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鄒阿江 趙奕
一節滿載貨物的貨櫃,從境外到達成都青白江,如今能為企業節省多少稅費?四川推出的「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給出答案。
所謂「分段結算」,就是透過對境外和境內段運費進行拆分,將境內段運費從完稅價格中扣除,從而減輕企業的稅負。2019年,四川創新性推出「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兩年後這項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並入選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
微改革何以撬動大成效?為企業「精打細算」的背後有何奧義?近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成都市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一探究竟。
攝影師:白桂斌
全國首個創新 以距離為標準扣除境內段運費
青白江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海關工作人員在為大量外貿進出口企業辦理業務時發現,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物流通道,中歐班列通常按照「一單到底、一次結算、分段運輸、全程負責」方式組織物流,雖然從形式上簡化了定價規則,但未對境外和境內段運費進行拆分,造成企業理論上承擔了不必要的稅負。
要把創新理論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絕非易事。在「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推進的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境內運費到底能不能扣?
青白江海關工作人員表示,從此前的運費計算標準來看,中歐班列從歐洲國家入境運往成都,企業實際支付的整段運費並未區分境外段和境內段,企業將全程運費一並向海關申報。在調研過程中他們發現,由於境外和境內鐵路軌距不一致,中歐班列抵達邊境口岸時需進行換軌操作,根據相關規定,進口貨物在運抵中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後的運輸及相關費用不計入完稅價格,由此可以明確以換軌作業為分界線,中歐班列的境內段運費可以從進口完稅價格中扣除。
如果境內段運費能扣除,怎麽扣才合理?就此問題工作人員表示,「改革初期,在中歐班列的聯運模式和訂艙規則下,不同貨主、貨代之間的運費價格千差萬別,無法形成統一標準,即使貨代公司能夠在運費發票上單獨列明境內段運費,海關也很難透過運費發票判別其分攤的準確性及合理性。」
因此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提供客觀、可量化並單獨列明的境內段運費進行扣減?
據了解,青白江海關會同區管委會、班列營運平台多次進行調研,對中歐班列各條路線進行有效評估,營運平台對外公布中歐班列各路線運距比例,企業根據實際支付的運費,按比例將境內段運費從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中合理扣減。無論進口貨物從哪條中歐班列路線運輸進境,整條路線的路線及距離是相對固定的,比如全程10萬元的運費,如果境外段距離與境內段距離比是3:2,分攤可得境外運費就是6萬元,在報稅時就可以把境內的4萬元運費扣除,這樣進口征稅的基數就低了,從而稅費也減少了。
攝影師:白桂斌
班列數量持續增長 為企業節省萬元稅費
重慶博立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關務經理陳璞是這項改革的第一個親歷者。「從政策推行後,中歐班列艙位訂單數量持續增長。」他表示,目前公司每月的貨單量較大,達到300到400個貨櫃。
具體能為企業省多少稅費?陳璞舉例道,以進口量較多的板材為例,每月貨櫃貨量在70至100箱,按照分段結算,每票貨物能扣除3000元左右的運費。因運費扣減降低了進口征稅基數,每票貨物能省270到300元的稅費,每個月就能省下數萬元的稅費。
「雖然看上去都是小錢,但公司每年進口的木碎料板高達上千個貨櫃,一年下來總體可降低綜合成本數萬元。從長遠看,能給貨主的資金周轉和日常經營帶來很大便利。」陳璞說。
攝影師:白桂斌
微改革撬動大成效 今年年初已推廣全國
經過10余年的探索發展,成都中歐班列已步入高質素發展軌域,開行數量持續增長,貿易網絡不斷延展,運輸效能不斷提升,這背後不僅有外貿增長的需求帶動,更有改革創新的內在驅動。
從數據上來看,2023年成都海關監管中歐班列的貨運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21.9%,監管貨值較2019年同期增長17.8%。如今,中歐班列(成渝)年度開行量超5000列,占全國中歐班列開行總量的1/3,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透過這裏進出口貨物。
隨著企業隊伍日益壯大,這項改革的影響越來越大,受益企業越來越多。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青白江海關已受理166家企業申報的回程運費分段申報報關單866票,累計為企業在完稅價格中扣減國內段運費456萬元,減征稅款合計76萬元。該項改革自實施以來,青白江海關共為企業減征稅款約300萬元。
作為自貿區的創新舉措,這是微改革撬動大成效的典型案例。這項改革已經在全國全面鋪開,並進行了全品類覆蓋,將造福更多企業。青白江海關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將聚焦企業需求,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探索,不斷增強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持續最佳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