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微軟、蘋果相繼放棄OpenAI董事會席位,反壟斷圍剿下的「貓鼠」遊戲正在上演

2024-07-16辟謠

每經記者:文巧 每經編輯:程鵬,高涵

蘋果在OpenAI董事會觀察員座位上屁股還沒坐熱,事情就有了新的變數。

上周,外界尚在熱議蘋果列席OpenAI董事會將讓微軟的地位變得微妙,一周之後,微軟和蘋果就相繼宣布放棄在OpenAI董事會的觀察員席位,讓圍觀的看客一臉懵。

分析稱,微軟、蘋果此番結束OpenAI董事會的舉動,是在收緊的監管環境之下的一種「棄車保帥」。律師事務所Foxglove董事Cori Crider稱,此舉只是「棋盤上的又一個棋局」,而科技巨頭正與反壟斷機構玩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不過,即便如此,業內仍認為這無法打消監管部門的反壟斷顧慮,且這並不意味著兩家公司與OpenAI的「脫鉤」。據悉,在微軟和蘋果結束董事會後,OpenAI將定期與微軟和蘋果等合作夥伴以及投資者舉行董事會外的其他會議。

反壟斷圍剿下的「棄車保帥」

當地時間7月9日,微軟宣布放棄OpenAI董事會觀察員席位。微軟在當天給OpenAI的一封信中寫道:「在過去的八個月裏,我們見證了新成立的董事會取得重大進展,並對公司的方向充滿信心。我們作為董事會觀察員的有限角色已經不再必要。」

微軟對OpenAI的投資早在2019年就已開始,截至目前,微軟已向OpenAI投資130億美元。

但直到去年OpenAI的「逼宮事件」後,微軟才獲得加入董事會的機會。去年11月,在阿爾特曼回歸,重新擔任OpenAI CEO並改組董事會後,微軟順勢獲得一個無投票權的觀察員席位。

隨著微軟的結束,剛透過合作協定入局OpenAI董事會的蘋果也將不會擔任類似職位。OpenAI董事會此後將沒有觀察員一職。

外媒解讀認為,微軟、蘋果此番結束董事會的舉動,是在收緊的監管環境之下的一種「棄車保帥」。律師事務所Foxglove董事Cori Crider表示,「微軟‘放棄’OpenAI董事會席位,只是棋盤上的又一個棋局。科技巨頭很清楚,他們正與反壟斷機構玩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據悉,該律師事務所正在參與監管機構對微軟和OpenAI合作關系的進一步調查。

自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微軟和OpenAI的合作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堪稱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攜手創新的典範。但從年初開始,美國、歐盟、英國等各地的反壟斷機構盯上了科技巨頭們和以OpenAI為代表的初創AI公司之間的合作。

包括微軟、輝達、谷歌母公司和亞馬遜在內的巨頭們已向AI領域投入了數百億美元。雖然這些投資和合作是初創公司的生命線,但監管機構擔心它們可能導致權力集中在巨頭手中。

今年 1 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表示正在調查微軟對OpenAI的投資;今年3月,歐盟反壟斷執法機構歐盟委員會向微軟、谷歌、Meta等公司發出了有關投資AI初創公司的質詢,並對微軟和OpenAI的投資情況進行了單獨詢問調查;4月,英國監管機構也表示,會對微軟和OpenAI、亞馬遜和Anthropic等公司之間的合作進行更深入的調查;6月,FTC又開始調查微軟與Inflection AI是否旨在規避監管審查的新聞。

但在收緊的監管環境之外,也有分析認為微軟在備忘錄中強調「有限角色」,可能意在表明其對僅在OpenAI發揮有限作用的地位並不滿意。

彭博社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此前就認為,微軟和蘋果同時列席董事會會議,可能會讓這兩家科技巨頭陷入棘手的境地,因為幾十年來,他們一直是競爭對手。一些董事會會議可能會涉及OpenAI和微軟之間未來的AI計劃,而後者可能希望蘋果被排除在外。

離開不代表「脫鉤」

微軟、蘋果仍對OpenAI有戰略影響力

盡管微軟、蘋果結束了OpenAI董事會,但並不意味著就此脫鉤。畢竟,微軟是OpenAI的最大資方,持有後者營利部門49%的股份,享有後者部份利潤的分紅,以及OpenAI技術的使用權。而蘋果與OpenAI也早在上月就「白紙黑字」敲定了合作協定。

援引一位熟悉相關事務的FTC官員表示,(微軟和蘋果的)此舉不太可能解決監管機構的擔憂。

彭博社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彭博社訴訟分析師Justin Teresi和技術分析師Anurag Rana表示,微軟和蘋果選擇結束OpenAI董事會可能是由於監管壓力,但並不會削弱兩家公司對OpenAI產品戰略的影響力或結束反壟斷調查,而且FTC以及其他監管機構也都能看清這一點。

但從長遠來看,上述分析師認為,隨著需求的增加以及OpenAI在全球範圍內面臨更多審查, 亞馬遜AWS甚至谷歌等其他雲服務將成為OpenAI的首選。

對於結束董事會後,微軟、蘋果又將如何獲悉OpenAI的最新訊息,【金融時報】稱,OpenAI將改為定期與微軟和蘋果等合作夥伴以及投資者Thrive Capital和Khosla Ventures 舉行會議——這是OpenAI最近任命的CFO Sarah Friar計劃中的一部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監管加大圍剿科技巨頭和OpenAI的力度也正值OpenAI在營利道路上越走越遠之際。自ChatGPT引領生成式AI浪潮以來,OpenAI的發展路徑被很多人批評為「偏離初心」,包括該公司創始人之一馬斯克。

在2015年成立之初,OpenAI頂著「非營利性組織」的光環,致力於以最有可能造福整個人類的方式開發AI。但2019年,OpenAI擺脫了這一地位,設立了一家營利子公司(OpenAI Global),使其能夠籌集包括微軟在內的外部資金。該公司非營利董事會控制,並承諾不超過上限的情況下向投資者支付其利潤的一部份,以期得到更多商業投資。

這種轉變也間接導致了內部非營利派和營利派的爭端,引發了去年OpenAI震驚全球的「逼宮事件」。

目前,OpenAI的估值水漲船高,已經達到了860億美元。從去年12月到今年6月的半年時間內,OpenAI的年化收入從16億美元增長到34億美元。

據The Information上月報道,阿爾特曼告訴投資者,考慮將OpenAI的架構轉變為營利性,且不受非營利董事會的控制,類似於Anthropic或xAI這樣的營利性福利公司,重組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記者 | 文巧

編輯 | 程鵬 高涵 易啟江

校對| 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特許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映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