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孫太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4月24日至26日再次訪華。
此次為期三天的行程既有其局限和挑戰,也潛藏著一些變化和小突破,我想可以用四個四字短語來概括:走走形式、提提要求、傳達變化、期待進展。
走走形式
拜登政府自卷入俄烏沖突和中東戰爭等事務之後,針對中國便變得更為小心謹慎,生怕印太地區也出現新的摩擦和沖突。因此,白宮當前的對華表述,最核心的目標,一是和平與穩定,二是負責任地管控競爭,避免競爭升級為沖突。
而要實作這一目標,拜登政府認為需要讓各層級的官員與中方對等的官員相互走動,維持住溝通的渠道。所以耶倫訪華有這個意圖,布林肯再來,同樣也是這個意圖——讓中美高官互訪例行化、常態化。雖然這種走動並不一定會產出什麽重大的成果,但美方希望能透過建立起私人的關系來加深彼此的了解,避免未來政策上的誤判。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資料圖/新華社)
這種走走形式的操作免不了也要提一些此前已經多次提過的概念。比如,來訪的官員會提拜登政府不想和中國脫鉤,而僅僅是「去風險」。這種「去風險」的操作尤其會在高科技領域涉及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築起「小院高墻」,以避免中國的軍方掌握相關核心技術,挑戰美方的安全。
在美國大選的背景下,拜登政府的高官也可能拿自己的「去風險」與杜林普政府潛在第二任期會推進的全面脫鉤進行比較,以顯示當前這個更理性、更可預測的對手會是中方更希望打交道的。
另一方面,美方註意到中美雙方對2023年11月的中美元首舊金山峰會的成果都很重視,最近的元首通話又進一步鞏固了相關成果。所以美方希望在這基礎上繼續落實共識、擴大成果——當然,美方會更希望推進對其而言優先級更高的議題。這在當前是四個方面,分別是打擊芬太尼(尤其是前體供應鏈)、軍軍交流、規範人工智能使用,以及應對氣候變遷。為了推動這些議題可持續,布林肯也可能會提議下一次元首通話或會面的契機和時間。
提提要求
布林肯此次訪華,優先級最高的訴求是俄烏議題。他此前也剛剛在「七大工業國組織」外長會議上和其他六個國家對了表,以使得他在訪華提要求時不僅僅是在代表美國,還能以多個國家聯盟的形式提出主張。
雖然美國援烏、援以、援印太的一攬子議案的透過幾乎是板上釘釘了,而且透過之後烏克蘭應該也可以在戰場上繼續維持一年左右,但美西方當前已經明顯地感覺到軍工產能上跑不過聯手後的中俄。
中國雖然沒有向俄羅斯直接提供武器和裝備,但美方認為中俄貿易中的原材料、零部件、機床、微電子器材等已經讓俄羅斯的軍工產業獲得了巨大的關鍵性補給。這使得烏克蘭哪怕有美西方多個國家的武器裝備支持,俄羅斯依舊可以維持住均勢,而且還有可能時不時地取得一些小突破。如果這樣的狀態常態化,美西方認為不僅給烏克蘭的援助不可持續,而且給了也無濟於事,因為美歐長期會占下風。
2月7日,消防員在烏克蘭基輔為被導彈碎片擊中的居民樓滅火。(圖/新華社)
基於這樣的判斷,布林肯此次來勢洶洶,希望中方不再向俄方出口相關原材料和零部件,不再為俄羅斯維持其軍工制造業添磚加瓦。而且,布林肯來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一些針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制裁措施,以希望中國至少能保持「中立」,不要「一邊倒」了。
當然,除了俄烏之外,布林肯也會順帶再提一提針對中東的一些要求。
美方認為伊朗對華有大量的石油貿易,這使得中方向伊朗施壓會有天然的籌碼。而又因為有伊朗在背後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他們在紅海襲擊過往船只,不僅對美西方的船只有威脅,對中方的商貿也有影響,甚至影響可能會更大,所以美方很自然地認為中方透過伊朗向胡塞武裝施壓是天經地義的,是符合中美共同利益的。
另外,美方認為中東和俄烏戰火持續對中方自己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會有影響,中方應該也有動機和美方一起協調巴以、伊以的關系,向各自的夥伴施壓,避免沖突的態勢進一步擴大,到達失控的邊緣。
傳達變化
雙方元首通話之後,在某些具體的話題上有了一些新的變化,有的是向中方發難的,有的是向中方示好的,而布林肯都希望借此機會能向中方傳達一下。
首先,在南海議題上,拜登推動了美日安全關系的升級,也組織了美日菲三方首腦的峰會。布林肯想傳達一下在南海議題上,尤其是涉及中菲的分歧,美方已經團結了盟友,且會站在盟友的這邊。布林肯可能還會強調一下美菲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讓中方不要因為艦船更大、武器比菲方先進就輕舉妄動。
另一方面,美眾議院剛剛透過了包含對TikTok剝離內容的一攬子法案。這一最新進展涉及到中美之間的高科技博弈,也有政治、輿論、文化的博弈。布林肯會希望借這個契機表達出想與中方協調的意願,以讓TikTok能體面地被美國公司、投資人收購,而不影響中美關系好不容易出現的「止跌企穩」的趨勢。
當然,除了一些會令中方不滿的新變化外,布林肯也會想在台灣議題上向北京解釋今年1月以來所做的工作。除了會重申美方「一個中國」政策不變外,布林肯還會解釋一下最近連續幾輪針對賴蕭的勸說工作,希望他們上台之後不要改變現狀,也重申了「和平與穩定」是美方的利益,讓賴蕭不要損害。這當中,在中美元首通話之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立刻前往台北傳達意見,其核心就是要對賴5月20日的講話內容進行再次確認。
在台海議題上,拜登政府很重視在不消耗太多政治資本的情況下維持住台海的和平與穩定,讓美方不會再卷入一場新的重大沖突。
期待進展
除了一些此前已經有過交流或者一直是熱點的議題以外,布林肯可能會提出一些最近並不太受重視,但仍然十分重要且在美方眼裏符合時宜的話題。這也可能會讓此次存取能有一些具體的產出。
比如,美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最近表示,美方正在積極考慮改變國務院對美國人赴華旅行的建議等級。因為當前的建議等級依舊是「三級」(也就是建議重新考慮目的地),很多學生、學者、企業家都對赴華有顧慮。這直接限制了中美民間的交流,不符合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及最近通話的意誌。美方也註意到中方有意在接下來的幾年讓5萬名美國學生訪華學習,這也符合美方自己讓更多美國學生能了解中國、未來成為「中國通」的目的。
4月23日,來自美國馬斯卡廷中學的32名學生來上海參觀交流,首站便是極富上海傳統特色的豫園(上觀新聞)
當然,美方遲遲不改變建議等級,除了官僚體系運作緩慢以外,還希望借改等級一事為籌碼,換回一些什麽。這當中,讓中方釋放一些其國務院名單上列出的美國人,或者讓一些被限制出境的美國人能順利離開中國可能會是訴求。
除了讓中美民間交流能恢復、教育文化上的互動能加深外,布林肯還希望中國能為外國企業提供更為公正、平等的營商環境。當然,這會延續耶倫的「產能過剩」的話語,希望中方透過減少補貼的方式來削減出口的同時,讓美國公司在中國能更好地經營。美方認為這也符合中方當前想更多吸引外資的意圖。而且,布林肯可能會指出相關顧慮並不是美國一家獨有,歐洲很多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可能都要應對來自中國高性價比產品的沖擊。
結語
總的來說,布林肯帶著白宮「和平與穩定」的目標來,但具體的議題並非完全充滿善意。在美方視角下的一些雙贏的動作,實際上需要中方做出較大的改變及配合。
當然,「舊金山願景」一定程度上將兩國關系帶出了持續了一段時間的低谷,中美之間也確實有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的期待。在國際局勢出現較大動蕩的關口,中美之間加強對話、管控分歧、推進合作、增進國際協調本身就是一個有益的動態的過程。雙方理應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礎上,真心誠意地去推動兩國關系穩定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