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空军「王海大队」:英雄传人亦英雄

2024-02-09军事

万米高空,一架外军机出现在我国空域附近。空军「王海大队」李德兵发出警告,勒令其立即离开。对方置若罔闻,仍继续抵近。李德兵立即指挥编队展开战斗队形,自己驾机直扑外军战机。两机越来越近,在意志的比拼中,外军机急转规避驶离……

时针拨回到1950年,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前身组建完毕。首任大队长王海两次带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空中作战,击落击伤敌机29架,创造了「15:0」的辉煌战绩,也打出了「王海大队」的威名。

飞越宫古海峡、对马海峡,多次执行重大任务……70多年来,「王海大队」犹如长空利剑,始终敢打敢拼,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和尊严。

赓续血脉,国事大事敢担当

走进营区,在英雄大道和航空大道的交会处,就能看见王海曾驾驶过的米格-15原型机。飞机被高高固定在底座上,机头直刺苍穹,机身上刻有9颗红星,象征9架被王海击落击伤的敌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强敌交战80多次,「王海大队」的每架飞机上都有红星。

空军「王海大队」跨越70多年历史时空的群英拼图(师勇进制作)

「先辈们空中拼杀的战斗画面,深深地印在我们脑中,机身上的闪闪红星,激励我们奋勇高飞。」现任大队长说,「过去的牺牲,如今的奋斗,都是为了空勤楼上那6个金色大字——祖国、荣誉、责任。」

荣誉室的最后一个展厅里,左手一面墙是「群鹰谱」,一代代飞行员的名字依次排列,右手边高高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黑色的大理石上,刻着壮烈牺牲飞行员的信息。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完成战斗出动准备待战升空(王鸿飞摄)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滑出停机坪(王鸿飞摄)

英雄传人亦英雄。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当天,「王海大队」的飞行员们驾驶战机飞赴管控空域,执行首次警巡任务。面对外军机挑衅,飞行员们果敢亮剑应对。事后李德兵回忆:「领空岂容侵犯!我们拼到最后,拼的就是一口气!」

一次,「王海大队」刚执行完驻训任务,正在组织返场归建,突然看到本场战机接续升空。无须动员,刚落地的飞行员们立即拎上头盔,为新的战斗做好准备。随着一批批战机接替升空,没被编入战斗序列的飞行员都急切询问自己什么时候上。时任大队教导员说,就像先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一样,大家啥都不怕,就怕不让自己上。

空军「王海大队」组织飞行训练(李吉光 摄)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滑向起飞线(师勇进摄)

在「王海大队」,「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精气神代代传承。「胜利只能高兴一秒,反思却要用力十分」这句话也常被挂在嘴边。大队曾在一次实弹比武中败给兄弟部队,还是自己教出来的徒弟,就将对手「一剑封喉」的视频截图挂在空勤楼前,警示激励每位飞行员。

2021年,大队参加建党百年飞行庆祝表演。最后一次实兵预演,机场上空电闪雷鸣、大雨瓢泼,能见度不足一公里。飞行员们穿越危险天气,高标准完成任务。7月1日当天,他们驾驶歼-20组成战斗编队,米秒不差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

空军「王海大队」编队协同训练(师勇进摄)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进行空战机动(蔡伟摄)

讲述这些经历时,大队飞行员表示,每次起飞都会想,「在空中,我就是祖国领空的防线,我在,防线就在」。

敢字在前,向战冲锋底气足

营区主干道旁,一块数米长的石头上,刻了12个大字——敢打必胜,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王海大队」大队长说,在练兵实践中,「敢」字精神是他们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内在驱动力。

开创某型机昼夜间空中加油先河,探索形成飞行训练大纲规范,率先创建新机人才储备基地,蹚出航空兵部队训练模式改革新路……「王海大队」5次率先改装新机,次次都离不开「敢」字。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滑向起飞线,准备升空训练(师勇进摄)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示意滑出(余红春摄)

「王海大队」教导员说,改装歼-20后,大队结合改装历程,围绕「党为什么总是把最好的装备、最大的机遇给予‘王海大队’」,深入讨论交流「打仗为什么、换装干什么、打赢靠什么」。在交流中,大家达成共识——党一次次把新装备交给我们使用,是前辈用拼搏精神、过硬成绩赢得的认可,我们要像前辈一样,把打胜仗作为唯一目标。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紧急战斗转进(王鸿飞摄)

空军「王海大队」薪火相传(余红春摄)

改装歼-20既没有现成经验遵循,也没有系统的教科书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胡新及时归纳战术运用心得,记了7大本笔记,成了战友们的「学习宝典」;王磊把弹道数据模拟出来做分析比对,形成数千条弹道数据,他在空战对抗时,总能在短时间找到导弹发射的「最优解」。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列队(余红春摄)

空军「王海大队」编队协同训练(师勇进摄)

有一年,大队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受前一天靶区下瓢泼大雨影响,打靶当天坦克目标点显得更小,但王磊发射的4枚火箭弹全部精准命中。同场竞技的外军询问他的「秘诀」,王磊回答:之前对比分析了靶场历年来的气象变化特点,摸清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弹着点的规律并作了计算……

近年来,空军部队迎来新机改装热潮,飞行骨干数量需求增大。「王海大队」不仅输送了一大批飞行骨干,还及时分享改装训练、战斗力成长经验,帮助多支部队完成了新机改装和人才培养任务。

学以致胜,英雄传人亦英雄

「这个飞行大队怎么这么卷?」90后飞行员严毅恒刚加入「王海大队」时,一时难以适应这里的快节奏,营区里只有体能训练时能看见飞行员,其余时间大家不是在外场飞行训练,就是在学习,深夜大队学习室经常还灯火通明。

成千上万的飞参数据,翻阅不完的作战资料,接踵而至的攻关课题……时间长了,严毅恒变得比其他人还「卷」,总在学习研究室里加班。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组织战术研究(余红春摄)

「以往飞老机型,只要有‘一招鲜’,比如空战打得好、导弹打得准,就能立足,甚至成为某领域的‘大拿’」,严毅恒说,但现在备战打仗本领的‘保鲜期’太短了,「所以我们三天不学习、心里就着急。」

学以致胜,是「王海大队」的传家宝。王海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刚刚装备米格-15飞机,大家都不熟悉,对战术战法也不了解;为了战斗的胜利,大家学习完就上飞机,下了飞机就研究,晚上熄了灯,还有同志站在凳子上、利用走廊灯光学航理。」

如今,歼-20的作战体系构成更加复杂,涉及诸多学科领域,飞行员在空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呈几何倍增长。「飞行员短时间内可能要接收几十条信息,一旦判断错误,行动迟缓1秒,就是胜与败的区别。」大队长说:「现在的飞行员在空中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知识必须快速更新迭代。」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训练现场(余红春摄)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组织模拟训练(余红春摄)

一次战术训练,严毅恒的对手是师父王磊。双方僵持时,严毅恒通过巧妙研判对方所在方位和交战态势,给出「致命」一击,瞬间打破僵局。训练结束后,挨了「闷枪」的王磊赶忙来到电脑前,一帧帧判读参数。看到徒弟的精彩操作时,他不禁竖起大拇指:「你对战场全局的把控和空中精力的分配,胜过我当年。」

空军「王海大队」飞行训练(师勇进摄)

首任大队长王海多次强调,「敌人是一个人,我们也是一个人,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带的大队没有一个孬种」!现任大队长也经常讲,「飞行员要先讲血性,再讲战术。‘王海大队’决不允许有孬种」!

何止没有孬种,每次训练他们都拼了命——训练中,有的飞行员抗荷服外的皮带被硬生生绷断,还有人飞机落地才发觉后背渗出血点。有人问该旅政委: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王海大队」,首先想到哪个词?他脱口而出:「英雄!」

栏目主编:张骏

来源:作者:刘雪妍 杨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