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媒:台灣經濟應突破科技獨強格局

2024-09-01台海

近年來,台積電「被迫」到美、日、德投資,引發不少憂慮,加上台積電外國董事已經過半,更讓部份台灣人憂心忡忡,擔心台積電遲早變成「美積電」,台灣產業將重蹈日本覆轍,被美國「掏空」。曾在業界叱咤風雲的西陵電子董事長吳思鍾,近日亦為文表達這種觀點而引人矚目。

這種擔憂並非無理,但換個角度思考,半導體業的對外投資,並非全然是「零和賽局」─到國外投資並不等同外國優勢提升、台灣優勢弱化,必須同時思考產業和地緣政治,才能得到最佳選擇。

從產業觀點來看,像台積電這樣、市值高居全球前十的制造業巨擘,在境外生產的比重如此之低,恐怕是絕無僅有。在台灣戰爭風險日益升高、土地和水電供給困難的狀況下,無論從台積電本身分散風險的角度,或是全球下遊業者獲得更低風險的供應來看,台積電到海外投資都屬於勢在必行。而在地緣政治上,先進國家高科技和高端武器的先進晶片都仰賴台積電之下,不可能讓它長期只在台灣生產─缺乏強有力籌碼的台灣,斷然無法承受超強的國際壓力。

因此,選擇接受他國巨額補貼和高度配合,比起被下最後通牒外移,當然是較佳的選擇。況且,國際半導體業競爭激烈,到境外投資也是提早就近卡位,可以更好掌握急速成長的當地市場,生產成本較高可能也是必要之惡,但可從其他效益平衡。何況,在台灣的生產比重,還是高達八成以上,最先進的研發和技術也在台灣,能維持台灣競爭力不墜。所以,必須保持警戒,但沒必要過度擔心。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半導體產業,台灣可以保持多久的優勢的確難以預測,特別是在研發人才、工作環境、生產成本等競爭條件正快速惡化。因此,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其他的「護國神山」,來確保台灣經濟能持續發展。

不過,在長期的顯著成長下,台灣經濟已經高度發展─在國際貨幣基金(IMF)推估、經購買力(PPP)調整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台灣今年高居全球第12位元,領先日本、南韓,甚至荷蘭、德國、澳洲等先進國。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下一步值得發展的產業,可以參考同樣缺乏自然資源、人口密度高,但排名高於台灣的幾個小國,包括盧森堡(第一)、新加坡(第三)、瑞士(第六)等。

觀察這些高生產力的小國,在產業發展上有幾個異於台灣的特色:其一,服務業高度發達,產值比重在2023年都在GDP的70%和80%之間,明顯高於台灣的62%,而且都是金融中心。其二,周邊都有巨大的相鄰經濟可作為服務業的腹地,如歐盟、東協。其三,都有大量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新加坡是全球簽署FTA最多的國家之一,盧森堡和瑞士分屬歐盟(EU)和「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除農業外,工業和服務業在兩個貿易集團之間都可自由貿易和投資。

從這幾個小國的產業特色可以看出,台灣經濟若要進一步發展,必須在服務業取得顯著發展,否則低薪的服務業將繼續成為成長包袱,高科技電子業再強也難以提升整體經濟。但是,這種企圖會有兩個限制難以突破:其一,台灣服務業向來被政府輕忽,在發展產業時設定不當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下,公共資源持續註入易獲得KPI表現的制造業,且KPI「重量不重質」(如只關心創造「就業數」,而非「高薪就業數」)。其二,缺乏FTA來提供高增值服務業的發展腹地,特別是金融等高端服務業難以打入東協和對岸,只能在本地競逐規模有限的「紅海」市場。

若能突破上述兩點,台灣不必畏懼台積電是否變成「美積電」。否則,的確會成為台灣經濟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