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媒稱烏軍無視中國禁令,繼續購買中國無人機,中方回應很直接

2024-09-10國際

俄烏沖突的爆發,讓全世界對無人機戰術有了新的認知,一架小小的廉價無人機,可以在戰場上擊毀比自己昂貴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軍事裝備,將「不對稱作戰」推到了極至。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身為全球無人機研發和生產的「核心玩家」,中國成為了西方的眼中釘、肉中刺。作為對華科技戰的一環,美國一心想要將中國無人機排除在國際市場外,然而當美國「以身作則」,妄圖在國內市場封禁中國制造的無人機時,卻遭遇了來自政府機構甚至是軍方的強烈反對,因為美國本土制造的民用無人機,根本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但對於美國而言,真正的挫敗感不是來自於國內,而是連烏軍都離不開中國無人機,而且這種依賴,正隨著西方援烏力度減弱而逐漸增強。據觀察者網援引外交部網站4號釋出的訊息,發言人毛寧在當天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被問及如何看待俄媒記者在經過獨家分析後發現,烏克蘭不顧生產商的反對,繼續透過波蘭的商業實體和個人購買中國制造的無人機。

對此,發言人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但中國一直在嚴格管控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軍民兩用物資,也一貫反對將民用無人機用於軍事目的。從發言人如此直截了當的回應中不難看出,中國始終沒有放寬對軍民兩用物資的出口限制,但正是因為其「軍民兩用」的特性,導致中國的監管網絡總是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疏漏,這也給了買方以可乘之機。

諷刺的是,當買方是俄羅斯時,美國及其盟友們個個義憤填膺,誓要將「助紂為虐」的標簽貼在中國身上。作為這場沖突的始作俑者,美國更是多次以涉俄為借口制裁中國商業實體以及個人。然而當買方變成烏克蘭時,所有西方國家集體噤聲,平日裏以視角毒辣著稱的知名西方媒體統統消失了。由此可見,西方從來就不反對中國出售軍民兩用物資,西方反對的是交戰雙方能夠同時接觸到這些物資,而這也從側面說明,西方在軍援烏克蘭一事上,並沒有他們自詡的那麽強大。

但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此事也為中國的無人機出口管制敲響了警鐘。在今年7月末,商務部、海關總署、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三部門聯手對無人機出口管制措施進行最佳化調整,對涉及軍事用途的無人機零部件進行了嚴格管制。可是對於民用無人機被買方私自改裝用於軍事目的,目前中國還沒有找到更加有效的監管手段,這也是轉手貿易的狡猾之處。

但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既然已經知曉烏克蘭非法獲取我們民用無人機並用於軍事目的,就沒有視而不見的道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流入到烏軍手中的中國制民用無人機數量勢必會大大減少,即便能僥幸購得,成本對比過去也會有明顯增長。

若是能因此而加速終結俄烏沖突,也是「中國制造」為促進世界和平做出的些許貢獻,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和軟實力。同時,中國也要謹防西方以此為借口,對中企發動新一輪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