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山城防禦體系:古老城池的悲壯歷史

2024-07-18國風

詩畫長江看巴渝 申遺篇

英譯巴渝古詩詞:

白帝

唐·杜甫

白帝城中雲出門,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鬥,

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不如歸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盡,

慟哭秋原何處村。

The White Emperor Town

Du Fu (712-770, Tang dynasty)

The cloud gathers like departing inside the White Emperor Town,

The rain falls on cats and dogs under the White Emperor Town.

The storm and thunder fight over the rapid flow and steep gorge’s crown,

The sun and moon loom above the old trees and green vines up and down.

The steed to the battlefield is inferior to its counterpart to the homeland,

One-tenth of families surviving in war is hard to withstand.

The oppressive taxation is applied to the poor widows to strand,

Who are crying bitterly for their lost homes in the wasteland?

(英譯 / 周睿 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南川龍崖城

近日,川渝兩地的文物部門攜手,在川渝宋元山城防禦體系中精選20座典型山城遺址,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爭取早日能夠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隨著川渝兩地就宋元山城體系聯合申遺的不斷推進,分布於川渝地區的一座座山城遺址以及發生在它們中間的熱血往事也再次成為熱點。

公元13世紀,面對北方蒙古勢力的不斷南侵,南宋將長江沿線國土戰略性地劃分為川陜、京湖、江淮三大戰區。其中的川陜戰區,涵蓋了現今的重慶市全域、四川省大部份地區,以及甘肅、陜西、湖北、貴州、雲南的部份地區。在此範圍,宋軍以重慶城為中樞,陸續在岷江、沱江、嘉陵江、長江流域的險要之處,依山就勢修築起合川釣魚城、奉節白帝城、成都金堂雲頂城、瀘州合江神臂城、涪陵龜陵城、忠縣皇華城、萬州天生城在內的百余座城池,各城相互呼應,構成一個規模龐大、「如臂使指,氣勢聯絡」的山城防禦體系以對抗蒙元。

川渝地區宋元戰爭山城分布圖

1235年窩闊台兵分三路大舉攻宋,1247年闊端涼州會盟統一西藏,1253年忽必烈遠征大理,至此蒙古在戰略上對南宋形成合圍。然而在歷次對宋作戰中,盡管蒙古軍隊控制了大片蜀地,但遍布川渝地區的山城久攻不下,終究未能實作「取蜀滅宋」的戰略意圖。在反復的拉鋸戰中,蒙軍也如法炮製修建了武勝城、毋章德城10余座城寨,步步為營,「以山城制山城」。於是,半個多世紀間,圍繞這些巴山蜀水間的山城,演繹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慷慨悲歌。

瀘州合江神臂城,曾是瀘州治所,扼長江水上咽喉,因其整體地貌猶如一只大而長的臂膀伸入長江而得名。1243年至1277年的34年內,神臂城在宋蒙之間5次易手,直至守將王世昌率軍民巷戰而死,悲壯城破。【元史】對神臂城之戰記載多達67次,可見戰事之慘烈。

萬州天生城地處萬州城區西北,南臨苧溪河與長江交匯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1276年7月,南宋降將楊大淵之侄楊文安再圍萬州,守將上官夔在外城陷落、元軍攻入內城後,繼續堅守,最終在巷戰中力盡而亡。

梁平赤牛城遺址全景

這其中,最著名的還數釣魚城之戰。重慶合川釣魚城是宋元雙方在西線戰場爭奪的關鍵要塞,在川渝軍民與元蒙軍隊長達半個世紀的對抗中,圍繞釣魚城的攻防就持續了41年。武勝城就是元軍為進攻釣魚城、撕破宋軍防禦體系而建。1259年,蒙軍分三路圍攻釣魚城,受到釣魚城軍民的頑強抵抗,蒙古大汗蒙哥敗亡於釣魚城下,此役不僅直接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軌跡,延長了宋朝國祚20余年,同時也影響了中古時期的世界格局。

由於山城的存在,四川久攻不克,蒙軍改變其最初「取蜀滅宋」的戰略,荊襄地區成為宋元戰爭主戰場,宋元戰爭焦點轉移至長江中下遊,山城命運註定,戰略重要性大降。

1273年,襄陽陷落,南宋防禦體系崩潰。1276年臨安陷落,1279年崖山之戰,宋軍戰敗,陸秀夫負8歲的宋末帝趙昺跳海。至此,南宋滅亡。

但在遙遠的巴蜀之地,山城故事並沒有結束。四川興文淩霄城的800名守軍選擇繼續戰鬥。

忠縣皇華城考古遺址公園(攝影/李野)

淩霄城三面峭壁,上山的古道寬僅30厘米左右,一邊陡壁、一邊懸崖。易守難攻,淩霄城軍民以幾百人之力堅守,直至1288年,元軍在當地降將的配合下,最終攻破淩霄城,守城軍民全部戰死。

涪陵龜陵城,同樣在南宋滅亡後堅持抵抗。龜陵城位於長江邊的三台山,作為南宋末涪州州治,由涪州守臣陽立於1266年奉命修築,又名三台砦,亦是南宋末年涪州治所所在地。宋蒙之戰中,涪州作為遮蔽重慶、維系兩川的要道,成為雙方反復爭奪的要地。1277年,龜陵城最後一任都護王仙,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抱定「與涪州衙署共存亡」的決心,在西門與蒙軍決戰,最後自刎而亡。

700多年後的今天,川渝兩地殘存的山城遺址仍多達50余處,此次選定20處城址納入宋元山城防禦體系聯合申遺,由重慶、四川兩地能夠體現建制級別、地理環境、布局選址、功能作用以及建造技術的不同城址構成。近期,國家文物局將公布審定後納入的申遺城址及數量。

作為系列遺產,其價值載體並非以山城的防禦工事類別進行分類,而是根據具有關聯性的地理環境、在防禦體系中發揮的功能作用進行選擇,完整體現各個遺產點對山城防禦體系整體價值的支撐作用。

渝中老鼓樓衙署遺址,系「川渝宋元山城防禦體系」指揮中樞,是南宋制置司級山城的見證;合川釣魚城三面瀕江,地勢極其險要,是「川渝山城防禦體系」選址、布局與營建的典型代表以及軍事核心,遺址保存完好且價值要素豐富,對遺產價值的支撐度最高;奉節白帝城遺址作為長江中遊連通川楚的水陸要沖,是四川戰區與荊襄戰區聯動的關鍵所在;忠縣皇華城遺址是川渝宋元山城體系中唯一的島城;南川龍崖城遺址是南線陸路山城的代表,為支撐長江以南防線的重要關隘;渝北多功城遺址是拱衛重慶、確保釣魚城與重慶城之間陸路快速通道的重要節點;梁平赤牛城是扼守夔萬陸路快速通道的關鍵保障;涪陵龜陵城遺址是在懸崖上構築城墻和一字城,是對山形地勢加以利用的例證;萬州天生城遺址主要有多處南宋時期的摩崖石刻,見證了山城的建造時代及使用過程。

雲陽磐石城(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回溯歷史,照鑒未來。「川渝宋元山城防禦體系」歷經滄桑,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見證。作為歷史的瑰寶,它不僅是軍事防禦的典範,更是中華文明堅韌不拔、智慧勇毅的生動體現。

我們懷著對歷史的敬畏之心,透過聯合申遺,期望能夠更全面、深入地保護和傳承,共同守護這一珍貴的歷史遺產,讓其成為連線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更多的人了解並珍視這段歷史,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照耀前行之路。

文 | 袁東山

圖 |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作者系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