給了士兵很大方便。

但帆布質地終究不夠結實,抗腐蝕能力也有限,很快就被金屬材質完全取代了。

二戰以後,金屬彈鏈逐漸成為機槍的標配,並延續至今。

按照結構特點,金屬彈鏈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不可散式、可散式和組合式。

而中美俄三國的軍隊,在彈鏈的選擇上也是各有偏好。

美國:財大氣粗的可散黨

作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在機槍彈鏈上似乎也秉承著"有錢就是任性"的原則。

他們鐘愛的,正是可散式彈鏈。

所謂"可散",就是指彈鏈在射擊時會隨著子彈的射出而自動散開。

具體來說,就是子彈被壓入彈鏈內部,子彈本身同時充當了連線彈鏈每一節的軸心。

當子彈射出後,失去了"軸心"的彈鏈就會散成一節一節的了。

這種設計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

當時,美軍廣泛使用的布朗寧M1917和M1919系列機槍,就已經開始采用可散式彈鏈。

這種彈鏈由一個個M1型彈鏈節組成,每個彈鏈節有兩個半圓形的凹槽,用於容納子彈。

士兵只需要將子彈頭尾相接,壓入凹槽內,就能組成一整條彈鏈。

二戰後,美軍在M1型彈鏈節的基礎上,又研發出了M13型彈鏈。

它專門用於供應北約制式的7.62×51毫米口徑彈藥,與布朗寧M2重機槍、M60通用機槍等新式武器相匹配。

相比老式的M1彈鏈,M13彈鏈節做了一些改進,添加了減重孔,在保證強度的同時又顯著降低了重量。

可散式彈鏈最突出的優點,就在於其靈活性和便利性。

它可以根據需要,現場組裝成任意長度,完全不受條件限制。

士兵可以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彈鏈節和子彈,根據作戰需要隨時裝填。

像在越戰這樣的叢林戰中,美軍士兵身上往往要攜帶1000發以上的機槍子彈。

如果全用傳統的彈盒,那重量和體積都是一個沈重的負擔。

但使用M13彈鏈,士兵們就可以將子彈平鋪在一個小包裏,再帶上一捆彈鏈節,需要的時候現拉現用,機動性大大提高。

同時,可散式彈鏈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由於沒有傳統彈鏈中的彈簧結構,相鄰彈鏈節之間的連線十分緊湊,發生卡殼、斷鏈的概率很低。

美軍在實戰中深切體會到了這一點,他們的M60機槍全程使用M13彈鏈作為唯一的供彈方式,射擊成功率高達99.95%,足見其可靠性之高。

當然,可散式彈鏈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成本較高,回收利用困難。

由於彈鏈在射擊時會自動散開,殘留的空彈鏈節很難完整回收,只能成為一次性消耗品。

對於美軍這樣預算充裕的軍隊來說,經濟上的損失或許並不算什麽,但對許多小國的軍隊而言,就難以負擔了。

有錢,就可以任性嘛!

不過美軍也並非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

他們為M13彈鏈節選用了鋼制材料,並有意識地在戰鬥後派專人收集散落的彈鏈節,盡量回爐再利用。

據稱,美軍每年可回收利用的M13彈鏈節數量高達數百萬個,雖然與新產的數量相比只是小部份,但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美軍在後勤保障上的細致嚴謹。

俄羅斯:物盡其用的不可散派

和美國不同,俄羅斯在蘇聯時期就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前蘇聯的軍工產品一向是"窮,但有原則",他們更喜歡用不可散式彈鏈。

相比可散式而言,不可散彈鏈的特點是穩定性強,經久耐用。

這種彈鏈靠金屬絲將一個個鏈節串聯起來,射擊時不會散開,用完後的彈鏈仍然保持完整的形狀,方便回收再利用。

如今俄軍依然在使用著這種可靠實惠的供彈方式。

這種偏好其實與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戰爭經歷有很大關系。

蘇聯是二戰中付出代價最大的國家之一,戰後的經濟狀況十分窘迫。

因此,在軍事裝備的設計中,節約成本、物盡其用就成了蘇聯人的首要原則。

以廣泛裝備於華約國家軍隊的PKM通用機槍為例,它使用的就是典型的不可散金屬彈鏈。

這種彈鏈有50發和100發兩種型號,由高強度鋼絲制造而成,表面經過特殊工藝處理,防銹效能優異。

PKM機槍裝填彈鏈非常簡單,機槍手只需要將彈鏈從左至右穿過機匣,再將末端與機槍的拉柄相連即可。

PKM彈鏈最大的特點就是可重復使用,士兵們往往要帶上幾條備用彈鏈,打完後再收回來,就可以重新填裝子彈繼續戰鬥。

除了PKM,另一款在華約陣營極具代表性的機槍NSV,其12.7×108mm口徑的重型彈鏈也是不可散的。

據稱,這種鋼制彈鏈的理論壽命可達5000發以上,部份精心保養的甚至能用到1萬發。

可以說,不可散彈鏈配合耐用、可靠的經典蘇制機槍,很好地詮釋了"窮人的智慧"。

不過,不可散彈鏈的問題在於,它多少有些影響士兵的機動性。

你想啊,一邊射擊一邊拖著一條長長的空彈鏈,在戰場上轉移時肯定不如可散式來得痛快。

這也是蘇聯軍隊的無奈選擇,在經濟能力不允許的情況下,只好以靈活性來換取耐用性了。

這個問題在蘇聯解體後變得更加突出。

由於財政狀況每況愈下,俄羅斯軍隊一度陷入"過緊日子"的窘境。

一些部隊甚至無力添置新彈鏈,只能長年使用老舊的蘇聯庫存。

一些老式彈鏈由於保管條件差,經常出現生銹、變形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射擊效果。

更有資料稱,車臣戰爭期間,一些俄軍士兵不得不用鐵絲和鐵釘臨時拼湊彈鏈,其簡陋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徹底解決這個難題,俄羅斯軍工企業在進入新世紀後開始大力研發新型彈鏈。

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由伊熱夫斯克機械廠推出的Pkt-M機槍彈鏈。

這種新型不可散彈鏈采用了優質合金鋼材料,大大提高了強度和韌性。

而彈鏈節的外形也經過重新設計,更加圓潤光滑,減少了在高強度射擊下變形、斷裂的風險。

盡管做了諸多改進,但Pkt-M彈鏈仍然延續了不可散的傳統。

中國:創新混搭的組合雙雄

作為後起的軍事大國,中國在吸取美俄兩國經驗的同時,也在機槍彈鏈上做起了"混搭"文章。

我軍現役的新型彈鏈,既吸收了不可散的經濟性,又兼顧了可散式的靈活性,堪稱一大創舉。

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國防工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我軍開始著手研制新一代的輕武器,其中就包括機槍。

而在機槍的供彈系統設計中,彈鏈無疑是一個重點。

當時,我軍普遍裝備的機槍還是57式、67式等老款,使用的也都是傳統的不可散金屬彈鏈。

這種彈鏈雖然可靠耐用,但在靈活性和機動性方面還有不少短板。

比如57式機槍標準的彈鏈長達250發,射手在強行軍時要隨身攜帶1-2條,負重動輒十幾公斤,機動起來十分不便。

此外,這種長彈鏈轉移時容易纏繞、斷鏈,影響射手的戰術動作。

針對這些問題,我軍著手研制新型彈鏈。

其中一個重要的思路,就是結合可散和不可散兩種模式的優點,創造出一種"第三類"彈鏈。

在多方探索和反復試驗後,組合式彈鏈方案應運而生。

以國產QJY-201機槍和QJZ-89機槍為例,它們采用的都是組合式彈鏈。

這種彈鏈綜合了可散與不可散的特點,在一定長度(通常是50發或100發)的不可散式彈鏈兩端,設定了可散式的分節點。

射擊時,彈鏈會在打完一定發數後主動斷開,既減輕了射手的負擔,又便於彈鏈的回收利用。

具體來說,組合式彈鏈的實作方式是在不可散彈鏈的鏈節之間,每隔一段距離就設定一個特殊的分離結構。

這個結構由兩個U型卡環組成,相互之間用一根銷軸連線。

當射擊到這個位置時,隨著子彈的射出,銷軸會在子彈頭的推動下脫落,使兩個卡環自動分離,從而使彈鏈成段斷開。

這樣一來,組合式彈鏈就集中了可散與不可散兩者的優點。

戰鬥時,射手不必再拖著一長串沈重的彈鏈行動,機動靈活性大為提高。

而射擊結束後,斷開成段的彈鏈也更便於回收,經過簡單的組裝、填裝就可重新使用,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舉例來說,以QJY-201機槍100發組合式彈鏈為例。

它由5個20發不可散彈鏈段組成,射擊時4個分離結構會將它們拆分成5段。

如果是傳統的100發不可散彈鏈,射手射擊完要背負近3公斤的重量移動,對體力消耗很大。

但使用組合式後,射手最多只需攜帶20發的彈鏈重量,負重可以減輕80%左右。

在射擊可靠性方面,組合式彈鏈也毫不遜色。

由於它的主體仍是不可散式結構,因此牢固耐用,在惡劣環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供彈效能。

據相關試驗數據,QJY-201機槍在使用組合式彈鏈時,平均故障間隔發數可達到8000發以上,遠超過美軍的M13可散彈鏈。

從性價比的角度看,組合式彈鏈在機槍實戰中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亮眼。

它在保證射擊穩定性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綜合成本,體現出很強的綜合優勢。

這或許正是"中國智慧"的生動寫照吧。

除了彈鏈,還有很多值得"Pick"的

當然,機槍的發展絕不僅僅是在供彈系統上做文章。

在其他一些"細節"的設計上,同樣能見到中美俄三國的獨到之處。

比如在新型機槍的重量控制上,我軍近年來可謂是下了很大功夫。

最新曝光的某型"超輕機槍"據稱只有5公斤出頭,在配備專用腳架和瞄準鏡的情況下,全重也不過20公斤左右,堪稱世界最輕的同類產品。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融合了新材料和新工藝的中國制造,定會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新一輪的機槍"變革"浪潮,讓更多人見識到"龍的傳人"的非凡創造力。

參考資料

中國小康網,火力的源泉,個人攜帶500+彈藥,但弊端也很明顯

觀察者網,我軍新型超輕重機槍曝光 采用浮動原理全球最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