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10日,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重五節、天中節 等,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
它起源於上古時代的祭龍活動,後逐漸演變為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的節日。端午節的日期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會透過各種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同時寄托著對健康、平安的祈願。
除此外,民間也有著很多傳統和習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 ,這一古老的傳統一直流傳至今,值得我們牢記!具體指的是哪些?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不穿:不穿艷麗服飾
在端午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它與中國的其他諸多傳統節日有著些許不同之處。其他傳統節日大多側重於團圓與喜慶,而端午節極為重要的一個意義在於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有一個說法是端午節是一個陰氣重的日子,所以要避免穿紅色的衣服,以免招惹邪祟。
正因為如此,在端午節這天,我們在著裝方面應有所講究,盡量避免衣服的顏色過於鮮艷奪目。需知,這是一個承載著深沈歷史情感和厚重文化內涵的節日,我們應當以一種更為莊重和內斂的態度去對待,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我們對屈原以及端午節所蘊含的深刻意義的尊重與敬仰。
當我們身著較為素凈的服飾時,仿佛也能更好地融入到這充滿紀念意義的氛圍之中,去用心感受那份獨屬於端午節的特殊情懷。而且在端午節,我家互道祝福也會說「端午安康」而非像其他節日說「xx節快樂」
二不去:不去水中嬉戲
端午節期間正處在六月份,正值雨季,各地在降雨之後,河水的水量都會大幅上漲,並且此時的水溫也相對偏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若是在水中嬉戲玩耍,那是極其危險的。尤其是河段下遊,若是水量過大引發山洪,河水卷集著泥沙,樹枝,垃圾,石頭一起沖下來,以正常的速度我們都很難逃生。
不僅如此,在水邊還常常會出現一些蛇蟲鼠蟻等,一不小心就會被傷到,尤其是蠍子蜈蚣這種帶有毒素的動物,一旦被蟄傷必須立即就醫,否則很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再者,端午節本是為了紀念屈原投江而設立的節日,因而人們也普遍認為河邊是一個不太吉利的地方,容易引發諸如水鬼之類的邪祟以及意外溺水事故的發生。
所以,在端午節期間,我們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遠離危險水域,切不可因一時的疏忽或貪玩而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以確保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不做:不驚動五毒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五毒之氣最為旺盛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不僅要慶祝,更要保持警惕,尊重自然,避免招惹五毒。
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應當避免隨意翻動石頭。這樣做可能會驚擾到藏匿其中的蛇、蠍子等有毒生物,從而引發不必要的危險。端午節期間,我們更應當避免捉弄或殘忍地傷害這些生物,以免招致所謂的「報復」。
而且這一天大人也會給孩子手腕上系上五彩繩,這五彩繩就是五條顏色不同的絲線,五色絲線是由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的絲線搓成,搓的時候會在中間夾雜一根艾草,端午節當天佩戴在手臂上,據說有辟邪驅趕五毒之意。
四要吃:吃粽子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標誌性食品,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遭楚懷王流放,而後秦國攻破都城,致使楚國覆滅。屈原悲憤難抑,在農歷五月五日投身汨羅江。後人為追念他,便把端午節當作紀念屈原的節日。
屈原投江之後,楚國人民為了防止魚蝦侵擾他的身體,便將糯米包裹在竹葉中投入江中,希望魚蝦食用這些食物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慢慢便逐漸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這一習俗。從此,粽子便成為了端午節的象征,承載著人們對屈原的哀思和敬仰。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義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時也有祈求健康、驅邪避疫的寓意。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親朋好友之間也會互贈粽子,以此表達節日的祝福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粽子的種類繁多,北方粽子多以甜味為主,常見的有豆沙粽、紅棗粽等,口感軟糯,甜而不膩。南方粽子則以鹹味為主,如廣東的鹹肉粽、浙江的火腿粽等,餡料豐富,口味多樣。除了傳統的甜鹹口味,還有如四川的辣粽、雲南的竹筒粽等,體現了各地的飲食特色。
五要喝:喝雄黃酒
喝雄黃酒是端午節的一大特色,它不僅是一種傳統飲品,更是一種文化象征,代表著人們對健康和驅邪避疫的祈願。
雄黃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雄黃(一種硫化物礦物)和酒混合而成的。在古代,人們認為雄黃具有驅邪避疫的功效,因此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飲用雄黃酒以求平安。
關於雄黃酒的傳說,最著名的莫過於【白蛇傳】中的故事。相傳,白娘子因喝了雄黃酒而顯出原形,這使得雄黃酒在民間傳說中具有了神奇的力量。
雄黃酒的制作方法簡單,通常將雄黃研磨成粉末,然後與白酒混合,放置一段時間後即可飲用。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將雄黃酒灑在屋內外,以驅除五毒,保佑家人健康。
飲用雄黃酒時,人們通常會小心謹慎,因為雄黃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過量飲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現代人多采用其他方式來替代雄黃酒,如飲用黃酒或用剛剛上市的楊梅釀制的楊梅酒等。
以上就是端午節的1不穿,2不去,3不做,4要吃,5要喝,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傳統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著名的習俗之一,尤其在中國南方地區尤為盛行。這項活動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體育競技活動。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聚集在江河湖畔,觀看或參與龍舟比賽。龍舟比賽不僅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承載著團結協作、奮勇爭先的精神。
懸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期間,家家戶戶會在門上懸掛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具有驅蟲、避邪的作用,古人認為它們能夠驅除五毒,保護家人健康。艾草和菖蒲的氣味能夠驅散蚊蟲,同時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掛鐘馗像
在一些地區,端午節有掛鐘馗像的習俗。鐘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驅邪神,人們相信掛上他的畫像可以驅除邪氣,保佑家人平安。
掛香囊
端午節期間,人們還會制作香囊佩戴在身上。香囊內通常裝有艾草、薄荷、丁香等具有驅蟲和提神作用的中草藥。香囊不僅美觀,還能起到驅蟲和避邪的作用。
掛五毒圖
在一些地方,端午節有掛五毒圖的習俗。五毒圖上通常繪有蛇、蠍子、蜈蚣、壁虎和蟾蜍,人們相信掛上這樣的圖可以驅除五毒,保佑家人平安。
放風箏祈福
端午節放風箏被認為可以驅除不祥之氣,為人們帶來好運和健康。透過放風箏,人們祈求吉祥和幸福,希望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不幸能夠隨風而去。
隨著端午節的腳步漸近,我們不僅重溫了這一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底蘊,無論是系五色繩、吃粽子、喝雄黃酒,還是放風箏祈福,每一種習俗都承載著人們對健康、幸福和和諧生活的美好祝願。在這裏,美食格物提前祝您端午安康,萬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