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遭「中國行動計劃」迫害的華裔科學家擔憂:無論美國新總統是誰,傷害仍會持續

2024-11-01國際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越來越近,究竟是特朗普還是哈裏斯勝出依舊難以預測。不過,對於近年來飽受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嚴酷迫害的學術人員而言,無論誰上台執政,都擔心自己仍然會持續被懷疑和摧殘。

據香港【南華早報】10月31日報道,來自美國密芝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實驗經濟學家陳巖並不支持哈裏斯勝選,卻希望特朗普敗選。「如果當勞·特朗普勝選,對華裔學者來說不會是一個好結果。」她補充說:「如果卡瑪拉·哈裏斯勝選,會有很多未知因素,但至少我們知道她有一半亞裔血統,是一位移民科學家的孩子。我希望她能對亞洲和亞裔學者群體有更多的同理心及理解。」

而美國天普大學物理系教授郗小星,則沒有被任何一個陣營所說服,他認為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政府,都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最大威脅」。「這是(美國)兩黨都強調的一點,也是我們所有人都生活在其中的地緣政治新現實。」

報道指出,盡管對於兩黨總統候選人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像陳巖和郗小星這樣的科學家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他們對美國國會眾議院此前想讓「中國行動計劃」死灰復燃的一項立法感到沮喪。而教育業內人士則指出,「中國行動計劃」的寒蟬效應給中美兩國關系造成的嚴重損害,不僅可能需要10年時間才能恢復,且對於美國自身也是傷害,因為當今引領許多前沿領域研究的大多都是華裔。

郗小星(右)及妻子 NBC資料圖

今年9月初,在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僅剩三周會期之時,面對「政府關門」等迫在眉睫的國內難題,美國國會眾議院竟仍擠出一周時間安排了所謂的「中國周」。

當地時間9月11日,由德薩斯州共和黨籍眾議員蘭斯·古登(Lance Gooden)發起的一項法案在眾議院以237票對180票獲得透過,其內容是在美國司法部之下重新開機一項為期6年、類似「中國行動計劃」的新計劃,宣稱要遏制對美國知識產權和學術機構的間諜活動,並制定一套針對實驗室和大學研究人員的執法策略。

【南華早報】稱,雖然古登的這項法案當時並未獲得民主黨的支持,白宮方面也已表示「強烈反對」,預計可能不會在參議院獲得透過,但亞裔和華裔群體還是擔心,「中國行動計劃」2.0版的出現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這只是時間問題,」郗小星說,「所謂‘中國出生的科學家是間諜’,只要這個假設保持不變,就會有更多力量試圖恢復它。如果‘中國行動計劃’在未來某個時候重現,我不會感到驚訝。」

「眾議院的這一行動,純粹是出於政治目的,反映了對為這個國家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人的過度恐懼。」美國杜克大學亞太研究所客座教授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長期從事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也曾在中國的昆山杜克大學擔任常務副校長,他表示,美籍華人一直站在美國科技發展的前沿。

「中國行動計劃」於2018年11月啟動,要求94個地區司法部門每年至少提出一至兩起針對中國的訴訟,以防止中國「從美國竊取資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亦以該計劃為由憑空捏造「中國學術間諜」,大興冤案。2022年2月23日,美國司法部宣布終止特朗普政府期間啟動的「中國行動計劃」。

【南華早報】指出,「中國行動計劃」並未揭露任何一名所謂的「間諜」,但許多接受調查的研究人員卻因此丟了工作,生活也被徹底顛覆。這其中,就包括被稱為「中國行動計劃首案被告」的美國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華人教授胡安明,以及「中國行動計劃」中被起訴的首位華裔學者、原堪薩斯大學終身副教授陶豐等人。

報道稱,如今,這些科學家們也變得非常謹慎。「現在,我要檢查五六遍(研討會資訊),來回檢查,以確保它是準確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扭曲,壓力太大了。」胡安明說道。

被稱為是「中國行動計劃首案被告」的美國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華人教授胡安明 美媒資料圖

而同樣作為最早遭到調查的物件之一,郗小星透露,如今他的研究量大幅減少,其他許多科學家要麽減少了工作量,要麽幹脆停止申請聯邦資助。事實上,郗小星遭受到的迫害打壓,早在「中國行動計劃」啟動之前就已經出現。

2015年,郗小星就被持槍逮捕,他被指控與中國研究人員分享了一種名為「口袋加熱器」的裝置的資訊。FBI根據截獲的郗小星與其中國同事之間的電子郵件往來,錯誤地將該裝置與一些已公開多年的超導技術相混淆。同年晚些時候,這起案件被撤銷。「但如果你仔細想想,我的案件發生在‘中國行動計劃’啟動之前,那是在奧巴馬執政時期。」他說道。

南德薩斯大學法學院存取學者、長期代理相關華人案件的律師金崇世(Andrew Chongseh Kim,來自南韓律所)的研究也指出,早在2009年,在「經濟間諜調查」中針對華裔人士的偏見就已經出現。

「從1996年到2008年,被指控犯有經濟間諜罪的被告中只有約16%是華裔,但這一比例在2009年增加了兩倍,從那時起,大多數被告都是華裔。」金崇世認為,這種轉變可能表明了,美國是從何時開始將中國視為嚴重的經濟競爭對手和威脅。

在特朗普政府啟動「中國行動計劃」的六年後,作為當時曾主導許多調查工作的美國政府機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今年8月承認,其調查在學術界制造了「艱難的氣氛」,但值得註意的是,它並未就此道歉。

去年一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調查也顯示,在「中國行動計劃」展開了數年調查之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華裔科學家「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近四分之三(72%)的人「覺得自己作為學術研究人員不安全」,約70%的人「對美國政府調查華裔研究人員擔驚受怕(fearful)」,可謂「寒蟬效應仍在」。

資料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官網

已在中美兩國從事STEM教育長達40年的西蒙認為,「中國行動計劃」的寒蟬效應,也是中國在美學習STEM的學生數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在美國面臨著人才管道受到嚴重影響的危險……無論是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還是生命科學,在這些前沿領域工作的教師和研究人員中,很大一部份恰好是華裔。」

西蒙指出,過去五年,試圖在中美之間搭建橋梁的那些人,被美國國會的舉動和特朗普撕裂,但令許多人驚訝的是,拜登政府仍在以同樣的方式行事。「美國高校最近都很害怕,他們擔心,如果對中國過於友好,或者招收了太多的中國學生,可能會失去獲得聯邦研究資金的機會。」

「讓我擔心的是,科學、技術、人才和教育方面的沖突會對兩國關系造成嚴重損害,可能需要10年時間才能恢復。」西蒙表示,切斷進入中國的通道將是美國的損失。「我們顯然需要進入中國,不僅要了解他們目前的科學技術,還要了解其發展方向,這一點非常重要。」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無論是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還是美國內甚囂塵上的反亞裔言行,都是美國內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的體現,都反映出美國根深蒂固的社會頑疾。

發言人指出,美國上屆政府司法部門2018年啟動的所謂「中國行動計劃」大搞有罪推定、人為設定年度辦案指標,純屬政治操弄,違背美國自身倡導的法治精神,必將繼續遭到美各界有識之士的譴責和抵制。我們敦促美方有關行政部門認真傾聽美國各界的客觀理性聲音,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糾正錯誤做法,停止濫用司法力量滋擾打壓中國在美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為中美在科技、人文等領域的正常交流合作提供有利條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