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潮汕除夕食俗

2024-01-21國風

除夕是一年最後的一天,俗叫「過年」。除夕是中國古老而隆重的節日,它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載:「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這種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宋人吳自牧【夢梁錄】記述:「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由於隔天就是春節,在這除舊布新之際,人們尤其重視歡度除夕之夜。晉周處【風土記】說:「各相與贈送,稱曰‘饋歲’;酒食相邀,稱曰‘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曰‘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至宋朝,守歲之風遍及城鄉。蘇東坡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描述了守歲的情景。
潮汕的除夕,各家各戶要拜祖宗,祭神明,春節連著又有眾多的祀拜活動,既要準備五牲果品,又要籌購各種年貨,眾多家庭僅為籌辦食物就已忙得團團轉了。除夕的飲食習俗,最突出的有二項:一是制作各種果品,一是晚餐的「圍爐」。
除夕需要制作大量的各式各樣果品,大戶人家制作的果品有甜果、酵果、鼠曲果、桃果、菜頭棵、菜果等,每種果品的制作,都需要繁復的工序,不少家庭在除夕前兩三天,就動手做果了。如制作甜棵,二三十斤糯米浸後需要磨漿,磨漿後需要把漿裝入布袋,然後將布袋懸於屋梁,進行吊漿,吊漿讓漿水滴幹需要有一夜時間。大葫甜棵二三十斤重,一般要炊半天,從前農村用點香計時,大約需三炷香才能把果炊熟。制作甜果用料多,工程大,只有重大節日,才炊制此果品。
紅桃果是敬神祀祖最常用的果品,幾乎大多數節日各家各戶都愛制作紅桃果。狀如桃形取名「桃果」的果品之受百家喜歡,是因為桃在中國文化中與「仙」、「壽」有密切聯系,是吉祥、長壽的象征。神話中的王母娘娘,定期舉行蟠桃會,只有名位高受尊重稱譽的上等神仙才能參加,凡人吃了蟠桃長生不老,並可成仙。【漢武帝內傳】記述西王母於七月七日降臨,給漢武帝四顆蟠桃(仙桃),漢武帝吃後把桃核收起來,王母問他幹什麽用,帝回答是用以播種。西王母告訴他,這種桃種三千年才結一次果實,中原地不豐腴,種了也不會生長。漢武帝才沒去種植。由於有這些神話傳說,在民間壽宴上,桃子是必不可少的祝壽果品,並且把面制品制為桃形,稱為」壽桃「,以祝吉祥幸福,健康長壽。制作桃棵敬奉神明祖先,同樣是根據神話取意的。另如制作「樸籽棵」和「碗酵桃」,用桃形的陶器裝棵漿,使蒸制的果品呈桃子狀,也與上說寓意相同。
桃果形狀美觀,制作也頗多工序,需先把粳米舂粉,再在米粉中滲人米紅,加熱水後揉成團塊,用以作棵皮。餡芯多為蒸熟糯米摻入各種配料——香菇、蝦米、花生米、豬肉粒等,也有以熟綠豆爿代替糯米加各種配料作餡的。甜桃果主要有兩種餡芯,一是甜糯米飯,一是甜綠豆沙。用甜芋泥或番薯泥做餡的較少見。桃果包餡後,捏成近似棵模狀的胚,然後放進雕有花紋圖案的木質桃棵印模中,用手按壓後扣出模具,再放人蒸籠炊熟。如此制出果品,樣式一致,大小相同,且呈淺紅色澤,頗為美觀,用作祭祀,確是賞心悅目。作為節日果食,味道香美,甚為可口。
除夕飲食的另一要項是「圍爐」吃「團年飯」。除夕吃團年飯是全國自古以來的食俗,但年飯的內容卻百花齊放,各有地方特色。【京都風物誌】載:「除夕,……人家盛新飯於盤鍋中以儲之,謂之年飯。上簽柏枝、柿餅、龍眼、荔枝、棗栗,謂之年飯果,配金箔元寶以飾之。家庭舉燕,少長歡喜,兒女終夜博戲玩耍。婦女治酒食,其刀坫之聲,遠近相聞。」把除夕煮的飯,留作新年蒸食,也流傳各地。【清嘉錄】載:「煮飯盛新竹籮中,置紅橘、烏菱、荸薺諸果及糕元寶,並插松柏枝於上,陳列中堂。誌新年蒸食之,取有余之意,名曰年飯。」
潮汕除夕晚餐「圍爐」吃團年飯,形式與吃的內容,都洋溢著本土的民俗文化色彩。所謂「圍爐」,就是在擺滿菜肴的飯桌中間,放置著一個「轉爐」(火爐。「轉爐」是由銅芯、錫盆鑄打在一起的盛器。銅芯用來燒木炭,錫盆聯結在銅芯周圍)。轉爐中一般是煮著豆粉絲、魚丸與肉丸之類的湯菜,寓意長生不老,全家團圓。這一餐菜肴的豐盛自不待言,但有些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如「魚」,取其與「余」同音,表示「年年有余」。「蚶」,寄寓「含倍賺」,表示賺錢多多。蔬菜中必須有「韭菜」,寓意長命富貴。另是要有「蒜」,表示一切都合算。此外還需有甜品,寓收獲甜美之意。為了除夕圍爐,家中出門在外的都要趕回來。吃完團年飯,全家歡聚一堂,品茗聊天,敘舊話新,計議未來,共享天倫之樂。僑居海外的潮僑、潮人,不少家庭除夕仍保持家鄉「圍爐」的傳統食俗和守歲風俗。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高山族也有「圍爐」的風俗,他們在除夕的夜裏,家人及僱用者都一起坐在放火鍋的大圓桌前圍爐,品嘗水酒和豐盛菜肴,以圖吉利。他們對圍爐吃的每種菜都有講究,如要吃蘿蔔,因蘿蔔在台灣閩南人中都和潮汕人一樣叫「菜頭」,吃蘿蔔取意「好彩頭」。台灣話「雞」與「家」諧音,隱寓「食雞起家」,故圍爐不可缺「雞」。魚丸、肉丸,取意「團圓」;蚶,台灣語解釋為「胖」,吃蚶取意為「發財發福」,這些寓吉祥團圓、幸福安康的食品,都被選為圍爐食品。



來 源: 【潮汕食俗】
作 者: 吳奎信、丘彪、吳湘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