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打臉西方藝術領先論:中國畫與西方畫,誰更懂「透視」?

2024-10-21國風

在藝術的世界裏,有一種神奇的魔法,它能夠讓平面的畫作展現出三維的立體感,讓觀眾感受到深遠的空間,這個魔法被稱為「透視」,這個名詞也來源於由西方繪畫體系,這也成了中國畫不如西方畫的一個證據。但事實真相卻是:中國人發現透視規律比西方人早一千多年——不敢相信?且聽一笑給你細細道來,以後也可以作為打臉「西方藝術領先論」的論據。

首先,了解下西方繪畫中「透視」觀念的由來。

西方繪畫中的透視法,就像是一台精密的相機,透過固定的視點和視平線,將三維世界壓縮到二維的畫布上,一幅畫中只有一條視平線和一個視點,故而被稱之為「焦點透視」。想象一下,你站在火車站的月台上,鐵軌在你的眼前交匯於一點,那就是你的焦點,也是你透視的中心。

公元1415年,歐洲文藝復興創始人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在利用小孔成像進行暗室繪畫的過程中,總結出了焦點透視法。他的弟子馬薩喬(Masaccio)則利用從老師那學到的透視理論,於公元1427年創作了具有真實感的祭壇畫【三位一體】。接著,阿爾伯蒂(Battista Alberti)系統地把透視理論引入繪畫,寫成了【論繪畫】一書,首次引入了投影線和截景等概念,闡明了從三維物體到平面畫布的透視原理。由此西方繪畫進入了「科學繪畫」的階段。最典型的莫過於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所有的線條都巧妙地匯聚於耶穌的頭上,形成了視覺的焦點。

馬薩喬【聖三位一體】濕壁畫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

實際上,中國人在歐洲文藝復興之前就已發現以上透視的道理。中國傳統畫論中,雖然沒有「透視」這一名詞,但已有了「鏡面成像法」的說法。

南朝畫家、繪畫理論家宗炳在他的【畫山水序】中就指出:「且夫昆侖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迴以數裏,則可圍於寸眸,誠由去之稍闊,則其彌小。」意思是說:以昆侖山之大,用眼睛去看時,若距離太近,則連昆侖山的外形也看不見了。若遠隔數裏,卻使昆侖山全部展現於眼前——這不就是透視學的原理嗎?

宗炳還說道:「今張綃素以遠映,則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裏之遙。」畫家將絹素張在畫架上,以其平面映及遠處的景物,因為距離遠,即使像昆侖山、閬中山這樣的雄偉之處,它的形狀在畫面上也不過是很小的一個範圍。因此,在畫中豎劃三寸,可當現實生活中的千仞之高;橫畫幾尺,則體現了現實中的百裏之遙。——這就是透視原理在繪畫創作中的具體運用,它的提出比西方繪畫透視法早了一千多年。

不過,由於這種方法限制了中國畫家對於內容的表現(能描繪的範圍太窄),也不符合「取勢達意」、「以形取神」的藝術觀念,所以沒得到廣泛的運用。哪怕是與宗炳同時代的畫家王微,也認為山水畫「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標鎮阜,劃浸流」般的地圖,而是「目有不極,故所見不周」,所以需要「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從眼前所見的狹隘視野中跳出來,透過多方面、長時間的觀察,綜合提煉,使藝術表現進入更為廣闊的空間之中。

所以,中國畫家們更像是遊走在山水之間,兩岸的景色不斷變換,從此不受固定視點的限制,將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景象融合在一幅畫中。像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雖然也有近大遠小的特征,卻不是嚴格按照光學原理研究出來的成像規律,而是類似於我們現在在旅行中走一段,拍張照,再走一段,拍一張,然後再拼貼起來的畫面。這就是作者對於自然理解的常識歸納。

現在的美術教材把這種有多個焦點透視的方法叫做「散點透視」。不過,傳統的中國畫論中可沒有這一說,「散點透視」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國人Otto Fischer 在其著作【中國風景畫】(1943年)中提出的,也是個「舶來品」。

Otto Fischer 【中國風景畫】

有人說:「沒有科學傳統的中國,自然發展不出來這種焦點透視法。」這是對自家傳統文化不夠自信,又不肯下功夫去研究的錯誤說法。中國人不是沒有總結透視法,而是覺察到它的弊端後,及早的進行了「升級叠代」而已。

西方的焦點透視,講究的是科學的準確性和視覺的真實性。它透過嚴格的幾何計算,確保了畫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而中國畫的散點透視,則更註重情感的表達和意境的營造。它不受物理空間的限制,追求的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和超越。

如果我們將這兩種透視法比作旅行,那麽西方的焦點透視就像是跟團旅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你只需跟著導遊的旗子,就能看到最美的風景。而中國畫的散點透視,則更像是一場說走就走的背包旅行,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探索每一個角落,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不過,無論哪種透視方法,它們都是藝術家們觀察世界、表達自我的獨特方式。它們之間的不同,不僅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豐富了人類藝術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