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順 三劍客
每一枚銀幣,都有兩面,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就不同;
正如軍士逐月,你得一分為二的看!
文| 劍客順
圖| 大唐
編輯| 劍客XY
「7月份,我的逐月金到賬了,4955.08元。」這是服役18年的老蔡告訴我的。他是去年12月份選了逐月。
服役16年的他,延期了2年,在轉業還是逐月的關口抉擇上,他最終選擇了逐月。
他說,「如果選擇轉業的話,我們那每個月也就不到3000,小縣城待遇就那樣,如果選擇逐月,自己有駕駛證B照,回去給企業老板開個車或者滴滴問題不大。」
後來和他的交流中,進一步得知,他之所以選擇逐月,也是相信這個政策對於軍士而言,的確是個紅利。
手拿50多w的逐月退役費,每個月在領取4900+,回到地方,再找一份月收入5000+的薪金,你會選擇嗎?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單從「穩定」來看,很多人會有「從眾「心理,第一考慮就是轉業,畢竟這項政策經過時間的檢驗了。
但,凡事無絕對,畢竟符合軍士的選擇,還是比較多樣化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逐月,為軍士開了一個先河。
有人選擇逐月,有人放棄逐月。
我有一個戰友,他軍齡18年,在西藏某地服役,大家都知道,邊遠地區服役,因為服役駐地的特殊性,薪金福利待遇比內地要多,特別是退役金。
戰友幹了16年,後面延期了2年,本來很多人都會認為,他會選擇逐月,可最後還是選擇了轉業。
得知真相,還是來源於對逐月的不太看好,處於一種觀望中。他始終覺得,逐月沒有轉業來的安穩,一旦沒有正式工作,自己還要每月繳養老和醫保,開支太大;就算有工作,按照規定還不能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一旦屬於「兩類人員」,停發逐月金。
最為關鍵的就是60歲後的薪金收入出現「斷崖」,這是他認為的。
在他看來,選擇逐月,最關鍵的就是待遇保障,一旦這個保障或者地方上明確不了,焦慮是在所難免的,所以他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家庭狀況,最終選擇了轉業。
對於想逐月的軍士,一定要把握好兩個「錢袋子——
第一個就是50%。
這是軍士逐月退役金的基本比例,而且這個比例還有增發,比如你獲得三等功還有比例。
根據【安置辦法】的規定,擔任軍士滿16年的退役軍士,退役金按照計發基數的50%確定,超過16年的,每多1年計發比例增加2%,服投期間獲得三等功的,計發比例增加2%。
第二個,就是最低逐月金,4400.
按照最基礎的「錢袋子」來算,軍士50%的比例系數,結合目前的一級上士延長後的逐月計發基數是8800,可以算一下逐月金——
8800X50%=4400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最小值,不是最大值。
再來算算,老蔡這個「4955.08」7月的逐月金,是怎麽算的:
老蔡是2005年2月1日入伍,2023年12月1日退役,服役18年零1個月,擔任軍士16年零1個月,獲得過1個三等功。
8800×0.5216=4590.08元,退役時還應累加因歷次退役金調整增發,地方已經2次調整退役金,增加比例為4%,其中增發1次為183.60元;增發第2次為181.40元。
他的退役金總額應為(4590.08+183.60+181.40)=4955.08元。
是轉業,還是逐月?
這個問題,是很多軍齡在18年以上的軍士,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其實,最近這幾年不僅僅部隊在改革,地方也在改革,帶來的直觀影響就是——
可用於軍士安置的崗位,是在減少的。
所以,讓更多的軍士可以逐月,對於減輕政府安置壓力,也是有幫助的。
更何況,很多中高級軍士都身懷絕技,到社會上再打拼一份事業,並非難事,這也有利於退役軍士進一步實作價值。
從橫向來看,這項逐月政策,開了軍士今後退役「能自由,有保障」的先河。
從縱向看,軍士逐月最低的也有4400左右,這個與軍士轉業安置到一些基層的事業編薪金差不多。再加上多數軍士都有技能在身,再去找份工作,毫無壓力。
同時,保險增多。過去沒有逐月,依然有軍士選擇一次性買斷後去就業、創業,這種風險性自然很大。但是有逐月領取退役金做保證,自然有了一份保險。
還有一點,對於直招或大學生服役的一級上士,在今後也是可以逐月的,他們相對來說,具備「高學歷,有專業」的優勢,在服役期結合專業特長延期服役的可能性更高。
延期服役的好處,也是為直招或大學生服役的一級上士,在服役年限不夠安置的後置上,今後可以安排工作,甚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逐月。
統帥說過一句話,「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幹著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
想逐月,沒什麽捷徑可走,就是拼軍功,拼成績,拼軍齡,多貢獻,努力提升自己的逐月本領,就是對逐月的最大寫照。
還有一點就是,選擇逐月,必須先把後路考慮好,比如你有吃飯的家夥,手拿「第二份薪金」找工作不是很難,當地轉業安置也不太好,配偶這塊有穩定的工作,可以考慮逐月;
反之,非不要不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