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英國教授:四大文明古國中,印度和埃及都還在,為何只承認中國?

2024-09-10國際

近日,隨著 「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不斷擴容,大量外國博主、遊客紮堆來中國旅行。

他們將這一趟免簽之旅的所見所聞,釋出在TikTok和Youtube,迅速火爆全球。

一段又一段不加任何濾鏡,也沒有惡意剪輯的影片,不謀而合地展現出中國蓬勃發展的欣欣向榮。

幹凈整潔又井然有序的城市、先進便捷的移動支付、國人的溫良謙和與熱情好客,完全顛覆老外們對中國的印象。

在西方主串流媒體長期抹黑造謠之下,老外們對中國的認知被緊緊鎖在「霧霾遮天蔽日、貧窮落後、人民沒有自由」的牢籠裏, 144小時免簽卻讓老外們終於得以睜眼看中國,不由紛紛大呼「被騙了」!

與其說「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頂級陽謀,倒不如說中華文明令一眾老外折服。

就像馬丁·雅各所說, 中國不只是一個國家,而是身披文明外衣的巨人,這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中他只承認中國的原因。

治國之道,傳承至今

作為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各自幼就在西方文明的熏陶之下成長,但他沒有被西方的傲慢與無知迷了眼, 反而對古老神秘的中華文化充滿濃厚興趣,眼界也並未局限於西方文化。

馬丁·雅各博覽群書,他的書房裏不只有西方典籍,還有不少中國古籍的影印本和經典著作。

他深入研究中華文化的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 唐堯虞舜、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無不如數家珍。

中華文化方方面面裏所蘊含的智慧和深邃,深深打動了這位英國學者,但書中的黃金屋很快就滿足不了他的探索欲。

除了與中國學者開展廣泛交流外,馬丁·雅各還親身深入中國的鄉村和古鎮,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逐漸發現這是一個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強大而古老的文明。

2021年,在與中新網研究院副院長彭大偉的對話中,馬丁·雅各就曾經表示是中國一個文明型國家。

從國家層面來說,中國自1949年開始的社會治理依然傳承了秦朝以來治理模式中的一些重要特征。

春秋戰國到秦朝一統天下,歷經數百年的實踐和不斷完善,終於形成「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制度體系,並穩定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無論朝代如何更叠,無論期間經歷多少不同階段,國家治理的大框架始終延續著,這就是偉人所說的「百代都行秦政法」,這是一種難以隔斷的歷史傳承。

天下歸一、中央集權、職能分工和開放式政權,就是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歷史基礎。

「一」作為絕對專制又至高無上的皇權,要維系有效統治必然需要透過郡縣制實作和不斷強化中央集權。

秦朝以後的兩千多年,不是沒有過地方分權,譬如五代十國。

然而,每一次割據或分權後的重新大一統,往往是進一步強化的中央集權。

宋朝後,由地方政府施政的行政分區變成由中央官員的行政分區,中央集權由此邁向巔峰。

施政過程中,政府的運作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的職能式分工,確保政策切實有效地推行,一如唐朝的三省制度。

除了治國模式之外,古代統治者更明白長治久安需要的是廣納人才,而不是讓某個階層壟斷政府職位, 這種「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治國理念一直傳承至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正如馬丁·雅各所言,當今的中國政府就是站在漫長歷史的肩膀上,善用從歷史中獲得的智慧,來探索出成功的治國之道,是中國文明本身的特性成就了這樣的底蘊。

成為一個文明型國家,不只需要有延綿不斷的古老文明,還要具備相當的人口規模、遼闊疆域、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中國5000年文明歷史創造了璀璨的文化成就。

「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儒道釋互補和儒法墨並存的思想格局,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獨特的包容性,這一點在不同民族之間尤為明顯。

當年的元朝和清朝,對中原地區的百姓來說是外族入侵,他們攜帶著外族文化踏入以文明為根基的中原,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份。

歸根結底,是曾為外族的元朝和清朝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清初,滿人就主動將自己的文化、語言、宗教信仰與中華文化融合在一起,最明顯的就是儒學。

清王朝主導開展「尊孔」的崇儒興學,逢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康熙甚至在曲阜對孔子像三跪九叩。

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駁斥華夷之辯時,亦一再強調自古華夷是一家,認為滿族人本就是廣義的炎黃子孫,眼下不過是重新回歸華夏民族。

盡管滿清統治者這樣做,是出於迅速達成自上而下統治中原的政治需求, 但不管基於何種目的,滿人的主動融入在滿清統治漢人的過程中已然完成。

自漢武帝推行儒道以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思想深深烙印在中華民族的基因裏。

儒道之治與外來文化、信仰在互相碰撞又互相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讓中華文化不斷煥發生機。

作為渴望穩定的農耕文明, 中華文明對外來文明本來就充滿天然警惕,

但其包容性又不至於盲目全盤否定別人,而是選擇取其所長來不斷完善自身,促使中華文明得以愈發強大也愈發穩定。

中華文明的龐大,註定了其不但難以被吞噬,反而會「同化」入侵者,如同八王之亂引發的 「五胡亂華」。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深深吸引著胡人,他們帶著胡琴和胡騎而來,最終學上了漢字與漢文學。

中國的文字從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每一階段的演變均有跡可循,有案可查。

漢字結構依然以象形、會意、形聲等為基本原則,不會因為字形變化而改變。

強大的文明會同化吸收弱小文明,而且不會受朝代更叠和戰爭影響,歷史文化更不會被中斷。

這讓馬丁·雅各深刻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延續和力量,反觀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則早已「失了味」甚至消亡了。

文明的傳承,離不開堅守

當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急於回齊國繼承國君之位時,遠在西亞兩河流域,頒布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的古巴比倫,被亞述帝國吞並,她所創造的文明徹底消失。

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再也沒有機會像中國的文字那樣發展演變,繼而傳承下來。 與古巴比倫相比,印度和埃及是幸也不幸。

發源於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所建立的佛教至今都對世界許多國家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產生著重大影響。 建立於公元前324年的孔雀王朝,更曾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孔雀王朝時期,佛教得以迅速發展壯大,但耆那教、吠舍離教等又能與之並存,兼收並蓄,讓印度成為一個多元宗教國家。文學領域也不乏【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等著作。

帶領孔雀王朝達到頂峰的阿育王在位期間,大力推動科學研究,大批科學家湧現,印度的科學水平得以提升一個新高度。 然而,盛極一時的孔雀王朝也彌補不了古印度孱弱的軍事實力。

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屏障,當雅利安人自西北而來征服南亞次大陸, 隨之而來的伊斯蘭教嚴重沖擊了古印度文明的文化信仰和社會秩序。

雅利安人在印度地區推行等級制度,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種姓制度」。如今的印度人信仰的是伊斯蘭教和等級社會結合的「印度教」,而不是土生土長的佛教。

佛教在東亞、東南亞擁有大量信徒,如今卻在發源地印度逐漸式微甚至是走向衰敗。

不諱言地說,古印度文明早就被雅利安人帶來的伊斯蘭教摧毀,現在的印度在不是當年曾璀璨無比的古印度。

以金字塔聞名於世的古埃及,也有著自己的一套完整文字系統和政治制度,信奉的是多神宗教文化。

被古羅馬占領後,毫無包容性的基督教被立為國教,尚未完全消亡的古埃及文化只能偏安一隅。

古埃及文明的茍延殘喘並未維持太久。

中國唐朝貞觀十六年,這個發祥於尼羅河古老文明最後還是終止在阿拉伯帝國之手,取而代之的就是與古印度一樣的伊斯蘭化。

歷經伊斯蘭教十二個世紀的沖刷,古埃及文化早就消亡殆盡,古埃及文明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現在的埃及人繼承的是阿拉伯文化,連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古埃及人使用的埃及語也已經沒有人會說。

古印度和古埃及文明隨政權消亡而消亡,中華文明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外來入侵和政權更叠,為什麽卻能持續而穩定地傳承下來呢?

原因,更多的是人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和信奉,已經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和接納性。

華夏兒女是有「國魂」的,深厚歷史賦予了國人對「中國人」身份的天然認同。

面對天下大勢,中國人深知合久必分,但又分久必合,比起分裂, 中國人始終認為統一才是結局。

即便中國曾有過被少數民族政權(如元、清)統治的時期,當局者也會發現,只有中華文化才能真正穩固自己的政權,所以無論是元朝時期,還是清朝時期,掌權者都傾向於讓本族子民學習漢文化、寫漢字、讀儒學經典,鼓勵兩族通婚。

這麽做的結果就是, 中華文化吸納了不同少數民族的文化,取華去糟,變得越來越強盛,越來越有容乃大,從而實作良性迴圈。

這種天然向心力的內核,是幾千年農耕文明主導下形成對統一與穩定的追求。

正是中國人內在的這種堅韌支撐著整個中華文明,使得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歷久彌新,成為馬丁·雅各眼中如今唯一可以承認的文明古國。

參考資料:中國知網【四大文明古國之中為何只有中國的文明未發生斷裂】——熊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