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图源/中共巍山县委宣传部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俗称「扎花布」,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工艺。
它通过事先设计的图案,对织物进行绑扎处理;
随后,将织物浸入由天然植物原料,如板蓝根、茜草、苏木等熬煮而成的染液中,历经多次浸染,待织物充分着色后,解开绑扎的线结,并将织物放入清水中漂洗;
原先绑扎的位置因未接触染料而保留原色,在染蓝的织物上形成了独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或色彩渐变等效果。
图源/图虫创意
扎染技艺的确切起源已难以考证,但有文献记载表明,在东晋时期,采用绑扎防染的绞缬丝绸制品已有不少人拥有。
1957年,在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中发现了一件东晋时期的扎染纺织品,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该织物保存颇为完好,色彩鲜艳,小菱形图案整齐排列,可以看出扎染技艺在东晋时期已然发展成熟。
唐代诗人薛涛曾在【海棠溪】中写道:「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在他眼中,扎染后的丝绸之美,堪比海棠,足以见得当时的人们对扎染的喜好之深。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在距离长安1600多公里的南诏国(738~902年),扎染技艺在这里扎根。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巍山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居住着彝、回、汉、白、苗、傈僳等多个少数民族。
相传早在1000多年前,生活在巍山的人们为了日常生活及民间歌舞需要,拾捡天然果实外壳,制作黑色染料,结合简单的天然植物染色法与民族图案制作早期民族服饰。
这一点从【南诏图传】中人物的衣着服饰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已经懂得了「染采纹秀」。【新唐书】也曾记载,南诏舞衣称「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
到了盛唐时期,扎染在大理地区一度成为民间的时尚,扎染制品也升级成为贡品。
沉淀千百年,如今我们看到的巍山扎染,与多数扎染常见的简单几何图案,或者不规则的图案有所不同。
巍山扎染,最特别的莫过于其的 对称美学 ,排列规整,富含地域风情与文化象征,图案多以常以寓意吉祥的传统元素为主。
又因巍山是彝族的聚居地,他们十分钟情黑、白、青、蓝等颜色,在儿童衣饰上用到的色彩会更为斑斓,红绿搭配,黑白对比,蓝白映衬……大胆的色彩哲学,也被用到了扎染中。
图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在巍山扎染的几十道工序中,最主要是「扎」和「染」这两道工艺。
扎:
也称「扎花」,是一道最讲工艺性的工序。
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按照图案用不同的针法缝扎出花纹图样,不同的花纹有不同的针法。一张张印有花纹图案的布料就在扎花人的手中,被扎缝成一捆捆的布团。
这一步,全靠手工,没有机器可以替代。
图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染:
扎缝好的布团将在染缸中多次浸染,白布团就分别变成了不易褪色的「蓝布团」「红布团」「黑布团」和「黄布团」。
染色完成之后,便是漂洗、拆线、晾晒……最后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蓝底白花、红底白花、黑底白花、黄底白花的扎染作品,晕纹含蓄、典雅古朴。
图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2003年,巍山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 ;2022年,巍山扎染入选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巍山,扎染是非遗,也是产业。
1994年,熊文杰创办兴巍民族工艺厂,主营扎染工艺品开发研究。
2012年,熊文杰的女儿熊天艳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不仅在扎染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采用了 「非遗+旅游」 的经营思路,在巍山古城区非遗街区开设「兴巍工艺」扎染体验馆,开发出 扎染服饰、扎染摆件 等诸多旅游 文创产品 和 扎染体验 项目,让扎染的传承和发展更具生命力和创新力。
图源/中共巍山县委宣传部
2023年,兴巍民族工艺厂扎染年产量为 14万米 ,产值达 700万元 ,同时为34名下岗工人和2000多名农村妇女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共发放劳务支出300万元。
熊文杰(右)在指导熊天艳进行印花(扎染定位) 图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三彝扎染工贸有限公司,是另一家致力于传承巍山扎染文化的公司。
创始人李石生在将重担交于女儿李敏时说: 「这不单单是赚钱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责任,要把扎染这门技艺传下去。」
为了做好巍山扎染文化传承宣传,带动巍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李敏创办了 扎染博物馆 ,不仅能了解巍山扎染,还能体验亲子DIY扎染。
2023年,博物馆年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亲子DIY扎染体验2000多人次,与各省高校(设计专业)对接校企合作传承扎染技艺教学36场次,创收增收18万元。
扎染博物馆 图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2023年,三彝扎染工贸有限公司扎染年产量为 50万米件 ,产值达 700多万元 ,为65 名下岗工人和 500 多名农村妇女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共发放劳务支出300多万元。
图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以布为纸,以线为笔,以色彩为墨,蕴藏着千年的雅致,亦描绘着彝族古老的故事,巍山扎染这朵精美的艺术之花,在深厚的南诏文化的熏陶滋润下,正慢慢绽放着它蕴含的奇异和绚丽。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 讲述巍山故事 | 巍山/非遗/扎染
[2] 熊天艳:接过父亲「接力棒」,她是巍山扎染产业的「花木兰」
[3] 布上生花传技艺 履职为民巾帼情——记大理州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李敏
[4] 古老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
[5] 非遗扎染 | 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它用最简单的色彩描绘最精彩的世界
特别鸣谢: 中共巍山县委宣传部、巍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