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開始,印度大選正式開鑼,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和曾執政多年的國民大會黨(國大黨)展開對決。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議會實行兩院制,分為聯邦院和人民院。印度大選指的是人民院、即議會下院選舉。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有權組建內閣。此次印度下院選舉從4月19日持續至6月1日,分七個階段,6月4日公布結果。輿論認為,73歲的莫迪領導的印人黨占據著較大優勢有望蟬聯執政,莫迪將開啟其第三個總理任期。
莫迪能取得優勢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經濟發展政績斐然。在莫迪執政十年裏,除了疫情期間受挫之外,印度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據【日經亞洲】日前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項估計顯示,印度的名義本地生產總值(GDP)可能會在2025年超過日本,從而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二是實施政治改革,反腐倡廉,堅決打擊家族政治和特殊利益群體,將大部份權力收歸總理辦公室。歷史上印度是由數百個小邦聚合而成,可謂是一個「散裝」的聯邦國家,莫迪搞「大一統」的強人政治有利於經濟、民生的發展,也有利於塑造莫迪的個人形象,增加了民眾支持度。
三是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取得超過80%印度教人口的堅定支持,這是印人黨占優的最關鍵原因。莫迪將「印度思想的去殖民化」確立為施政目標,改造國民的國家認知,加強了印度教主導地位,將印度打造成一個吠陀文明型國家,這些舉措無疑能迎合印度大部份人口的支持。自2014年上台以來,莫迪提出【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統一民法典等,還透過建設新議會大廈、改造國徽形象等方式將去除「英國殖民遺產」與印度教民族主義繫結。
隨著選舉的進行,不出意外莫迪將在6月初再次蟬聯總理,他將成為繼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後第一位實作這一壯舉的印度總理。有專家說,莫迪已經開始考慮如何贏得第四任期了。問題是,莫迪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非也。
其一,印度經濟只是「數碼好看」,莫迪贏了「面子」,但「裏子」並不光鮮。近年來,各種統計數碼都說印度經濟快速增長,但亮眼的經濟數據隱含「貓膩」,底層人民並沒有感覺日子好了。
印度官方智庫國家轉型委員會估計,「涉及多方面的」貧困率將從2013-2014年的29.17%下降到2022-2023年的11.28%。但澳洲東亞論壇網站指出,正如印度經常發生的情況一樣,這項研究由於缺乏數據而存在局限性,從而令人質疑某些估計數碼。從莫迪第二任期開始,印度經濟便增長乏力,莫迪政府的解決之道是大舉借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政府鋪路、擴建鐵路和升級電網等龐大的基礎設施支出提振了印度經濟,但印度近年利率普遍不低,大部份專案盈利壓力較大,2023年政府支出的五分之一用來支付利息。
莫迪大力推行的「印度制造」計劃也存在問題。政府為與生產掛鉤的激勵措施所選擇的行業,如電子、汽車、醫療器械等,主要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其創造的就業機會不多,而且也不太適合教育水平低的印度人口。與外界印象相反,制造業對印度經濟增長的貢獻其實並不多。莫迪2014年9月提出「印度制造」戰略時,目標是到2022年將制造業在GDP中的占比從2015年的16%提升至25%,而2023年這一比例是17%。
占人口大多數的印度農村的發展任重道遠。今年2月,印度數千名農民發起「挺進新德裏」的抗議運動,原因是不滿農產品價格、債務負擔以及政府農業政策。多輪談判無果,遊行示威演變成暴力沖突。這是繼2020-2021年大規模抗議莫迪農業改革之後,印度農民再度走上街頭向新德裏進發。二度抗議的背後,反映了印度農民、農業和農村在國家工業化、現代化浪潮中「被遺忘」的困境。
其二,莫迪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有可能是飲鴆止渴,從長遠看不利於國家的凝聚力,甚至會加深印度的撕裂乃至分裂。從人群和信仰看,印度本來就是個「散裝」拼湊的國家,大力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必然會招致基督教徒、穆斯林的反感,過度施壓可能引發騷亂。
從地區看,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會導致印度北方「印地語核心區」與南方「非印地語區」的對立進一步加劇。人口少的印度南部各邦面向海洋,經濟更加活躍,人口多的北部各邦面朝大陸,發展相對落後。南方在政治權力分配方面處於劣勢,經濟與政治的錯配是引發政治撕裂的原因之一。
輿論認為,如果莫迪獲勝,屆時很可能根據人口重新分配議席,意味著大大偏袒人口更多但經濟發展落後的北部邦,南方各邦將更加不滿。南北之間的分歧可能演變為分裂。
今年以來,印度執法局以洗錢、受賄等罪名先後逮捕了多名反對黨領導人及地方首席部長。莫迪利用行政優勢打壓、削弱對手,與現代印度的所謂民主理念不合,只會進一步加劇政治對立與社會撕裂。
讓「散裝」的印度更散裝,從長遠看並非印度之福。供圖/視覺中國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