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與科特迪瓦迪埃奎市美蘭橡膠加工廠一路之隔的哈布裏·格洛德村,村民在踢足球。
7月14日,科特迪瓦迪埃奎市美蘭橡膠加工廠,董事長朱陳(左一)、總經理埃爾·陶伊爾·馬爾萬(右一)一同與技術人員進行溝通。
7月14日,科特迪瓦迪埃奎市東邊的橡膠林內,橡膠滴入膠杯。
7月14日,科特迪瓦迪埃奎市東邊的橡膠林內,膠農正在割膠。
7月14日,科特迪瓦迪埃奎市東邊的橡膠林。
7月15日,科特迪瓦迪埃奎市美蘭橡膠加工廠,工人在橡膠加工生產線上工作。
7月15日,科特迪瓦迪埃奎市美蘭橡膠加工廠,卡車在解除安裝杯膠。本版照片均為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傅聰 陳萌 攝影報道
經貿合作是中科關系的「推進器」,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加強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兩國高質素、可持續的共同發展。
——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同科特迪瓦總統瓦塔拉舉行會談時指出
導讀
科特迪瓦,非洲第一大天然橡膠生產國,日照充足、土地肥沃、膠林繁茂。
美蘭集團董事長朱陳從事橡膠行業多年。2017年,32歲的朱陳只身前往科特迪瓦考察,看中當地資源優勢,決定在此深耕橡膠產業。
2020年,美蘭集團在科特迪瓦的第一家橡膠加工廠在南部城鎮達布投產;兩年後,位於迪埃奎市的第二家工廠落成營運;今年8月底,位於聖佩德羅市的三廠投產。目前,三家工廠的年產能總計約40萬噸,相當於科特迪瓦橡膠年產量的三分之一。
實施產業促進行動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動」之首。以美蘭集團為代表的湖南企業到非洲投資興業,與非洲市場共同成長,為當地特色產業開啟廣闊市場,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讓湘非經貿合作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彭可心
7月中旬,大西洋東岸,正是科特迪瓦天然橡膠樹豐產期。
從經濟首都阿比讓驅車前往迪埃奎市,公路兩旁隨處可見大片橡膠林。大西洋幾內亞灣畔的溫熱海風吹過,樹葉簌簌作響,像是大自然在耳邊低語。
兩年前,迪埃奎橡膠加工廠投產,朱陳往科特迪瓦跑得更勤了,尤其橡膠收割季時,一待便是大半個月。他說,為迪埃奎工廠供膠的膠農超過3.5萬名,每天要收近3000噸天然橡膠,目前已是非洲單體產能最大的天然橡膠加工廠。
車子一路疾馳,拐過幾個急彎,道路逐漸平坦寬闊,盡頭一片燈光閃爍。
迪埃奎到了。
1.「靠收杯膠過上了好日子」
7月14日淩晨4點多,迪埃奎市東邊的橡膠林內,摩托車的轟隆聲由遠及近,48歲的膠農文森特·姚戴著頭燈出工了。
「今天的目標是割600棵橡膠樹。」文森特·姚在前面帶路,不忘轉頭提醒我們將衣領拉鏈拉高:「林子裏的蟲子很厲害。」
路面在頭燈的光亮裏時隱時現,橡膠樹的樹冠和天空融為一體,腳步聲和鳥叫蟲鳴聲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文森特·姚走得有些快,他要和太陽賽跑。淩晨氣溫較低,橡膠樹體內水分飽滿,適宜排膠。
「咚咚——」找準一棵樹,文森特·姚將一塊引流用的鐵板用力敲進樹幹。因為常年彎腰割膠,他的背有些駝。
膠刀有節奏地舞動,深度剛好割開乳管。奶白色的乳膠點滴滲出,逐漸匯成一道乳白色的線條,沿著樹幹上的割痕,呈螺旋狀流向底部的膠碗。重復割膠三四天後,膠碗盛滿膠水,便會凝固成乳白色的杯膠。
「割膠是技術活,既要不傷膠樹,又要多出膠乳。」站在一旁的朱陳向我們介紹,這片45公頃的橡膠林,一年能產90噸左右杯膠。
科特迪瓦橡膠林雖多,但當地缺乏加工廠和正規收購渠道,橡膠原料經常大量積壓。
美蘭在這裏投資建廠,嚴格按照橡膠協會定價收購杯膠,一手交貨,一手收錢,當場結清。
「以前膠價低,割了膠也不好賣。現在和美蘭做生意很簡單,很愉快。」文森特·姚微笑著看向朱陳。他告訴我們,現在不僅自己割膠,還開了一家橡膠合作社,有10來個膠農當幫手。
按照今年7月膠價,一噸杯膠收購價約38.4萬西非法郎,換算下來,約為4500元人民幣。文森特·姚的合作社每年可以賣出約480噸杯膠,收入達216萬元人民幣,妥妥的「百萬富翁」。
忙碌一早上,剛回到迪埃奎橡膠加工廠,廠長吳少傑老遠就大聲招呼:「快來,今天中午加菜啦!」
走近一看,一個當地人拎著一只肥美的火雞,還有3只珍珠雞在一旁撲騰翅膀。
「紮哈!」朱陳定睛一看,笑著說:「我記得你,去年你也送了我一只火雞。」
「這次我挑了一只最肥的火雞!」紮哈滿臉笑容。
紮哈·迪亞拉·德裏薩幹了大半輩子割膠工,3年前自薦成為美蘭的橡膠供應商,負責向其他個體橡膠農場主收購杯膠原料。
收杯膠,先得有足夠資金。紮哈多年割膠攢下來的收入,離湊夠原料預付款還差得遠。
「信任,是做生意的第一步。」朱陳給紮哈等幾名新的橡膠供應商提供預付款,解決了他們的大難題。
紮哈的生意越做越順。以前,他開著三輪車收杯膠。現在,他擁有了自己的卡車車隊,每個月供給美蘭的杯膠從幾十噸增加到上千噸,年收入70多萬元人民幣。
紮哈拿出手機給大家看他在阿比讓的復式豪宅——370多平方米,還有屋頂陽台和大遊泳池。兩年前,紮哈夫妻和4個孩子,還擠在70平方米的土磚房裏生活。
「靠收杯膠過上了好日子。」供應商斯坦尼斯拉斯·波易說。橡膠加工廠為膠農提供了穩定且價格合理的出貨渠道,當地膠農愈發有幹勁,紛紛擴大膠林規模。
「今年我們又多了很多供應商,隊伍越來越壯大,原料收購更穩了。」朱陳說。
2.「產量過剩的問題已不復存在」
7月15日清晨,迪埃奎橡膠加工廠門口,20多輛卡車排著長隊等待卸貨。
「現在是割膠季,送膠的卡車幾乎沒斷過。」工廠收膠員殷春榮說,最多一天來了150多輛車,從工廠大門外看去,一眼望不到頭。
「Kim!Nice to see you bro!(朱陳,很高興見到你,兄弟!)」等待過磅的卡車中,一位駕駛員探出頭朝朱陳揮手。朱陳快步上前,兩人聊了好一陣。
「經常來送膠的供應商、橡膠合作社負責人,我都認識。」朱陳一路走一路打著招呼。這段時間特別忙,他已經3個月沒剪頭發,說話時常會捋一捋額前的頭發。
在迪埃奎工廠的橡膠加工生產線上,天然杯膠經過原料預處理、清洗、破碎、壓縐、造粒、烘幹、壓包等工序,變成一塊塊重約35公斤的棕色成品橡膠。
有數據顯示,在全球橡膠行業超過3500億美元生態鏈中,只有0.5%由科特迪瓦生產企業完成,產業價值與當地資源優勢嚴重不匹配。
「我們花了一年時間建工廠,生產線采用的建設材料、通用器材、電器元件等基本來自中國。」朱陳介紹,迪埃奎工廠目前有2條橡膠加工生產線,每條線每小時可生產10噸幹橡膠制品,年加工產能達20萬噸。
從以前出口原料到現在出口橡膠制品,當地的橡膠產量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也翻了幾倍。2019年,科特迪瓦橡膠年產能約80萬噸;隨著美蘭集團達布工廠、迪埃奎工廠先後投產,科特迪瓦橡膠年產能提升至130萬噸。
「一塊橡膠,讓我們更加親密無間。」科特迪瓦橡膠和油棕委員會卡瓦利區代表康赫·吉恩·伊夫·克勞迪奧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企業到來後,改變了科特迪瓦橡膠行業面貌,產量過剩的問題已不復存在。」
「非洲制造」加快發展,當地居民生活有了新變化。
夕陽西下,與工廠一路之隔的村莊熱鬧起來,炊煙裊裊,歡聲笑語。
哈布裏·格洛德村是迪埃奎當地一個偏遠小村莊,以前僅十來戶人家。迪埃奎工廠建起來後,村莊不斷「長大」,現在已經成為有一兩千人居住的大社區。
一棟棟新磚房建起來,人們三三兩兩坐在屋檐下休息聊天;一個個小商鋪開起來,烤魚在鐵板上嗞嗞作響,攤販們利落地削水果、榨果汁;孩子們成群結隊,酣暢淋漓地踢著足球,笑聲和汗水隨風飄揚……
看見我們,孩子們好奇地圍上來,嬉鬧著同我們往村子深處走去。在一間即將建好的磚房前,身穿美蘭集團工服的誇庫·莫裏斯正在準備晚餐食材。他說,有了現在的工作,他不再為孩子們的學費發愁。再過一段時間,一家人就可以入住新家了。
「我們幫助村裏挖水井、修學校、建醫務室,工廠裏的工人幾乎都在村賴恩了家。」朱陳說,在科特迪瓦的三家工廠共為當地創造了1600多個工作崗位。
不遠處,一位身穿長裙的母親牽著孩子走來,孩子將幾個雞蛋和一小袋花生捧到朱陳面前。
此時,夕陽余暉灑在孩子母親的臉上,塗抹出幸福的笑容。
3.「我們是朋友、是兄弟、是家人」
「嘟——」一聲嘹亮的汽笛聲在科特迪瓦阿比讓港口響起。幾乎每周,美蘭集團的成品橡膠會從阿比讓港口發出,抵達中國後,經由青島港、上海港、寧波港分發至國內各輪胎企業。
目前,美蘭集團的客戶輻射大半個中國,鄧祿普、馬牌、凱達、朝陽等知名輪胎品牌都在使用美蘭的成品橡膠。
「我們在嶽陽城陵磯港綜合保稅區內建立了密煉中心。非洲橡膠在嶽陽經過密煉後,再提供給住友橡膠等在湘橡膠企業。」朱陳說。
2022年,美蘭集團、湖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嶽陽觀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簽署「湖南+」科特迪瓦專案合作協定,持續擴大兩國農業合作。今後,還會有更多湖南企業在科特迪瓦建設農產品初加工廠,並在中國設立精加工廠。
「最近出貨量非常不錯,放心吧兄弟!」埃爾·陶伊爾·馬爾萬是美蘭集團西非大區總經理,性格爽朗的他一把摟過朱陳。
在科特迪瓦采訪期間,有朱陳的地方,幾乎都能見到馬爾萬。「別忘了告訴他們,你有多愛我。」馬爾萬略帶得意的話語,引得朱陳一陣大笑。
3年前,朱陳來到科特迪瓦考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從事橡膠原料采購工作的馬爾萬。
「見面聊了10分鐘,我就認定了馬爾萬。他待人特別真誠,而且心裏很有規劃。」朱陳說。
而在馬爾萬看來,朱陳穩重冷靜、處事果斷。他相信,跟著朱陳幹,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
兩人一拍即合。
150萬美元,馬爾萬用第一筆預付款順利采購回等值的優質杯膠。300萬美元、500萬美元、1000萬美元……預付款一筆筆增加,買地建廠、組建團隊、對接原料商,馬爾萬將工作進行得井井有條。
只要朱陳在科特迪瓦,馬爾萬和家人總會叫上他一起吃飯、聚會。「朱陳稱呼我的父親為‘爸爸’,我們是朋友、是兄弟、是家人。」馬爾萬說。
剛到科特迪瓦打拼時,朱陳人生地不熟,從吃飯、購物到租公寓、買車,都是馬爾萬和他的父親在忙前忙後。「他們讓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朱陳說。
2020年,美蘭集團達布一廠剛修建時,馬爾萬偶然得知,科特迪瓦針對外資企業給予特定優惠政策,即外資企業在該國投資,可享受18%的稅收減免與優惠。但該政策已於2018年停用。
「我們團隊花費2年時間,與科特迪瓦當地投資促進局、稅務局、財政局等政府機構接洽,終於讓美蘭集團重新享受到這個政策。」馬爾萬說,當地政府非常歡迎中國企業投資興業,目前該政策已為美蘭集團節約上千萬美元稅款。
最近,朱陳與團隊夥伴們在攻克另一個難關。
【歐盟零毀林法案】(EUDR)2023年6月29日正式生效,將於2024年12月30日開始強制執行。根據該法案,投放到歐盟市場包括天然橡膠及輪胎等橡膠衍生品在內的部份商品,必須來自2020年12月31日之後未被砍伐的土地,且來源合法,否則將面臨罰款、沒收產品和收入等一系列懲罰措施。
如何讓產品順利進入歐盟市場?
「我們正在開展橡膠溯源工作,讓每一棵橡膠樹、每一位膠農都能追溯源頭。」朱陳說。要準確、完整地搜集膠林地理位置資訊等數據,構建從原材料采購、交易生產、成品交付全過程的溯源資訊閉環,這是龐大的工作量。
「老板,放輕松,我們一定能做到!」在場的一位員工說道。
「人多力量大」「要不先想想工作完成後去哪裏聚餐」……辦公室裏,中文、法語、英語,不同語言的更多聲音響了起來。
朱陳朝我們一笑:「你看,我總能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
【記者手記】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彭可心
中國、科特迪瓦、黎巴嫩、法國、瑞士……美蘭集團在科特迪瓦的團隊成員來自多個國家。采訪時,經常各種語言混在一起,我們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卻習以為常。
在科特迪瓦,美蘭集團榮瑞橡膠公司總經理艾斯阿德·裏姆為了溝通交流更順暢,每天都在努力學習中文,她驕傲地介紹自己「能說200多個中文詞語」。各種膚色的員工聚在一起點外賣,總會糾結一會兒,他們笑說「這是大家唯一有分歧的時候」。
這支隊伍有太多「不同」。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個性,但當他們在一起,氛圍卻又十分融洽、自然、和諧。不管是中國新年、中秋節,還是聖誕節、科特迪瓦當地新年,團隊成員都會共同慶祝。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總結了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十六字「箴言」。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全球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卻不可阻擋。只要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哪怕跨山越海,也能在同一條道路上一起奔跑。
攜手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環境,讓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都能交朋友,一個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才能讓更多現代化成果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非洲聲音】
科特迪瓦駐華大使多索·阿達馬:
橡膠加工廠的投產,切實推動科特迪瓦天然橡膠產能和附加值的提升,助推當地經濟繁榮發展,惠及民眾,希望未來能進一步與中方企業拓展經貿合作領域。
科特迪瓦下薩珊迪娜自治區區長菲利普·D·萊格:
美蘭集團迪埃奎橡膠加工廠落地下薩珊迪娜自治區後,對當地經濟帶來非常大的好處。希望更多中資企業到這裏投資,當地政府會給予最大的支持。
科特迪瓦農業研究和咨詢行業協會資源監管員布魯·博納旺蒂爾:
中國工廠實作了科特迪瓦橡膠的本土加工,增加了我們的產品附加值,我們要對中國說聲謝謝!
科特迪瓦企業總聯合會執行董事阿卡安奎·斯特芬:
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提供了鞏固兩國之間聯系的機會,期望透過這些平台,與中國企業和投資者建立更多更深的合作夥伴關系,加速將中科貿易和投資意願轉化為具體行動。
【連結】
湘非經貿開啟合作新篇章
非洲產的牛油果、咖啡、鮮花,湖南造的小農機、假發、箱包……近年來,越來越多中非好物漂洋過海,「飛入尋常百姓家」。
長沙海關釋出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7個月,湖南對非洲進出口305.3億元,貿易規模居全國第八、繼續保持中西部第一,其中自非進口145.1億元、增長90.3%。
一千多年前,載有5萬多件長沙窯瓷器的「黑石號」,留下湘非往來最早的痕跡。今時今日,依托兩大國家級對非合作平台——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湘非經貿開啟合作新篇章。
2019年,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落戶湖南長沙。這一盛會現已舉辦三屆,各方簽約合作專案336個、金額533億美元,成為中國地方對非經貿合作的新視窗。
肯雅當地時間2024年5月9日,作為中非經貿博覽會走進非洲系列活動之一,中國-非洲投資貿易促進合作交流會在內羅比舉行。會上,肯中經貿孵化園二期專案、坦桑尼亞農業合作專案等10組企業進行貿易簽約。
立足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湖南正圍繞要素保障、經貿規則、制度安排等方面開展整合式創新,打造中非經貿合作服務體系。
拓展對非貿易及產能合作新模式。支持企業在非實施產-貿一體化、產-工-貿一體化、投-建-營一體化專案,構建行銷渠道和綜合服務體系,加快布局前店後倉、前館後倉、前展後倉等模式的公共海外倉體系,拓展檢驗檢測、供應鏈金融、物流配送等增值服務。
建設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體系。支持中資物流企業加快布局非洲市場,聚焦非洲重點區域、重點路線布局關鍵礦產資源、農產品物流通道,完善主幹網絡、分支網絡、毛細網絡,形成與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聯動。提升中非物流體系數碼化水平。
實施中非貿易便利化舉措。深化中非海關AEO互認合作。支持先行區與中檢集團等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合作,在非洲重點國家建設檢驗檢測實驗室,探索建立自非進口產品預檢采信機制。在先行區建設中非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中非標準合作創新中心。
(彭可心 整理)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