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南韓曾三次強行去中國化,均以失敗告終,如今身份證上仍用漢字名

2024-09-01台海

前言

2009年,南韓雄心勃勃的京釜高鐵專案卻意外遭遇了一場「螺絲危機」,數以萬計的混凝土軌枕驚現裂縫,如同潛伏的定時炸彈,給這條高速鐵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時間,質疑聲、指責聲此起彼伏,工程方焦頭爛額,調查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罪魁禍首竟是連線軌枕和鐵軌的螺絲!

而這批「肇事」螺絲的問題,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竟然是源於一個字的差別——「防水」被誤解成了「放水」!

你沒聽錯,就是這麽離譜!這家負責生產螺絲的小公司,稀裏糊塗地把至關重要的「防水材料」用成了「吸水材料」,結果可想而知,在潮濕的環境下,這些吸飽了水的螺絲成了軌枕開裂的罪魁禍首。

訊息一出,輿論嘩然,有人痛斥工程方監管不力,也有人把矛頭指向了這家「不靠譜」的小公司,更有人調侃道,這起事故堪稱南韓「豆腐渣工程」的「典範之作」。

然而,在一片喧囂聲中,卻很少有人註意到,這起看似低階的失誤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南韓長期以來力推的「韓文專用」政策。

眾所周知,韓文是一種表音文字,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音節對應多個漢字,這就難免造成「同音不同義」的尷尬局面。就像這次事故中,「防水」和「放水」,在韓文中讀音完全相同,如果不仔細辨別,很容易出現混淆理解的情況。

京釜高鐵「螺絲危機」只是冰山一角,它暴露出的問題,在南韓社會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而這一切,都不得不讓人回想起南韓歷史上那場轟轟烈烈的「廢除漢字運動」。

漢字在北韓半島:兩千年的愛恨糾葛

要聊清南韓和漢字的愛恨情仇,就得把時間線拉回到兩千多年前。公元前108年,如日中天的漢朝在北韓半島北部和東北地區設立了漢四郡,由此開啟了漢字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的漫長旅程。

說來也巧,漢字和北韓半島的緣分,恰恰是從「四郡」開始的,彼時,中原文化如春風般吹拂著這片土地,漢字作為文化的載體,自然也隨著政治、經濟的交流逐漸滲透到北韓半島的各個角落。

到了新羅王朝時期,漢字的使用更加普遍,從官銜命名到地名標識,處處可見漢字的身影。可以說,漢字已經深深融入到北韓半島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肌理之中。

高麗王朝時期,漢字的地位更是達到了頂峰。當時的統治階級對漢字推崇備至,不僅將其作為官方文字,還廣泛套用於文學創作、史書編撰等領域。

舉個例子,北韓半島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國史記】,就是用漢字寫成的,這部史書不僅記錄了北韓半島古代國家的歷史,更體現了當時北韓半島深厚的漢文化底蘊,堪稱北韓半島歷史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不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逃不過「物極必反」的規律,隨著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北韓半島的人民開始意識到,擁有自己的文字,是一個民族獨立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標誌。

終於,在1446年,北韓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力排眾議,頒布了【訓民正音】,正式創制了韓文。

【訓民正音】的問世,標誌著北韓半島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文字,也開啟了韓文與漢字之間長達幾個世紀的「相愛相殺」。

三次廢除漢字運動:文化獨立的「陣痛」

盡管韓文已經誕生,但漢字的影響力根深蒂固,在北韓半島的社會生活中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

直到近代,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東亞局勢的動蕩,北韓半島的命運也隨之跌宕起伏,而在這個過程中,漢字也成了北韓半島人民心中揮之不去的「糾結」。

19世紀末,甲午戰爭的慘敗,讓北韓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為了擺脫中國的「陰影」,也為了向新主子日本示好,北韓統治者第一次提出了「廢除漢字」的口號。

然而,這場倉促發起的運動,最終卻以失敗告終,一方面,當時的北韓社會對於「去中文化」毫無準備,無論是官方檔還是民間書籍,都離不開漢字的使用。

另一方面,日本殖民者也並沒有完全禁止漢字,甚至在推行日語教育的過程中,間接地將漢字文化傳播到了北韓半島更廣泛的群體中。

二戰結束後,北韓半島南北分治,南韓在美國的扶持下建立,為了徹底擺脫殖民歷史的陰影,也為了與「老大哥」美國保持文化上的一致,南韓國內掀起了第二次「廢除漢字運動」。

1948年,南韓政府頒布了【韓文專用法案】,強制要求學校教授韓文、行政公文使用韓文,甚至連人名地名都要用韓文來表記。

然而,這場運動的後果卻是災難性的,由於長期使用漢字,大量的南韓民眾對韓文一竅不通,一夜之間變成了「文盲」,社會各界怨聲載道,日常交流、工作學習都陷入了混亂。

迫於現實的壓力,南韓政府不得不再次妥協,允許漢字有限度地回歸到社會生活中,第二次「廢除漢字運動」再次以失敗告終。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不,還沒完!

時間來到上世紀60年代,樸正熙透過軍事政變上台,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打起了「民族主義」的旗號,而「廢除漢字」再次被他搬上了歷史舞台。

1970年,樸正熙政府不顧社會各界的反對,強硬地頒布了新版的【韓文專用法案】,開始了第三次「廢除漢字運動」。

這一次,南韓政府可謂是「鐵了心」要將漢字趕盡殺絕。不僅在教育領域全面禁止漢字,甚至連古代的文化典籍也要轉譯成韓文。

在樸正熙的高壓政策下,南韓社會的確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對漢字的使用,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開始逐漸顯現……

全面「韓文專用」:經濟發展的「攔路虎」

樸正熙的強硬手段,看似讓南韓在「去中文化」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但也為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首先,全面廢除漢字教育,導致南韓年輕一代對漢字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直線下降,這不僅割裂了南韓與自身歷史文化的聯系,也給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領域帶來了巨大的障礙。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依賴表音的韓文,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同音詞、同音異義詞的大量存在,經常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混亂,京釜高鐵「螺絲事件」,就是這種弊端的典型體現。

更嚴重的是,隨著南韓經濟的騰飛,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而此時「韓文專用」的弊端就暴露得更加明顯。

20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風暴席卷而來,南韓經濟遭受重創。為了盡快走出困境,南韓政府將目光投向了擁有巨大市場的中國。

然而,此時卻尷尬地發現,由於長期「去中文化」的影響,南韓國內懂漢語、會漢字的人才少之又少,這無疑給中韓兩國的經貿合作帶來了巨大的障礙。

屋漏偏逢連夜雨,南韓企業在進軍中國市場的過程中,也頻頻遭遇「文化壁壘」。

比如,南韓知名企業三星,就曾在產品命名、廣告宣傳等方面,因為不了解中國文化和漢字的含義,鬧出了不少笑話,甚至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反感。

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南韓社會各界開始反思「韓文專用」政策的弊端。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一味地追求「文化獨立」,而忽視了與周邊國家,特別是與中國這個重要鄰國的文化交流,最終只會損害自身的利益。

「漢字復活」:務實的選擇

1997年,金大中就任南韓總統後,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社會輿論的壓力,果斷喊出了「漢字復活」的口號。

金大中政府提出,要將漢字教育重新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鼓勵民眾學習漢語,並在政府檔、公共場所等逐步恢復漢字的使用。

2005年,南韓國會正式廢除了樸正熙時期頒布的【韓文專用法案】,標誌著第三次「廢除漢字運動」以失敗告終。

盡管漢字教育在南韓已經恢復了一段時間,但「韓文專用」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

以南韓身份證為例,雖然上面已經印制了韓文姓名,但在填寫登記資訊時,仍然要求必須同時提供漢字姓名。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韓文中同音詞、同音異義詞太多,如果只用韓文標識姓名,很容易造成混淆和不便。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在南韓社會並不少見。比如,在法律檔、學術論文、歷史文獻等領域,為了避免歧義、確保準確性,漢字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文化自信與文化交流:相輔相成

回望南韓三次「廢除漢字運動」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在追求文化獨立道路上的曲折探索,也能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教訓。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南韓人民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並為此感到自豪,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過,文化自信並不等於文化封閉,任何一種文化,要想保持活力、實作發展,都離不開與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鑒。

南韓與中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對南韓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味地「去中文化」,不僅割裂了南韓與自身歷史文化的聯系,也人為地制造了文化交流的障礙,最終損害的是南韓自身的利益。

反觀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度,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綿延數千年、歷久彌新,正是因為它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斷豐富和發展自身。

今天,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積極參與全球文化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南韓三次「廢除漢字運動」的歷史,或許能夠給南韓以及其他國家帶來一些啟示:

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從來都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才能讓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資訊來源:【漢字及漢文化對南韓人名的影響】——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2 ,55 (06)

【從南韓文化危機看漢字對南韓的影響】——中國商界(下半月) . 2009 (06)

南韓人又鬧文字笑話!日媒:都是廢除漢字惹的禍 釋出時間: 2017-09-04 13:47:15 | 來源:海外網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