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陳友駿:日本想扮「關鍵第三方」?難

2024-07-16辟謠

來源:環球時報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4日結束對美國、德國的存取返回東京。在國內支持率持續深陷「危險水域」的背景下,岸田正尋求在外交領域投入更多精力以贏得「加分」。這次岸田到華盛頓參加北約峰會隨後又到訪柏林,透露出岸田政府在對美、對歐以及經濟安保等問題上的若幹戰略考量。

第一,「引北約入亞」仍是當前岸田政府安全戰略上的主要發力方向之一。美國是北約的領頭羊,是北約的主導者和指揮方,但就地理分布而言,北約絕大多數成員國都集中在歐洲板塊,這也是北約峰會後岸田專程訪歐的主要動因,日本希望進一步拉近與歐洲的距離,尤其是促進與歐洲北約成員國間的戰略合作。作為歐洲大陸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以及北約重要一員,德國也是全球貿易和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重要參與方,有鑒於此,岸田訪德過程中還重點談及經濟安保等議題。

第二,推動歐洲向美國傾斜,至少在經濟安保等層面確保歐洲與美國、日本等所謂「誌同道合者」處在「同一陣線」。近些年來,岸田政府在對外戰略上基本釘選「日美同盟」的第一原則,不僅在戰略設定以及政策設計上更加倒向美國,還試圖扮演美國戰略的「遊說者」角色,主動輔助華盛頓推動相關戰略及政策的部署與實施。當然,這也在相當程度上符合日本自身戰略定位,即在美歐之間發揮「橋梁」作用,避免日本被美歐忽視或拋棄。

另外,從全球政治、經濟和安全的視角來看,歐洲被認為是中美博弈過程中的重要第三方,日本也希望扮演類似角色。但就經濟體量和政治影響力而言,日本都還無法達到歐洲的程度。不過,歐洲在這方面也有其短板,由眾多成員構建起來的機制性合作經常因為難以形成統一意見而出現效率低下的問題。與之相比,日本自認為作為「單一國家」的優勢較為明顯,政治決策以及相關政策落實較歐洲而言效率相對更高,因此能夠更積極地配合美國推進包括對華博弈和捏合美歐在內的戰略部署。這也已經事實上成為當前岸田政府加大外交領域動作的主要考量之一。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日方此舉背後有其特定的戰略邏輯和「時機把握」。坦言之,近些年來,在國際局勢動蕩以及內部形勢變化的背景下,歐洲的戰略焦慮明顯上升。尤其是隨著俄烏沖突持續延宕,能源安全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成本上升和民生水平受挫等,成為歐洲國家極其擔憂也頗為棘手的問題。對此,日本可謂「看在眼裏記在心頭」,將其視為遊說歐洲的「絕佳時機」。

與此同時,隨著國際局勢不確定性上升以及華盛頓加大誘拉力度,歐洲個別國家涉足和幹預亞太事務的沖動有所上升。從這些國家的視角來看,日本在亞太的地緣位置也恰好為它們提供了「切入點」。尤其是2019年【日歐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正式啟動之後,日歐之間經濟合作逐漸呈現出擴大化、深度化的趨勢,雙邊政治關系也同步性地有所深化和發展。由此,日本更加有可能成為歐洲「入亞」的中轉或彈板。

但須指出的是,日本雖想放大歐洲國家「入亞」助美圍堵遏制中國的作用,但就實踐層面而言,歐洲仍將拓展與包括中國在內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作為重要目標。這折射出歐洲內部理性力量對於尋求「戰略自主」、不願對美亦步亦趨的清醒,也讓日本借著幫華盛頓拉攏歐洲而成為「關鍵第三方」的盤算難以達成。(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