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莫迪政府狠批中國!印度不再手軟,攤牌示強,絕不妥協

2024-04-27國際

莫迪政府正式表態,公開指出中國是印度長期面對的最嚴峻挑戰。這種立場無疑將為原本就不穩定的中印關系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在這樣的政策指導下,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正在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領域,全面挑戰人口同樣龐大的中國。

【印度外長蘇傑生在公開場合的發言】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最近明確表示,中國不只是當前的挑戰,而是長期以來的問題。盡管如此,印度有時候卻視而不見,或是有意轉移註意力、或是自認為是理所當然、或是為此找理由辯護,但這無法改變現實。

蘇傑生接著批評印度的建國總理尼赫魯,認為他的對華政策及整體外交策略存在重大缺陷。同時,他高度評價與尼赫魯同時代的另一位印度領導人帕特爾。他指出,帕特爾曾在1950年警告尼赫魯中國的威脅,但尼赫魯未予理會,最終在12年後的1962年,中國跨越喜馬拉雅山發起了所謂的「攻擊」。

蘇傑生提到的1962年,指的是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那場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印度對中國的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為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了反擊,戰後中國也主動撤軍。

蘇傑生沒有提及這場沖突的起因,僅描述中國發起的所謂「攻擊」,明顯是在顛倒黑白,將責任推給中國。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視察印軍】

實際上,蘇傑生表現出的「受害者」姿態,根本上是因為印度的挑釁受到了有力回應。如果當時印度處於有利位置,蘇傑生的言論可能會完全不同。印度外長的態度,可以預見其他印度官員的立場。

此外,蘇傑生還批評尼赫魯受到左翼思想的影響,將中國的重要性置於印度之上。他指出,尼赫魯忽視了實用主義是外交的基石,認為印度與中國在對抗西方方面有共同利益。這種決策導致了美印關系的諸多問題,印度花費多年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

這位莫迪政府的外交部長還聲稱,尼赫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問題上支持中國,這表明當時很多印度人不清楚自己國家的利益,而認為印度應該為世界作出貢獻。

蘇傑生強調,印度為世界做了許多好事,但不能犧牲國家安全或利益,「印度第一」原則不容侵犯。

這表明了印度某些人的心態,他們甚至認為,中國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因為印度的讓步。隨著爭取常任理事國席位成為印度政府的重點,把中國視為挑戰的莫迪政府不太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退讓。

【蘇傑生認為尼赫魯的做法損害了印度在安理會的利益】

事實上,這不是蘇傑生第一次批評尼赫魯支持中國首先獲得安理會席位的觀點。

在蘇傑生看來,正是因為尼赫魯當時的決策失誤,導致印度這樣一個大國遲遲無法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他的言論還隱含一層意思,即中國之所以能「入常」,印度的支持起了「關鍵作用」。考慮到目前中印關系的不穩定性,蘇傑生似乎在某種意義上也在指責中國「忘恩負義」。

可以看出,蘇傑生最近的涉華表態不但不友好,甚至帶有明顯的敵意。他將中國稱為印度一直以來的最大挑戰,幾乎等同於發出了一份「挑戰書」。作為印度的外交部長,在公開場合的這種言論,的確應被外界認真對待。

有趣的是,就在不久前,莫迪在涉華問題上發表了與蘇傑生截然不同的觀點。莫迪表示,中印關系極為重要,雙方應透過和平對話解決邊界爭議,恢復兩國關系的正常軌域。

可以明顯看出,雖然莫迪承認雙方存在分歧,他的言論並沒有顯示出敵意,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向中國釋放和解訊號。然而,僅僅幾天後,蘇傑生卻發表了截然不同的觀點,這種反差確實令人困惑。

這可能意味著,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莫迪政府內部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的人不希望中印關系過於緊張,希望保留操作的余地;而其他人則對中國持有明顯的敵意,希望與中國決一雌雄。

當然,也存在一種可能,即莫迪政府對華政策在內部其實比較統一,只是有時候在公開場合不能表現得太明顯。至於蘇傑生和莫迪的表態,哪個更接近印方的真實想法,從印度這些年的行動中我們可以得出答案。

【莫迪和蘇傑生近日在對華問題上的不同表態】

可以說,蘇傑生的這番言論顯然是意圖與中國攤牌,未來中印關系可能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同時,他將中國描述為「最大的挑戰」,這種表述與西方近年來對中國的看法相似。考慮到蘇傑生同時提到了美印關系,這也可以看作是向西方釋放訊號,顯示印度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實際上,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中印關系這些年一直未能顯著改善的原因。印度對中國的態度,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如果印度一直持這種觀點與中國接觸,結果自然難以令人滿意。

關於中印關系,中國方面已經表態清晰且充分,但關鍵在於印度是否真正聽進去。如果印度不能糾正其錯誤的觀念,中國方面的解釋也無濟於事。而由於中印關系的惡化,印度自身無疑是最先受到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