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这位中国青年作曲家摘得「音乐界诺贝尔奖」

2024-02-08辟谣

日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青年教师朱一清被授予2024恩斯特·冯·西门子作曲家奖,奖金35000欧元。恩斯特·冯·西门子奖被誉为「音乐界的诺贝尔奖」。

2021年,朱一清曾凭借交响乐作品【深灰】(DeepGrey)获瑞士巴塞尔作曲大赛第一名。与巴塞尔作曲大赛不同的是,恩斯特·冯·西门子奖并非以某个作品为评判标准,而是依据作曲家整体作品质量以及未来职业潜能而评定。因此,朱一清接受了长达数年的跟踪考察:

2019年,他就进入候选人名单;2022年收到组委会邮件,要求提交作品材料;2023年即被告知获奖,2024年公布获奖消息。

恩斯特·冯·西门子奖官网

近年来,朱一清不断在新音乐领域探索和实践,他的创作来源十分多元,从交响乐到民乐,从电子音乐到纯人声合唱,以及渗透科技思维的「破碎」「消失」「深(deep)」系列,始终包含着他对新知识领域的认知和翻译。恩斯特·冯·西门子奖官网对朱一清如此介绍:「这是一颗勇敢、冷静、温柔的心……他的触角不断伸向未知的方向。」

朱一清7岁起接触音乐。从上音附中到本科、研究生,先后师从上音作曲指挥系教授吕黄、叶国辉。2015至2020年,朱一清先后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和德国国立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学院学习作曲,频频在欧洲重要的音乐节和赛事上发声。

朱一清

朱一清的作品中,有不少对AI等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他认为,技术与艺术是一种交互,技术赋予声音新的可能性,然而过分依赖技术语言的机械性,就可能毁掉艺术欣赏的翻译链条。「艺术是展现人类智慧、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的载体,希望未来展现更多有力量有风格的作品,尤其是民族音乐作品。」

除了音乐,朱一清还喜欢用诗歌、旅行日记和散文表达,其中夹杂数学、微观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术语,与艺术、哲学和社会问题的评论交织在一起。

朱一清

面对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和发展,朱一清引入一个数学概念——「卷积」(convolution)。他认为,卷积在社会性含义上代表不断输入的来自外界的信息和体验,同时将其转化为丰富人格的一部分。「对比‘内卷’(involution)的音乐人生,‘卷积’的艺术态度可以让人变得自律而丰满。」

2024恩斯特·冯·西门子作曲家奖颁奖典礼和音乐会将于5月18日在慕尼黑举行。朱一清透露,他将把中国民乐带到颁奖礼舞台。「对一种文化或身份的认同,前提是对艺术作品的认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作曲家始终要用作品说话。」

栏目主编:李君娜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