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到中年,發現高境界的人生智慧,只有一個字——少!
至素至簡,自適其適的生活,是多少人的可望不可及。
【道德經】中有句至理名言:「少則得,多則惑。」意思是,少取反而獲得,多取反而迷惑。
現代人被根深蒂固的成功,或成事觀念裹挾,最終可能成為他人所願,非自己所是的人。
擁有以下三種特質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超越90%的人!
1.少欲望
【莊子·內篇·大宗師】中寫道:「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意思是, 欲望越大的人,本性就被遮蔽得越嚴重。
想得到或占有自己沒有的,是欲望,但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其余均不必要,是一種智慧。
存在主義哲學有句名言:「擁有就是被擁有。」
擁有的東西越多,反過來,被你所擁有的東西擁有(控制),有可能讓你失去自由。
女兒一直想養狗,我堅決反對,不想因此消耗時間和精力。
我的回答簡單粗暴:「你如果撒手不管,到時候就是我的事兒,是我遛狗,還是狗遛我!」
如:你養了一條狗,要出差幾天,放在親朋那兒,就算人家願意,也不好意思給別人添麻煩。
看似你擁有狗,實則被其擁有。欲望是無底洞,永遠無法全部滿足。
心理學家休·麥凱曾在【欲念心理學】中,提到「 欲望—幸福」曲線。
當一個人欲望很小時,只要一點小小的期望被滿足,就會感到莫大幸福。
當欲望增加到一定程度,幸福感非但不會再提升,反而會迅速跌入谷底。
厲害的人,懂得管理,並盡可能減少欲望。
2.少社交
法蘭克福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定的能量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人與人的交往,本質上就是能量互換。
同頻共振的人,相互滋養,是重要的社會支持力量;三觀不同,雞同鴨講,消耗彼此能量。
社交貴在少而精,有舍才有得。
某乎上有個提問:「你為什麽喜歡獨來獨往?」
一個高贊回答是:「有一個非常紮心的現實,只有廢w,才會在人際關系上浪費生命,被人際關系所傷,強者的字典裏永遠都沒有‘朋友’,‘人際關系’,只有提升自己。
因為我知道,混社會,哪兒有什麽朋友,都是利益罷了,利益消失,關系也就斷了。」
現代人的關系,多是利益交換 ,用著你靠前,用不著你靠後,充斥著濃濃的功利和金錢味道。
攀高踩低,爾虞我詐。身處如此惡劣的環境,早晚讓健康買單。
正如有人所說:「一個再出色的人,長期在緊張的人際關系和充滿壓力的環境中浸泡,也會變得暗淡無光、心煩氣躁、歇斯底裏。人要到能滋養和托舉他的地方去。」
不如獨處,或交「無用」的人,相處不累,久處不厭。
3.少期待
【親密關系】中說:「通往地獄之路,是用期望鋪成的。」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尤其對於親近的人更是如此。
美國佛羅裏達大學,曾對135個家庭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
越是對家人抱有高期待的家庭,幸福度往往越低。
真正的成熟是,允許和接納別人的不同想法和行為。
此外, 別奢望得到所有人認可!你也不是人民那個幣,做不到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曾仕強先生曾說:「人家說你好又怎麽樣?人家說你不好又怎麽樣?人家說你對,你也不會胖一公斤,胖一公斤不見得就好。人家說你錯,錯就錯吧......給自己增加壓力幹什麽?」
現代人有必要學習 莊子的一個重要思想——「內不化」。達到「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意思是, 天下人都稱贊我,也不會讓我更振奮;天下人都批評我,也不會讓我更沮喪。
無論哪種期待,都是「外求」,真正的智慧是「內求」。
放下執念,與自己和解,才能和世界握手言和!
寫在最後
人做到無欲無求很難,至少可以降低欲望,不被其控制。
低質素的社交,不如高質素的獨處。斷舍離低能量的人和圈子,多交沒有利益纏結的朋友。
不對他人抱期待, 所遇皆知己是理想,所識多過客是現實。
以上三點,能做到其中一點,已是人間清醒,若能全部做到,人生堪稱圓滿,也是一種自我實作!
對此,您怎麽理解?歡迎留言、討論,表達真知灼見!
【本體自在:終身成長者,關註自我成長,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歡迎關註@本體自在,一起踐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