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台聖王」即明末清初的名將鄭成功,是中國台灣地區廣泛崇祀的神明。
鄭成功原名森,乳名福松,1645年,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姓朱,改名成功,故又被稱為「國姓爺」。1655年,南明桂王永歷帝封為「延平郡王」。中國台灣地區的百姓感念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建立了漢人政權,屯墾台灣,發展貿易,大興文教等等,奠定了台灣地區發展的基礎,因此將其祀為神明,稱作「開台聖王」,民間又稱其為「國姓王」「國聖王」「國聖公」等。此外,在台灣民間,流傳著許多與鄭成功相關的傳說及靈異事跡,為了滿足台灣地區的人民信仰需求,「開台聖王」延伸出了如助戰、登科、祈雨、治水、除蟲、醫療等方面的神格職能。
在台灣地區主祀和副祀「開台聖王」的廟宇不計其數,主要分為四類,一是與台灣移民社會早期的「族群械鬥」有關;二是鄭成功開發台灣時,「明鄭部將屯墾」所發展出的信仰;三是鄭氏後人的宗族觀念所發展出的信仰模式;四是巫俗神壇。而這些祭祀「開台聖王」的信仰之中,祭祀鄭成功的相關活動又可分為「官方」與「民間」兩類。官方於四月二十九日(鄭成功台日)及農歷七月十四日(鄭成功誕辰日)在延平郡王祠會舉行春、秋二祭;民間廟宇則是在正月十六舉行祭祀。
「開台聖王」信仰雖然始於台灣,但是鄭成功的出生地在福建泉州南安,故在舊時族群械鬥盛行的年代,「漳泉械鬥」時,「開台聖王」也被視為泉州人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