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歷史|那些會唱歌的石頭——頌揚主題摩崖石刻書法

2024-03-09國風

中國國家博物館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大唐中興頌】

摩崖石刻,指的是在山崖石壁上鐫刻的文字或圖案。古人為了使石刻文字具有更大規模,更能存世久遠,而又能避免開采和運輸的困難,於是就利用某些山間較為平整的崖壁、山坡、石坪,代替人工所開采的碑料,創造了摩崖石刻書法。

在這些精彩紛呈的摩崖石刻書法藝術寶庫中,特別是那些以頌揚為主題的書法作品,如同會唱歌的石頭,以自己的方式訴說著歷史的故事,記錄著文明的足跡,展示著藝術的魅力。

「頌」作為一種文體,最早套用於上古祭祀宗廟中。「頌」在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對君主、英雄、賢者和神明的贊美,也是對美、善和正義的歌頌。透過頌,人們傳遞著文化的價值觀、審美情趣和信仰體系。

在歷代摩崖石刻書法寶庫中,有不少文辭,就是取「頌體」以記事頌德的。比如著名的「漢三頌」摩崖石刻。

「漢三頌」是指陜西漢中的【石門頌】、略陽的【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

「漢三頌」都與溝通中原西出的棧道有關,大都為記事頌功德之文,是研究古代歷史、交通發展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

其中,最著名的為【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簡稱【石門頌】或者【楊孟文頌】。漢中褒斜谷口是褒斜道最險要的隘口,此處絕壁陡峻,崖邊水流湍急,道路險峻難行,當時的司隸校尉楊孟文,奏準明帝鑿通了此石門,為了歌頌這件功德事,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漢中太守王升撰文,將此頌刻於褒斜谷的石門崖壁之上。因此,頌文有「自南自北,四海似通,商人鹹喜,農夫永同」,這正是功在千秋了。一九六七年,國家因在石門所在地修建水庫,將此摩崖石刻鑿出,遷至漢中博物館。

【石門頌】依山而就,書寫自然奔放,靈動多姿,書法風格雄渾高古,勁健秀逸,既有篆書的圓潤,又有行草書的灑脫,被譽為「隸中之草」。清代楊守敬稱之為:「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其出」,可見其在書法史中的重要地位。

「漢三頌」中另一「頌」為【西狹頌】,全稱為【漢武都郡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因頌額有篆書「惠安西表」四個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刻於靈帝建寧四年(171),位於甘肅省成縣西魚竅狹天井山下的摩崖上。內容是為表頌武都太守李翕修治西狹險路功績所刻的文字崖書。其中文字中所見的仇靖,為【西狹頌】的撰文及書丹者,這是歷代石刻中可見作者署名的最早一例,漢隸石刻,罕有書者署名,說明書法藝術雖然高度成熟,但書法家的地位還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認可。

【西峽頌】刻於半崖,曾被藤蘿遮蔽,後來被樵夫發現,遂舉世聞名。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說「方整雄偉,首尾無一缺失,尤可寶重」。

【西狹頌】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摩崖巨構,其文體優美,遣詞精彩,文旁還刻有黃龍、白鹿、嘉禾、木連理、承露人【五瑞圖】,整體分額、圖、頌、題名共計四大部份,集篆額、正文、題名、題記及刻圖為一體。其氣韻高古的書法藝術和宏樸簡勁的漢畫風格極具藝術魅力。徐樹鈞【保鴨齋題跋】嘆其「疏散俊逸,如風吹仙袂飄飄雲中,非尋常蹊徑探者,在漢隸中別饒意趣」;梁啟超【碑帖跋】頌其:「雄邁而靜穆,漢隸正則也。」

「漢三頌」中還有一「頌」,為【李翕析裏橋郙閣頌】,簡稱【郙閣頌】或者【析裏橋碑】,鐫刻於建寧五年(172),由仇靖撰文、仇紼書丹,也是為表頌武都太守李翕修治陜西略陽縣西30裏析裏橋棧道而書刻的一方摩崖石刻。原在陜西略陽縣嘉陵江西岸,現存於略陽縣靈巖寺。

此刻書法,其用筆渾厚,結體內斂,章法茂密,氣息古樸,屬於雄渾樸茂一類的藝術風格,為漢隸成熟時期的藝術精品。這種寬博、圓渾、厚重、拙樸的書法特色,內建一種憨態可掬的可愛之氣,清萬經評:「字樣仿佛【夏承】而險怪特甚,相其下筆粗純,酷似學堂五六歲小兒描朱而作,而仔細把玩,一種古樸、不求討好之致,自在行間。」

值得一提的,還有唐代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又簡稱為【中興頌】。碑文由當時的尚書元結撰文,顏真卿書丹。此碑內容為「記平安史之亂,頌大唐中興之事」,此碑屬大型摩崖石刻,字徑在15厘米左右,是顏真卿傳世書法作品中字跡最大者。

【中興頌】用筆雄健,采用中鋒圓筆的篆隸筆法,剛勁強壯,力透紙背。字形方嚴正大,結構緊密端正,氣息渾厚。通篇豪放開張,氣度恢宏。黃庭堅曾贊:「大字無過【瘞鶴銘】,晚有名崖【頌中興】。」

如今,當我們面對這些珍貴的摩崖石刻時,仿佛能聽到那些石頭在唱歌。它們唱的是歷史的滄桑,是文化的厚重,是民族的記憶,是藝術的魅力。

文/陳逸墨(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