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正月初五為什麽要「破」,破的是什麽?老習俗不能忘,年年有今朝

2024-03-30國風

今天是正月初五,又叫「破五節」,「破習日」,那麽為什麽要「破」,破的又是什麽呢?

聽咱掰扯掰扯,您就明白了——

首先:正月初五為什麽要「破」

正月初五為什麽要「破」?

因為在正月初五的前面正月初一到初四有很多「規矩」,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比如正月初一不能打掃衛生,正月初二忌洗衣服,正月初三不宜吃米飯,動刀剪......等等,都已經擾亂甚至阻礙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要「破」。

正所謂:不破不立;過了這一天,正月初一到初四的很多不合理的規矩就會被破除,人們又可以「正常」生活了。

這就是「破」。

再者:正月初五到底「破」的是什麽?

我總結了一下,總共有三條:

1,破除舊禁忌,迎接新機遇

上面咱也提到了正月初一到初四有很多不合理的規定,也就是禁忌,比如不能倒垃圾,不準洗衣服,不宜動針線......等等,現在「年」走了,自然就不用忌諱,得破除了。

俗話說:不破不立; 只有破除了不合理得舊事物、舊觀念,最終才能建立起合理得新觀念,新事物來。

說到這,可能有人就會嘰咯了:

既然知道要破,那為何當初要立,這不就等於脫褲子放屁——無事找事嗎?

這其實就是獨特的中國式「迂回」文化,也叫中庸之道,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三國時期,諸葛亮協助阿鬥在西蜀安疆定國後,曾七擒七縱了南蠻王孟獲,繼而成功收復南蠻之地,為後面的北伐,提供了有力的戰略保障。

那麽,這諸葛亮為什麽七次擒住了孟獲,卻又七次把他給放了,難道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做,耍人玩嗎?

當然不是——

諸葛亮之所以要七擒七縱了南蠻王孟獲,其實就是一種「迂回」文化,中庸之道,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收獲孟獲一顆真正歸降的心。

你想,如果只是占據了南蠻之地,而對孟獲置之不理,或者幹脆采用高壓政策,最終的結果只會激起當地土著越發強烈的報復心理,就像當年的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咱們能善罷甘休嗎?

其實就像孫子兵法中所闡述的那樣,戰爭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是: 不戰而屈人之兵, 並不是動輒疏之無力,那樣只會讓矛盾更加尖銳,仇恨越來越深。

而最終孟獲心服口服的獻上南蠻地契,甘受蜀國差遣,便就充分證明了諸葛亮見招拆招的明智之舉。

窺一斑而見全豹,這過年期間先立規矩,再破禁忌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之所以要立規矩,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想想看,過年期間本來人員就密集,相互之間的接觸較平時就頻繁,如果再按照以往規矩,不增加點禁忌,是不是會亂成一鍋粥......到時候這社會治安誰來保證?

而一旦年過了,人們也散了,各自又將要回到各自工作的崗位,人員也就不再密集,相互之間的接觸也就不再頻繁......這臨時加上的禁忌與規矩自然就要破除。

以上全是個人的觀念,若各位持有異議,盡可在評論區留言,參加討論。

2,破除舊心態,迎接新挑戰

正月初五這一天其實也叫財神日,乃是迎接五路財神最佳時日:

人們通常都會在這一天早早起床,送走窮神,迎接財神,祈求新年的財源廣進,愜意生活與順順利利。

其實這就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破除舊心態,迎接新挑戰

甭管去年過得怎樣,有沒有發財,老一套的心態都要破除,而得用一個更加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

3,破除舊幻想,迎接新夢想

正月初五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又會像三十晚上那樣,再次燃放鞭炮,表面上看是寓意把一切不吉利的東西趕走,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咱覺得吧,鞭炮其實只是媒介,只是寓體,實際上咱們老祖宗就是想用鞭炮來「炸」醒似乎還在夢中的我們:

丟掉一切不切實際的舊幻想,用不懈的努力與奮鬥,去創造屬於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新夢想。

總結:

其實,正月初五還有一層意思:送年

顧名思義:到了正月初五這一天,春節也就接近尾聲了,人們的生活也就該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了。

說白了即: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該做生意的也該「出攤」營業了。

最後再在給各位普及一下正月初五的「新」規矩:

1,大掃除

清掃舊垃圾,迎接新氣象

2,拜財神

祭拜東南西北中五路財神

3,趕五窮

趕走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4,吃餃子

也叫「捏小嘴」:規避周圍讒言。

5,吃湯圓

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

謝謝觀賞!

關註我,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