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俄羅斯核潛艇超中國20年?那其他科技工業對比起來,水平又咋樣?

2024-02-28軍事

俄羅斯是否沒落? 關於這個話題國內經常討論,但一個國家的發展包括多種方向,不可一概而論,具體而言,還需要看看到底是與誰比較,以及比的是什麽行業。如果是單論 核潛艇 ,我們其實還 落後 著俄羅斯 二十年 的發展水平!

那麽,為什麽說俄羅斯的這種科技超出了中國二十年的發展水平呢?俄羅斯的核潛艇研發為何如此卓越呢?

俄羅斯的核潛艇排名世界前列

身為蘇聯的「嫡長子」,俄羅斯在軍事方面的表現不可謂不強大,甚至在核潛艇的研發方面,還領先了中國二十年的技術水平。

由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都認為對方有發起戰爭的想法,因此他們在核武器方面的投入從來都是只多不少的。而核武器中最難以被反制的,就是神出鬼沒的 核潛艇 了。

俄羅斯得益於蘇聯時期形成的技術鋪墊以及相應軍工基礎設施的建造,如今,甚至已經在研發 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 了。而這一代的核潛艇,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美國方面的 反潛針對與偵察

在美方數不盡的偵測衛星以及海底聲吶下,北風之神是怎樣實作「隱形」的呢?其實,它主要靠的就是水滴型的 流線造型船體 以及 旋轉型蒸汽動力裝置

核潛艇的這種船體,不僅不會對潛艇的高航速穩定性產生影響,甚至還可以讓其減少與水流的摩擦,從而降低執行過程中的噪音。而潛艇在動力上的選擇,也能夠讓其最大航速來到 29節 ,從機動性來說,這是遠超美方的俄亥俄級潛艇的。

此外,在動力系統方面,潛艇還配置了兩座 低噪音推進電動機 進行輔助工作,讓北風之神在低航速時能夠實作 安靜航行 的目的,也讓潛艇具備了水下「懸浮」的功能。

除了防守能力優越,在進攻方面,北風之神的侵略性也是很強的。整個核潛艇上,俄羅斯軍方配備了 十六個 導彈發射裝置 ,並隨時裝載著 最大射程超八千公裏 、誤差僅為六十米的 洲際彈道導彈

除了遠距離攻擊能力之外,潛艇上還配備了十六枚533毫米級魚雷以及ssn15型反潛導彈。用於在船體面臨攻擊時迅速的組織反擊動作以及防禦措施。

俄羅斯的核潛艇技術發達離不開「祖上榮耀」,那相較於俄方,中國的核潛艇技術又發展的怎麽樣呢?

如今,中國的「牌面」就是 094A級戰略核潛艇 。雖然這一型號可以達到 萬噸的水下排水量 ,已經超過了不少國家,但與北風之神相比,其實甚至達不到對方排水量的一半。

除了排水量,在船體長度方面,中國的船體也要比俄方第四代核潛艇短上三米左右。而這三米,也是如今我們無法逾越的溝壑。

因為如果想要加長船體,就要研發出能 承載更重壓力的船體材料、更精密的建造技術、更強大的動力裝置 等等。

而這些技術,其實也正是我們目前所欠缺的。所以說,雖然從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無法讓人們感到滿意,但實際上,這是因為俄方並沒有動用最後的「殺手鐧」。

發展不平衡的俄羅斯工業與科技

俄方雖然在軍事方面的表現不容小覷,但在其他科技與工業方面的發展卻是有些差強人意的。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俄方的工業明顯具有 「固定資產老化」 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工業企業建築平均壽命為 24年 的情況下,當地使用 30年以上 的建築占比卻達到了 30% 左右。

與此同時,俄礦產資源開采行業中,基礎設施的磨損程度也達到了50%以上,完全磨損的甚至占比近20%,而在水電行業中,固定資產的磨損度也已經接近40%了 。

除此之外,俄工業在 電腦、自動化 等高精尖產業方面的發展明顯是 滯後 的。在2015年時,俄工業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占到了整個工業的23%。礦產、石油開發產業的占比也是常年居高不下。

除了工業發展不平衡,其 工業制品 在國際市場上也有著 競爭力不強 的缺點。2017年時,美、日、德三國在醫用器材、汽車配件、運輸器械方面的出口占比均超過了50%。與之相比,俄羅斯的此類產品的出口率卻只占到了全部出口額的26%左右。

透過數據的對比,不難發現俄方的工業化水平已經 落後世界已開發國家近六十年了 。而在科技水平,俄羅斯也同樣面臨著發展瓶頸。

截至2020年,俄共有約 68萬 的科研人員,較之十年以前,其實已經整整減少了六萬人左右,而與1990年相比,則減少了超過 126萬人 。在俄方不僅在科研人員的人數上越來越少的同時,人員的年齡上也出現了「老齡化」的現象。

如今,俄羅斯六十周歲以上的研究員占比近四分之一,人員平均年齡來到了 51歲 ,與此同時,中國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卻只在36歲。如果說中國的科技發展像是一個正在慢慢崛起的壯年,那俄羅斯的科技前景就更像是一個走向晚暮的老人了。

中俄應如君子之交

相互孤立只會讓雙方都蒙受損失,雖然如今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中俄合作的主題是永恒不變的。

其實,從2013年以來, 中俄 雙方的正式 會晤 次數已然超過了 四十余次 ,這期間的國際局勢雖然發生過多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但中俄雙方的友誼卻始終沒有受到影響。

在經貿合作方面,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2022年時,中俄雙邊貿易總額已經達到了 1900億美元 ,較之十年前提升了一倍還多。這一數據也表明了,中國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已經有十三個年頭了。

隨著中俄交流的加深,我們也逐漸找到了面對俄方發展最正確的態度,那就是 相互尊重、互利共贏

目前,某些國家就因為聯系過於密切且存在實力不均的情況,影響到了正常的外交關系,讓自己的國家在國際局勢上難免成為了其他國家的附庸或者馬前卒,喪失了國家的部份主權。

而聯系過少的國家之間,又會因為關系太過生疏,在國際上因某些小的摩擦而產生極差的敵視。所以說, 國家之間無論走得太近還是幹脆不進行交流,都是不可取的。

特別是中俄同為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雙方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國際局勢產生難以想象的影響以及後果。為了避免結果走向壞的一面,我們對待俄方的發展始終保持著和平共贏的態度。

這種態度也確實為我們帶來了諸多的好處,由於中俄雙方的交流始終穩步向前,所以也就更加有利於踐行 多邊外交主義 了,有效的阻止了其他國家在國際上的霸權主義以及強權主義。

兩國的交流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於細水長流,無論是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我們對待俄羅斯的發展始終運用的是 平等、理性 的對待方式。而這,也讓中俄雙方都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