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解放軍人手重型火箭筒,敵人遇見了,不想被滅只有投降

2024-03-30軍事

文/戰海

日前,解放軍一則日常訓練的影片再次驚呆一眾軍迷。畫面中身穿荒漠迷彩的解放軍陸軍步兵班組在進行射擊訓練,幾乎人手一個120毫米火箭筒,拿槍的反而成了「少數派」。以前紅軍缺武器幾個人一桿槍,如今解放軍雖然不缺武器了,但也是幾個人湊不夠一桿槍,因為其他人都扛著火箭筒了。

(當人類輕步兵巔峰裝上重型火箭筒,配置太逆天了)

雖然畫面中的兵力顯然不止一個步兵班,很可能是一個排級單位的火箭筒發射日常訓練。但這仍然震撼, 當十幾部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同時出現在一個戰壕中,那麽不管對面是坦克還是工事,最終都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轟殺至渣」。

(步兵班人手一個火箭筒已經成為常態)

實際上,解放軍士兵使用的火箭筒並不是什麽新鮮玩意,而是早在上世紀末就亮相的PF98系列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這款火箭筒在問世以後,可謂是經常在大小軍演和日常訓練中亮相,並且還有PF98A型火箭筒的升級訊號。PF98火箭筒分為營用和連用兩個規格,兩款火箭筒主要在重量和射程上有區別。然而隨著解放軍軍改的不斷推進,大口徑火箭筒的使用場景也在不斷「下放」,本來是營用版本直接下放到了步兵連裝備,而連用版本更是下放到了步兵班,直到現在幾乎「人手一個」。

(初代PF98營用型火箭筒,前端為圓形,後PF98A改為更穩定的六邊形)

讓步兵班人手一個120毫米火箭筒這種簡直「喪心病狂」的裝備模式,正是經過了各種實戰演練、反復論證以及國外實戰經驗最終得來的。如果要「深究源頭」,還是源於輕步兵對坦克等重型裝甲武器的無力感。從紅軍到八路軍再到解放軍,作為世界「輕步兵巔峰」最大的硬傷就是缺少重型攜行武器。

當時一個連能擁有一挺重機槍已經非常不易,但重機槍卻啃不動敵人的坦克和重型裝甲車。只能依靠無後坐力炮和巴祖卡火箭筒對坦克造成損傷,在抗美援朝時期,誌願軍面臨著世界最強的美軍裝甲部隊,因為缺乏火箭筒,只能用爆破筒、集束手榴彈去炸坦克,從此落下了「火力不足恐懼癥」的病根。

(誌願軍使用火箭筒進行反坦克訓練)

到了60年代,面臨北方的威脅,56-1火箭筒、69-1火箭筒也相繼問世,主要目標就是能夠擊穿T-62的正面裝甲。而到了80年代反應裝甲盛行,西方坦克的裝甲也越來越厚,普通的火箭彈對這些坦克只是「撓癢癢」,於是PF98反坦克火箭的研發被提上日程。

這款火箭筒可以采用立姿發射,也能架在三腳架上發射。營用型PF98A比較笨重,但有射控系統,有效破甲距離超過800米。而連用型則比較輕便,主打一個個人可輕易操作,雖然有效破甲距離400米,但其主要目的並不是反坦克,而是執行一些火力支援任務。

考慮到PF98A已經經過了多次輕量化處理,筒身不到14斤,即使是全裝破甲彈,也就不到16斤,在實際的操作中,一個步兵班中每人可以攜帶至少2-3枚帶有包裝桶的火箭彈,整體負重低於30千克。 不但具備靈活性,還能在攻堅作戰中「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無論是碉堡、混凝土工事還是坦克裝甲車,都是火箭筒可以打擊的目標。當敵人遇上這樣一支火力逆天的步兵班,可能投降才是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