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歐洲釋出報告:中國擴核迅猛,6年超越美俄,10年造720枚洲際導彈

2024-06-21軍事

從年初開始,與核武器有關的話題,就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們,所炒作的重點話題。先後有美國指責中國拒絕參加核軍控談判,探討要對中國進行核突擊,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這兩天,北約長期資助的斯德哥爾摩研究所,又出版了一份核軍力報告,其中重點宣傳了中國快速擴張當中的核武庫,讓整個北約再度陷入了中國核威脅的討論狂熱當中。

美國支持的歐洲智庫再次炒作,中國正在大規模擴張核武庫

今年的核報告當中,我軍的核彈頭數量,再度得到了顯著的增加。從過去長期的250枚彈頭,擴張到了410枚彈頭,再到幾年在歐洲人的估算當中,中國已經擁有了500枚核彈頭。

按照歐洲人的說法,中國在一年時間裏,就制造了72枚「巨浪-3」潛射彈道導彈。按照這樣的速度,中國光是海基核打擊能力,就會在10年當中擴張720發,再加上陸基機動導彈和井基導彈,最多6年時間,中國的核實力就會超過美俄兩大核大國。

斯德哥爾摩報告當中,提到的中國核武器快速擴張的結論,算是西方世界對解放軍核實力快速增強的又一次確認。但這種確認本身,有唯唯諾諾、不敢承認中國核武庫增強的真實水平與實際目的。甚至不願意提及西方開源情報機構們,已經炒作很久的,中國在西北三地新建的風力發電井設施的真相。

歐洲的智庫,一方面在拿著美國的資助做報告,說中國的核力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核彈頭數量從250翻倍到了500,一年能造72枚海基核導彈,未來六年內就能超越美俄;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承認,中國的當前擁有的核體系的發展速度,遠超了他們的預期。中國核力量的結構,遠非他們宣傳的那樣。

、、這是因為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現在陷入了一種深度的矛盾當中。一方面,他們想要透過炒作中國核擴張的方式,來給中國施壓,同時渲染中國威脅論,為自己的核軍備競賽尋找借口。

但另一方面,美國為首的北約又懼怕中國的核擴張,擔心中國在實力增強之後,會開始揮舞起核威懾的大棒。讓北約在常規力量已經漸落下風的情況下,在核力量上再失去優勢,從而喪失常規沖突不利時,以核實戰的方式戰勝中國的可能。

所以我們就能見到這樣矛盾的情況——西方在進行著「中國正在擴張自己的核力量,但中國進行核擴軍不太可能」這種自我打臉的宣傳。一邊是猜測中國一年時間,生產了幾十發洲際彈道導彈,以體現中國核能力擴張之快,核武力之強。另一邊,又強調沒見到中國有生產更多彈頭的跡象,強調一個「優勢在我」,我們北約依然有足夠的能力,在核領域戰勝中國。

美國在核能力上的困窘與衰退,是其不斷炒作中國核威脅,但又不願說真話的核心原因

這是很正常的,矛盾的根源就在這些歐洲機構背後的支持者——美國,實際上正在面臨核實力垮塌,正在失去其在核領域上的規模優勢與勝利可能。

對現在的美國來說,關鍵問題不在於中國的核力量擴張的有多快、未來會有多強,畢竟快也快不過冷戰時期的蘇軍核力量,一年上千發彈頭的增幅。真正讓美國感到恐慌的,是面對解放軍的核能力不斷增強,美國自己已經無法去追趕,甚至都無力去維護美國核武庫的現有規模,這才是最致命的事情。

美國現在的核武庫是怎麽樣的呢?陸基核導彈的唯一主力,是68年服役的「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從導彈壽命來說,服役近60年的導彈,已經進入了服役最末期,不管是導彈燃料的可靠性,還是導彈各部件的剩余壽命,都已經很難維持了。美國空軍最近幾年,出現了大量的因吸入過期導彈降解物質,而患癌的導彈井操作人員。總而言之,「民兵-3」已經到了狀態很難維持,必須要退役換代的地步了。

作為美國核力量最核心最關鍵的海基呢?「三叉戟-D5」潛射洲際彈道導彈,至今固然還是非常先進的導彈,甚至可以說是最優秀的潛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但裝載它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卻是80年代中期開始服役的冷戰遺產,至今也已經服役40年。而潛艇不同於其它裝備,受限於耐壓殼壽命,以及核燃料損耗,是很難去延壽並繼續戰備下去的。

按邏輯來說,美國人現在是應當推動這些裝備的更新換代的。哪怕是困難如俄羅斯,過去十年,也將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從「白楊」換成了「白楊-M」,又升級到了「亞爾斯」。核潛艇開工了10艘「北風之神」,並服役了7艘,井基導彈開始了「薩爾馬特」的換裝。美國也不是沒有開始自己的換代工程,只是由於科研能力已經嚴重退化,工業生產能力更是基本瓦解,美國的核力量換代,完全陷入了困局而已。

換代「民兵-3」的哨兵成本,已經上漲到了1250億美元,並且因為一系列技術困難,在2030年之前都不可能量產。而用來換代「俄亥俄」級的「哥倫比亞」級,首艇在預計造價超過150億美元的情況下,還要繼續漲價,讓海軍預算苦不堪言。且因為造船業工人不足以及供應鏈失能,在年復一年的向後推遲著完工時間。

這兩型美軍核戰力的未來殺手鐧,即使後續一切順利,也是下個十年才能服役的東西。而美國現在的工業能力,又不可能不出任何意外。所以美國現在空前的擔心,中國在未來幾年,就迅速的完成核力量的對等化。

畢竟等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時候,美國就會面臨陸基洲際核力量垮塌,海基洲際核力量也腰斬的尷尬情況。到時候連現有規模都不可能維持得住了,還怎麽去打贏他們幻想的針對中俄的核實戰呢?

所以美國現在,一邊是要在輿論上,渲染對中國的核恐懼;一邊又要竭力的遮掩中國核力量增強的真實情況。對如今的美國而言,中國1年能造72發潛射洲際導彈,這可以說。畢竟中國的「巨浪-3」發射平台就那麽一點,「巨浪-3」能帶的彈頭就一個,72發也改變不了美國的核優勢,這可以說。

西北的那幾百個風力發電井,雖然已經有了明確的衛星拍攝的建設照片,有了明確的被拍攝到的裝填測試。但這真的會動搖美國的核優勢,真的會讓美國民眾擔心美國的核霸權,會讓美國的核威脅不再好用,讓美國不能再妄談核實戰、核制勝。

所以雖然西方媒體炒作了一輪又一輪,但在智庫們實際統計中國核能力的時候,依然不能說,絕不能承認中國,已經有了與美國導彈發射井數量相當的投射能力;絕不能承認中國的井,比美國的生存力更高,導彈效能也更好的多。

從現實情況看,美國寄予厚望的核優勢,以及核實戰核制勝的可能已經不復存在了

不然,那可就要出現輿論集體懷疑美國,是否依然有能力對抗中國?美國是否依然是世界第一核強國?這種形勢與人心上的問題。在面對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的常規兵力時,美國最近幾年,是在積極的論證要透過主動升級戰爭。以核武力打擊常規武力,逼迫核升級的方式,利用自己1000多枚值班彈頭,3000多枚總現役彈頭,以及大量的戰術核彈的優勢,來獲得實戰勝利的,這就要求美國的核優勢不可動搖。

而中國這幾年快速建設並服役的數百個風力發電井,快速擴充當中的機動東風-41部隊,以及核常兼備的東風-26導彈,針對的恰恰就是美國人各式各樣的核冒險企圖。

美國人想要用戰術核武器打擊我們常規部隊,那我們就用核常兼備的東-21與東-26以535彈頭,點殺美國在一二島鏈上的軍事目標。美國如果想核實戰升級,我們也具備了初步的有序升級的硬件實力,完全能打消美國以不大代價,打贏核戰爭的企圖。

所以美國資助的智庫,只敢說那些對美國而言不痛不癢的,制造「中國一年生產72發巨浪-3,10年造720發潛射洲際彈,6年內核力量就能超越美俄」這種中國核威脅論。而閉口不談中國實際上已經建設的,真正在構建「中美俄核平衡」的那些發射車與發射井。所謂「按需求討論中國擴核」,在美國資助的歐洲智庫這裏,體現的真是淋漓盡致。

傳統上,美國的核力量是追求在條約狀態下,對中俄兩國的兩強優勢的。依靠更高的載具數量,更大的多彈頭總裝載能力,以及更好的預警反導網。直到奧巴馬乃至杜林普時代,美國核力量的優勢都是切實存在的。

但誰讓歷代美國先總統們,孜孜不倦地進行去工業化,給美國的制造業掘墓。最終導致了美國的核工業,也陷入了今天這種空有規模,卻無力換代的落後窘境當中呢?在俄羅斯核力量現代化已經完成大半,而解放軍核力量也有了顯著增強,並還在不斷追趕的今天。美國半個多世紀前的老舊導彈,依然得不到換代;40年艇齡的戰略核潛艇到壽命末期,還得不到更新。就成了非常大,非常讓人恐慌的問題。

中國擴核很重要嗎?對常規軍力落後之後,想要搞核冒險的美國人而言,當然是重要的,這會瓦解他們全部的有關勝利的幻想。但美國為什麽不抓緊趁著自己,尚且還有存量優勢的時候,誠心的與解放軍進行核軍控談判,主動的削減核力量,來達成安全的均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