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金門風雲再起!從導彈測試到海警對峙:台海局勢持續升溫

2024-08-25台海

文丨陳美秀

8月21日,金門地區再次發生一起不尋常事件。原本金門在陳玉珍的帶領下,組織了一個代表團,計劃前往北京與國台辦主任宋濤先生會面,希望探討促進金門對大陸觀光旅遊開放的議題。 然而,在代表團啟程後,四艘中國海警船從東、西及西北方向進入了金門海域,這一舉動實際上也間接穿越了金門的防衛區域,直抵料羅灣。

面對此情況,台灣派遣了四艘「海巡」艇前往。 但這些「海巡」艇在噸位上與中國大陸的海警船存在顯著差異,僅達100噸,難以與海警船龐大的體量相提並論。 因此,台灣方面采取的所謂「驅離」行動,在實際上更接近於一種並航狀態下的警告行為,透過廣播以普通話、閩南語及英語等多種語言,要求對方船只離開該水域。台灣並未像菲律賓一樣對海警船采取的沖撞行為采取過激措施。

這種碳纖維材質的船只,在與中國大陸常見的鐵殼或木殼船只相比較時,發生碰撞後會對前者造成較大損害,因為後者通常具有更高的結構強度。 台灣地區的「海巡」艇多數采用碳纖維材料,一旦與堅硬物體碰撞,很容易出現問題。

提及的四艘船只與台灣的小型「海巡」艇之間的對峙持續了兩個小時,最終才逐漸離去。若真要采取驅離行動,理論上應能迅速達成目的,但實際情況往往受到多方因素制約。台灣以此事為由,發表了一些被視為「阿Q精神」的言論,意指在無法有效驅離對方的情況下,尋求心理安慰。

況且,管碧玲也缺乏足夠的膽識來驅離海警船。「金門2·14事件」的最終得以平息實屬不易,胡姓士官得以歸還,扣押的澎湖籍漁船問題也得到解決。目前,僅剩下金門與中國大陸之間存在的一些待解決問題。陳玉珍希望中國大陸能夠參照對馬祖的開放模式,對金門也實施觀光開放政策,以促進金門地區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金門地區自疫情以來,旅遊業遭受重創,觀光人數急劇下降,產業萎縮超過六成,形勢嚴峻。 鑒於此,陳玉珍等人帶著旅行品質保障協會的代表前往北京,希望推動「小三通」旅遊路線的開辟,以緩解金門經濟壓力。 他們不顧「陸委會」的警告,堅定表達了這一訴求。

台灣軍方今日釋出通報,指出其擁有11架戰機和8艘戰艦的軍事部署。其中,11架戰機中有7架穿越了所謂的「台海中線」,分別前往了台灣西南部和北部。尤其值得註意的是,台灣東部的活動也顯著增加, 這顯示出解放軍對台灣東南部與西南部的監視與關註日益增強。

解放軍的註意力已從過去主要集中於台北,轉變為現在對東南航道、西南航道及巴士海峽這三個關鍵區域的重視。 這種布局猶如鉗子夾物,台灣則如同被鉗子夾住的番薯,其尾部,即東南與西南區域成為了解放軍的重點關註物件。

此外,解放軍的直升機活動也值得關註。 它們恰好位於台東與綠島之間的三角區域內,距離台東約60海裏,而距綠島則僅有20海裏。這一區域緊鄰戰艦,且艦載直升機能夠滯空長達4小時,進一步凸顯了該地區的緊張態勢。

金門地區再次出現了四艘海警船與四艘「海巡」艇的對峙情況。同時,台灣需警惕8艘戰艦在東南與西南區域的集中部署,以及7架戰機頻繁穿越「台海中線」並在關鍵三角地帶遊弋的行為。 這些舉動無疑對台灣的安全構成了嚴峻挑戰。

實際上,從近期的發展態勢中可以清晰觀察到,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海域的活動正逐漸增強,其態勢類似於逐步擰緊的螺絲,不斷加大對台灣的壓力。 雖然這種變化並非「溫水煮青蛙」式的漸進,但確實呈現出一種持續且逐步加劇的趨勢。

8月20日台灣在九鵬地區進行的導彈測試,以及隨後8月21日解放軍機艦在相關海域的常態化巡航,這些事件共同構成了當前海峽兩岸緊張局勢的一部份。 台灣方面顯然需要認真考慮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有效回應解放軍的宣示「主權」行為。

台灣如果總是保持沈默,不采取行動,那麽其聲稱的與中國大陸討論「主權」問題的立場便顯得空洞。你應當展現出維護「主權」的實際手段,而非僅停留於口頭。目前,民進黨的表現僅限於言辭上的強硬,一旦遇到實際問題,便選擇退縮。以金門觀光為例,這本是「陸委會」與「觀光署」的職責範疇,而今卻將責任全部推給陳玉珍,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

如果中國大陸「侵門踏戶」問題確實存在,台灣應當透過正式的外交或軍事渠道進行溝通和解決,而不是采取情緒化的言辭攻擊。 關於船只派遣也需要謹慎評估各種因素,雷雨天氣下,派遣重型船只可能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因此需要慎重考慮並承擔責任。

台灣方面在八月二十號展示了軍方導彈的威力,隨後在解放軍附近巡航時發表了挑釁性的言論,要求「開啟導彈系統」,這些行為均帶有強烈的情緒化和挑釁性質。

台灣長期以情緒化的方式幹擾和刺激中國大陸,不僅無助於解決雙方之間的分歧和問題,反而可能導致關系的進一步惡化和信任的喪失。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參照必須征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