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古陶瓷修復,實乃中國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技藝。【景德鎮陶錄】中便記載了景德鎮陶工巧奪天工的粘合之術。時至今日,古陶瓷修復已分化為考古修復、博物館展覽修復及商業修復三大流派。考古與博物館之修復,均旨在還原陶瓷之本貌,修舊如舊,盡顯歲月痕跡之美。
瓷器無痕修復之流程,猶如一場精細的舞蹈。首舞,清洗瓷器,滌去歲月塵埃,使其重現光彩。次舞,尋覓碎片,巧手拼接,猶如拼圖遊戲般將碎片拼湊成完整之形。再舞,以特制瓷器膠粘合碎片,於弱光源下審視,確保無縫可尋。隨後,填補破損之處,用特制材料細心填補,讓瓷器重獲新生。終舞,打磨塗漆,研磨工具將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鏡,再施以噴漆或塗料,使其色彩如初。
然而,此等技藝非一日之功,需具備深厚之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在修復之前,需精準判斷碎片數量與位置,避免疏漏或錯拼。修復過程中,更需借助專業工具與材料,如黑光燈等,以助一臂之力。修復完成之瓷器,雖已煥發新生,但不宜用於日常使用,更適合作為收藏或展示之珍品。
常用工具中,特制瓷器膠尤為關鍵,其由環氧樹脂與硬化劑精妙配比而成。特制填補材料亦不可或缺,瓷土、膠土、環氧樹脂等各具特色,視瓷器材質與破損程度而定。研磨工具與黑光燈則助力修復師精細打磨與檢查粘合處。
在修復過程中,專業修復師如同巧匠,運用可延展的修復劑和填充材料,將瓷器破損部位一一粘合並充填修復。此等技藝需結合瓷器的材質、破損程度及修復效果要求,方能使修復後的瓷器在質感和外觀上與原來無異。
透過無痕修復技術,瓷器的破損處得以完美修復,不僅保護了珍貴的文化遺產,更讓觀賞者在欣賞中領略到歷史和文明的魅力。對於那些無法完全修復的瓷器,無痕修復技術亦能保存其珍貴的破損部份,為後世留下研究與展示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