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中国猪肉市场的危与机:进口国增至21个,种猪依赖性高达98%!

2024-02-08辟谣

今年开始我国猪肉进口来源国将会增至21个,2022年全国猪肉价格均价为30元一公斤,2023年全年猪肉均价降为24元,同比低了20%。今年一月份,猪肉均价更是降到了20元一公斤。

这时候,有人就提出了担心。猪肉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是对于从业者来说意味着利润降低,如果利润降低从业者是否就会选择不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 一旦我们目光短浅看到眼前的低价,如果外来猪肉控制了市场是不是就会坐地起价?我国的猪肉消耗量真有这么大吗?

一年吃够7亿头

根据 【世界人口评论】 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2020年人均消费量为35.34公斤/年。猪肉占全球肉类摄入量的36%,是中国居民食品供应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现今咱们中国的猪肉消费历史悠久,是我国多数民族的主食,在节日和仪式中特别受到重视。但是在明朝之前,牛羊肉的消费可是比猪肉高了好大一截。在当时猪肉受到了民间和官方的误解和歧视。人们常以「君子不食溷豚」为由对猪肉嗤之以鼻。

猪肉在祭祀和官方的地位低于牛羊。

【礼记·王制】规定,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太牢以牛羊猪为主,少牢只有羊猪套餐。

【国语·楚语下】明确指出,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但是自明清以来人口的增长和耕地扩张,使得养殖业让位农业,牛羊肉的供给相对减少,而猪肉的需求相对增加。另一方面,猪的养殖效率高于羊,产量都高于牛羊肉,猪粪还能作为肥料肥田,所以猪肉的性价比更高,更适应农耕社会的经济条件。

自1990年代初以来,我们的猪肉消费量稳步增长,养殖也开始规模化。 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我国的猪肉产量占全球的44%,但仍需依靠进口弥补供应缺口,加上进口的一年咱们能吃掉7亿头猪,为何我们这么大的产量还要依靠进口呢?而且还要每年出口一些?

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但由于国内猪肉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猪肉市场仍然存在供需缺口,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

当今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 ,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猪肉来满足国内的需求。然而由于国内的养猪 成本、猪瘟、疫情影响、环保政策 限制等原因,我国的猪肉产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的猪肉来补充供应。

我们的猪肉进口来源国基本都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猪肉生产水平较高,猪肉质量较好,符合我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2020年,我国从西班牙进口猪肉最多,占进口总量的23.58%;其次是巴西,占14.90%;再次是美国,占14.78%。

我国猪肉出口量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国内猪肉消费需求较大,出口的空间和动力较小。而且我国猪肉出口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准入限制,如动物卫生、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2022年,我国猪肉出口量为16.59万吨,同比增加1.9%。出口额为9.35亿美元,同比减少3.8%。我国猪肉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新加坡等,这些地区或国家都是与我国有较为密切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对我国猪肉的接受度较高。

猪肉进口国扩大至21国

去年年底,我国恢复了符合相关要求的俄罗斯猪肉(含可食用猪副产品)进口。今年年初,也同意了比利时猪肉的进口。

这意味着,中国猪肉市场已扩大准许进口的国家名单,包括爱尔兰、丹麦、美国、法国、新西兰、芬兰、澳大利亚、阿根廷、奥地利、智利、英国、巴西、乌拉圭、墨西哥、瑞士、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荷兰、俄罗斯和比利时等21个国家。

限制俄罗斯、比利时猪肉进口的均是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非洲猪瘟是一种对猪群有严重危害的疫病,猪得了之后的 致死率100% ,而且可以通过猪肉和其他畜产品传播。严重影响畜类经济。

2008年,俄罗斯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所以我国禁止了俄罗斯的猪肉进口,这一禁令一直持续到2023年9月。比利时是在2018年爆发的非洲猪瘟,我们在在今年1月也对其解除了禁令。

回到开头,那个大家关心的问题,猪肉进口国增加是否会导致国内的猪肉价格崩溃呢?其实猪肉价格的波动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供需关系,也就是生猪的产能和消费量的平衡。

当供大于求时,猪肉价格会下降,反之则会上涨。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是,除了供需关系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猪肉价格,比如猪肉的进口量、国家的收抛储政策、生猪的养殖成本等等。这些因素会使猪肉价格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也就是所谓的「猪周期」。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猪肉价格的下降当然是好事,因为可以节省开支,增加购买力。但是,从从业者的角度来看,猪肉价格的下降就意味着利润的减少,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会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导致生猪的供给减少,从而引起猪肉价格的上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循环,造成猪肉价格的波动。

那么在猪肉价格的下降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幅度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从业者退出这个行业,或者转向其他的养殖品种。这样就会使国内的生猪产能出现缺口,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但是进口猪肉是控制不了市场的,它的价格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国内的供需关系。

猪肉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不必过于担心。而且政府也会根据猪肉价格的变化,采取一些措施来调控生猪产能,保障市场的平稳运行,维护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保持猪肉价格的合理水平,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样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能保护从业者的收入,同时也能维护国内的生猪产业的稳定和发展。

但是我们不得不去担心另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进口生猪肉,在政府、市场的调控下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但是我国的种猪其实98%都是来源于国外。 长此以往,我国的种猪是否会被国外「卡脖子」。

98%的种猪都来源于国外

为啥要进口种猪?说白了就是我们国家的本土猪繁殖性能、生长速度,都不如进口猪。我国的猪肉消耗量又大,那咋办?只能靠进口种猪,而且这个进口你还别想着一劳永逸,因为配种两三代后,基因就会衰退,各方面数值都会下降,所以需要源源不断进口。

根据调查,主要的种猪进口国是美国、加拿大、法国等欧美国家,市面上高达98%的猪都是从国外进口之后配种出来的。

进口种猪的好处显而易见,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猪肉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养殖的成本和风险。由于国外的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肉质等优势,相比中国本土猪种,可以大幅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国外的种猪也可以增加中国的种猪遗传多样性, 提高种猪的适应性和抗病性。 诚然进口种猪对经济、对市场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明眼人也能看出一些问题。

这不是妥妥的增加了中国的猪肉产业的外部依赖性和不确定性吗?由于中国的种猪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使得中国的猪肉产业受到国外的种猪供应、价格、政策、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中国的猪肉产业的外部依赖性和不确定性。

一旦国外出现种猪供应中断、价格暴涨、政策限制、疫情爆发等情况,中国的猪肉产业就会面临严重的困境和挑战。

而且还削弱了中国的猪肉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由于中国的种猪长期依赖国外的引进和配种,这使得中国的猪肉产业缺乏自主的育种能力和核心技术,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也难以适应国内的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

由于中国的种猪长期受到国外的技术垄断和价格控制,这使得中国的猪肉产业缺乏自主的定价权和议价权,也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有效的竞争力。你看咱们出口猪肉的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就是与我国有较为密切的经贸的地方,才对我国猪肉的接受度较高。

不过也别慌,相信我国的高校、相信我们的科研人员。比如四川农业大学利用地方猪遗传资源,成功培育了「 天府黑猪 」品种,该品种具有肉质细嫩、风味佳、抗病力强等优点,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地方猪品牌之一。

结语

随着我国猪肉市场的发展,猪肉进口国已经扩大至21个,对于猪肉价格波动,我们需要理性看待猪。不仅受供需关系影响,还受到进口量、政策、疫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政府在调控方面也会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保护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资料

非洲猪瘟科普知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
连平:新一轮猪周期及其对CPI的影响;新浪专栏,2022
中国猪的历史:从好奇的杂食动物到工业猪肉;剑桥大学出版社,2020
四川自主培育「天府黑猪」 打破国外引进猪种「垄断」格局;四川新闻网,2023
2019年中国猪肉进出口市场现状,进口增量短期难以弥补国内供给缺口;前瞻经济学人,2019
中国农村居民猪肉消费模式:区域与文化视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