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第20個年頭,中國探月工程迎來「夢舟」「攬月」

2024-02-27軍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訊息,經公開征集評選,近日,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已經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

△ 「嫦娥三號」月面巡視器和著陸互拍圖

從2004年立項至今,中國探月工程已走過了20個年頭。從給月球拍照片,到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再到成功帶回月壤,中國已經順利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為人類探索月球作出了傑出貢獻。

隨著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全面啟動實施,中國人將在2030年前實作登陸月球的夢想。

新名字承載著中國人的航天夢

中國空間站建造完成後,登陸月球成為中國人探索太空的下一個目標。

△ 月球正面與背面 資料圖

2023年8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征集活動,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註和熱情參與,共收到來自航天、科技、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組織機構與社會各界人士的近2000份投稿。經專家遴選評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

新飛行器的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夢舟」寓意載人月球探測承載中國人的航天夢,開啟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體現了與神舟、天舟飛船家族的體系傳承。而「攬月」取自毛主席詩詞「可上九天攬月」,彰顯中國人探索宇宙、登陸月球的豪邁與自信。此前,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已被命名為「長征十號」。

據了解,新一代載人飛船包括登月版和後續執行空間站任務的近地版兩個型號,其中,登月版采用「夢舟Y」(飛船名稱+「月」字音節的大寫首字母)。目前,夢舟飛船、攬月著陸器和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已全面進入初樣研制階段,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望月千年,不如探月這20年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有一批科學家就開始追蹤國外動向,把探月作為深空探測的起點進行論證。直到2004年1月23日,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才正式立項,並命名為「嫦娥工程」,拉開了中國人探月的序幕。

△ 「嫦娥一號」發射升空

2007年10月24日,中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順利升空,邁出了「繞月」的第一步。「嫦娥一號」在軌工作494天,初步構建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航天工程體系,並獲取了「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全月球正射影像圖」,這是當時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幅。最終,「嫦娥一號」於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擊了月球豐富海區域,圓滿完成「繞月」任務。

△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全月球正射影像圖

進入探月二期工程後,中國航天圍繞「落」月,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並於2010年發射先導星「嫦娥二號」完成部份新技術和新器材的驗證,以降低後續月球與深空探測的風險。

△ 「嫦娥三號」月表著陸畫面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搭載中國的第一艘月球車「玉兔號」奔赴月球。經過12天旅程,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的虹灣著陸區,並拍下著陸影像。「玉兔號」對月球進行巡視勘察,探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巖石的化學與礦物成分和月表的環境,工作了972天,遠遠超出了預期的三個月。這是中國首次實作對地外天體的直接探測,把「玉兔號」的足跡刻在了月球上。

△ 「嫦娥五號」著陸點 資料圖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帶著「玉兔二號」實作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月背的神秘面紗。而「鵲橋號」中繼星早已在拉格朗日L2點待命,承擔了地球與「嫦娥四號」的通訊中繼任務。

△ 月壤樣品 資料圖

「返回」是無人探月的第三步。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懷揣著取自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這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再次完成月球采樣返回的壯舉。1731克月壤讓中國人更進一步了解了仰望千年的月亮。

中國人的登月夢不遠了

中國探月工程的20年,是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20年。

如今,「鵲橋二號」中繼星已經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整裝待發。作為探月四期工程的公共中繼衛星,將為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提供中繼通訊服務,並與嫦娥七號、八號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而「嫦娥六號」也於年初抵達海南,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實施發射。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嫦娥六號」將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著陸,有望發現並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

讓人期待的載人登月任務也於2023年5月正式啟動實施,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作中國人登陸月球,月面著陸器「攬月」的足跡也會像「玉兔」那樣刻在月球上。而在更遠的未來,中國人還將實施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一系列工程任務,星辰大海的夢想永遠不會止步。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儲希豪

(部份圖片來源於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