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耗資30億,中國人幫蘇丹建起三座大壩,總規模超三峽,到底圖什麽

2024-07-25辟謠

中國有三峽工程,在非洲的蘇丹,三峽集團多年來在當地修建了三座水壩。 其中位於尼羅河上的一座最大的水壩,更是蘇丹的「三峽工程」。

然而,這一工程卻在國內引發了議論:在遙遠的非洲幹那麽大一件事,對我們自己到底有什麽好處?難道不是費力不討好嗎?

麥洛維大壩

3000名工人截斷了尼羅河

蘇丹位於尼羅河上遊,雖然境內有世界第一長河流過,可多年來蘇丹尼羅河兩岸並未實作繁榮發展。

6700多公裏的尼羅河,蘇丹境內的長度就有2000多公裏。在尼羅河的下遊,埃及人早早有了阿斯旺大壩,多年前非洲大旱,埃及就因為有大壩蓄水熬過了危機。

而蘇丹人要想抗擊幹旱,亦或者用電,同樣也得把尼羅河利用起來。數據顯示,尼羅河的年徑流量高達840億立方米,這比中國的黃河還要高1.5倍。

蘇丹首都喀土穆

到了2003年,中國要幫助蘇丹好好利用尼羅河的水資源了,這便是麥洛維大壩的由來。

尼羅河上遊有兩條支流——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兩條河在喀土穆交匯。從喀土穆向北沿尼羅河行進大約350公裏左右,便來到了一個叫麥洛維的地方。再向北大約40公裏,就是麥洛維大壩的所在地了。

三峽集團承建了大壩的修建,2003年夏天,來自遙遠東方的施工隊伍,陸續進駐麥洛維,隨著人員和物料的聚集,麥洛維逐漸變成了一座微型城市。

除了來自國內的施工隊,工程開啟後還招募了大量當地人,到2003年底,施工現場的工人超過了3000人。整個工程的承包合約金額,大約為6.5億美元。

要截斷尼羅河幹流,大壩整體的長度10多公裏。在21年前,這可是中國在國外中標承建的最大水電工程專案。

因此剛開工時,國外不少國家,對中國能否順利將大壩修好,還持懷疑態度。在這之前,尼羅河幹流上最大的水電站,便是埃及的阿斯旺大壩了。

所以,中國的施工隊伍在蘇丹修建麥洛維大壩,不僅僅關乎蘇丹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更關乎中國承建工程的聲譽。

經過工人的日夜奮戰,大壩順利實作了一期和二期截流。蘇丹人在這之前,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浩大的工程,當年大壩截流的時候,很多人特地趕到麥洛維來觀看這一盛況。

也難怪蘇丹人將麥洛維大壩,稱之為21世紀的蘇丹金字塔。

最大水電工程的「熱度」

當年,中國之所以能中標麥洛維大壩工程,其中一個因素,很可能是西方人怕熱。

這可不是調侃,在工程啟動之前的競標階段,西方知名的水電公司也都紛紛參與了,但他們後來無一例外都選擇了放棄。

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蘇丹太熱。不光人受不了,工程也會受高溫影響。

蘇丹年平均氣溫可達40℃,夏季最熱時,室外溫度能突破50℃。麥洛維地區緊挨撒哈拉沙漠,地表溫度最高能超過70℃。所以,蘇丹這個「世界火爐」的稱號,絕對是實至名歸。

氣溫太高是一方面,麥洛維地區落後的面貌,更是讓西方的公司退避三舍。這一地區在水壩工程動工之前,幾乎沒有現代化基礎設施。

也就是說,工程一旦開啟,除了要修建大壩,施工隊還得克服基礎設施落後帶來的不利情況。甚至要推動工程進展,施工隊還得興建一些附屬基礎設施,比如公路、現代化的水電設施、房屋等等。

這樣一來,工程量要比基礎設施完善的地區大很多。各種不利因素綜合在一起,西方水電公司選擇了退避三舍。他們此前或許以為,中國人也幹不好這個工程。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西方人的想法錯了。他們辦不到的事情,中國人在沙漠的邊緣辦到了。

大壩修建的過程中,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克服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困難。蘇丹人看過浩大的截流施工後,直誇中國人了不起,能截斷世界第一長河。

從2003年到2006年,麥洛維大壩的工程已進展多半。按照此前預定計劃,大部份工程將在2008年夏天竣工。

300多萬蘇丹人受益

麥洛維大壩高67米,總長度在10公裏以上。大壩有10個發電機組,總裝機量為125萬千瓦。而在大壩建成之前,蘇丹全國的裝機容量只有60萬千瓦。

中國幫助其修建的一座大壩,就是全國裝機規模的兩倍以上。所以,蘇丹人盼望的大壩,能使其電力供應增加200%。

2009年大壩建成後,蘇丹政府當即宣布,未來工業和民用電電價將降低25%,農業用電將降低30%。

大壩的整體庫容,可以達到124.5億立方米,所以不光能發電,它的另一大作用是灌溉。

在尼羅河沿岸,這條灌溉區域綿延400多公裏,土地面積將達到100多萬畝。發電再加上灌溉,收益人群超過300萬人。

2010年4月,麥洛維大壩正式啟用。400多公裏外,喀土穆的民眾很快就感受到了變化。

以前,喀土穆每天都要停電,一天的供電只有幾個小時。隨著大壩投入使用,市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再停電了。

而從工程的角度看,中國施工隊在興建時,創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西方人沒有完成的技術專案,中國順利完成了。

麥洛維大壩,此後還榮獲了境外工程魯班獎,並入選援非八大重點工程。這個大壩,成為了蘇丹的「三峽工程」,而這並非中國在蘇丹修建的唯一一座大壩。

擴建羅塞雷斯大壩

截止到2008年,羅塞雷斯大壩在蘇丹已經執行了近半個世紀。這是一座老式的水電站,年久失修,總裝機量也只有28萬千瓦。

蘇丹政府想對大壩進行翻修,但既沒有技術也沒有財力,正是在這種局面下,三峽集團又承接了大壩的擴建工程。

相對於興建一座新的大壩,翻新和加高壩體,技術難度比新修還要大。但中國的施工隊,再次克服了諸多困難。

羅塞雷斯大壩

經過多年施工,壩體在原來的基礎上加高了10米,蓄水量相比過去增加了40億立方米。水庫的裝機量也增加到了41.5萬千瓦,供電和灌溉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羅塞雷斯大壩在2015年底正式竣工,此後這座水電站迎來了生命裏的第二春。

就在擴建羅塞雷斯大壩的過程中,三峽集團在蘇丹興建的第三座大壩,也在緊鑼密鼓施工中。

1000萬人受益的水利工程

第三座大壩,屬於綜合性的水利樞紐工程,除了常規的發電和灌溉之外,還兼顧市政供水。這個浩大的水利工程,便是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

該工程是從2010年5月開工的,當時正是麥洛維大壩建成發電的時候,所以兩個水利工程可謂是無縫銜接。整個工程的合約金額,大約為8.38億美元。

和此前的麥洛維大壩修建一樣,除了國內的施工人員外,大量的蘇丹工人也參與了專案。

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專案

由於整個專案工期長且浩大,聘用的工人在1萬人次左右,這位當地創造了大量的直接和間接崗位。一位蘇丹員工,前後在這個專案工作了近10年。

在他看來,自己在這裏既學到了技術,也學到了管理經驗,工作水平在不斷提升。尤其在跟中國人長期接觸的過程中,更是了解了中國人的文化和價值追求。

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工程,分為前後兩個階段。2015年初,蓄水發電的專案已基本完工,水庫的蓄水規模為36億立方米。

第二期的工程,主要是市政供水專案,管線的鋪設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的建設,此後持續到2018年左右。

此外,工程中還涉及到了移民搬遷。原本這附近20萬人口,還住在泥巴糊成的茅草屋裏,生活極其落後。

工程在進行過程中,對他們進行了安置。所有的安置房都是統一規劃建設,落後的居民也都用上了現代化的配套設施。

隨著工程在2018年完工投產,這種巨大的變化,更是覆蓋到了更廣闊的區域。

在水利工程周圍,是蘇丹重要的農業區,水利灌溉覆蓋的面積達到了50萬公頃,覆蓋的人口更是達到了700萬。從市政供水的角度看,300萬人口的飲用水有了徹底保障。

這座水利工程的裝機量為32萬千瓦,接下來可以為100萬人提供電力供應。灌溉、飲水、發電三個領域,惠及的人口占蘇丹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三座大壩印在了貨幣上

三個大型的水利工程專案,都是三峽集團承建的,從2003年到2018年,15年的時間,蘇丹的水利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中國修建的這三座水電站,年發電量占蘇丹水電裝機量的95%,占電力總裝機量的60%。

在灌溉和用水方面,水利工程覆蓋了蘇丹重要的農作物種植區,同時也為幾百萬的城鎮人口,提供了穩定的飲用水。

2019年,蘇丹新發行的100蘇丹鎊紙幣上,圖片背景正是三座水利樞紐工程。

毫不客氣地說,蘇丹未來幾十年的發展以及民生基礎,都建立在這三座水利樞紐工程之上。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新一代的蘇丹人,他們的記憶以及對國家的認知,也會被這三座水利樞紐工程所塑造。

結語

2010年麥洛維大壩建成營運,參加慶祝儀式的當地人載歌載舞。在歡呼的人群中,還有「中蘇友誼萬歲」的標語。很多中國的建設者看到這樣的場景,都感到相當自豪。

從我們的角度看,多年以前,都是外國和列強在我們國家進行各種各樣的建設。而這些外國人歷史上在中國進行的各種建設,或多或少都對我們造成了深刻影響。

如今我們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我們的各種建設早走出了國門,也走向了世界各地。這種影響在未來的幾十年乃至一個世紀,也會給他國的民眾構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就是一個國家強大後,在世界上有形和無形的影響力。它很漫長,持續的時間也更持久。

參考資料:

【三峽集團承建的3個專案榮列「中阿友好地標」】 澎湃新聞 2022年12月16日
【「大壩承載著我們美好的期盼」】 人民日報 2019年2月12日
【中國承建非洲最大水電工程 蘇丹麥洛維大壩】 新華網 2006年1月21日
【沙海出平湖——記蘇丹麥洛維大壩正式發電】 新華網 2009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