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故宫×凡尔赛年度大展,带你打开东西方艺术的「互穿」之旅

2024-04-17国风

今年故宫博物院的年度大展,可以说是真·凡尔赛啊!从 4 月 1 日到 6 月 30 日 期间展出 17 和 18 世纪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中法交往艺术珍品,其中不但包括法国路易十五情妇的中国 Look,也包括咱们雍正爷的 Cos 西洋装。

在那个时期,东西方文化相隔万里彼此衷情,不光在绘画、雕塑、钟表、瓷器等艺术形式上得以展现,后来这种流行也蔓延到了珠宝创作中。那么就让芭珠姐带你穿越时空感受一下东西方文化交融之美吧。

说到中法两国远隔重洋的彼此仰慕估计还得感谢马可·波罗,他的传记让欧洲知道了遥远的中国。而东印度公司在 16 世纪初就开始向欧洲输送各种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奢侈品,欧洲贵族趋之若鹜,争相收藏。其中法国路易十四的导师红衣主教马扎林(Mazarin)就是位「大粉」,他在 1653 年绘制的收藏清单里就详细介绍了中国风格的家具、锦缎和丝绸。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 世纪的中法交往」 展览现场

这位红衣主教对路易十四影响深远,培养了他对艺术和珠宝的爱好。这位「太阳王」很早就开始收集瓷器、漆器和丝绸,并凭借凡尔赛的影响力,将这股「中国风」向整个欧洲辐射,而他的继任者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也秉承了他的审美,当时的宫廷艺术家们甚至创作了无数他们想象中的「中国艺术」。

【觐见皇帝】,路易十四的挂毯 出自【中国皇帝的故事】系列 17 世纪末/18 世纪初编织

那么谁是引领这次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时尚偶像」呢?

法兰西的领头羊是路易十四,这位「太阳王」是位非常时髦的君主,他对建筑、雕塑、戏剧、绘画等艺术都极为热心,正是他一手将凡尔赛打造为欧洲时尚的中心。 因此后来这股「中国风」(Chinoiserie)从法国辐射到整个欧洲,他绝对功不可没,因此「中国风传播大使」他当之无愧。

法王路易十四戎装像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1670 年,路易十四为他的情妇孟德斯潘夫人修建了特里亚农瓷宫。可能因为当时法国宫廷收到的都是青花瓷,因此在他们印象中中国瓷器都是蓝色和白色为主,所以这座瓷宫的建筑风格据说模仿了南京瓷塔,并在屋脊上布满蓝白色花瓶,不过因为当时西方还不会烧瓷,只是用陶器装饰蓝色釉来替代。宫殿内也是全部漆为蓝色和白色的「中国风格」。不过,显而易见这座宫殿不太结实,在 1687 年被拆除,如今人们只能通过艺术家的绘画来欣赏当时的流行。

绘画中纪录的特里亚农瓷宫

之后,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成为下一任「中国风」的爱好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她是一位热心的文学、艺术赞助人,收集了不少来自中国的物品。并且在这期间创作了很多「西式中国风」作品。比如将中国瓷器与巴洛克的金属构件结合,或者将中国漆器应用在西式家具上,现在凡尔赛宫就收藏了不少这样「中西合璧」的作品。

清乾隆 青釉香水瓶 凡尔赛宫与特里亚农宫国家博物馆藏

路易十五时期 梳妆台,中国漆器

当然,更具代表性的可能是蓬巴杜夫人御用宫廷画家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宫廷贵妇化身为中国仕女为主题的画作,当然,带有强烈的洛可可风格。

佛朗索瓦·布歇作品

佛朗索瓦·布歇作品

路易十六的宫廷中也少不了「中国风」,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收藏了不少「中国风」的家具和瓷器,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她收藏的这套蓝色瓷器香水喷泉,完全是「中西合璧」的结晶。

玛丽·安东尼特的中国风瓷器收藏

一套是五件蓝色瓷器,从纹样及造型都可以看出是来自乾隆时期的中国作品。法国工匠用带有巴洛克风格的青铜镀金的金属构件将它们重新组合,并加入了小巧的花苞水龙头,让它变成一个装饰性和功能性结合的小型香水喷泉。

玛丽·安东尼特的中国风香水喷泉

到了 1688 年,路易十四派遣的法国传教士在紫禁城见到了康熙皇帝。他们带来了当时西方的科学仪器,以及数学、地理、天文、医学知识。 中国皇室第一次认识了法国文明,从此康、雍、乾三代宫廷都开始收藏「西洋玩意儿」,座钟、怀表和各种科学仪器走进了紫禁城,凡尔赛宫廷风格开始刮进了清代上流社会。

路易十四和康熙大帝

打开中法交流的是路易十四和康熙大帝的通信,这两位论起功绩、执政时间都不相上下,而且他们都具备一位伟大君主的开阔心胸,勇于接受新事物。 康熙更注重实用性,自打和西方交往后,就很重视数学和天文历法的学习和研究,他收藏了不少科研工具,并任命这些「国王的数学家」为正式的钦天监官员。

康熙 8 年(1669 年) 银镀金浑仪 故宫博物院藏

铜镀金圆规矩箱表 故宫博物院藏

而雍正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帝王,他和喜好在化装舞会上亲自扮演「东方人」的路易十四有一拼,他特别喜欢在画像中玩儿 Cosplay,留下了西洋装扮的画像,打破了人们对这位勤政并严打贪污的皇帝的刻板印象。

清人绘 雍正帝洋装像屏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爱好奢华的乾隆时期,这位皇帝和路易十六真是爱好颇为相同,喜欢各种繁复华丽的设计。这一时期,大量的西洋钟、日用品都进入了清宫。

17 世纪 乾隆款彩漆嵌铜活鼔字盘二套钟 故宫博物院藏

18 世纪 法国 铜镀金镶表椭圆把镜 故宫博物院藏

凡尔赛宫廷的折扇之美

凡尔赛的贵妇们人手一把改良的中国折扇,彰显品位和风度。是的,中国的折扇在 16 世纪随着葡萄牙商队传入欧洲,很快就成为贵族夫人们的必备装饰。 各种精致的珠宝工艺、材质被应用其中,在 17、18 世纪的法国宫廷,折扇是在珠宝店里订购的奢侈配饰。

路易十五的女儿阿黛拉伊德公主在画像中手持折扇

中国风折扇 约 1760 年

其中不少折扇堪称艺术品,有的是由画家亲自手绘的,有的则镶金嵌宝,采用象牙、欧泊、黄金、羽毛、珍珠母贝等珠宝材质精心制作,甚至研究出「扇子语言」,作为当时奢靡宫廷必不可少的调情工具。

中国风折扇,约 1770-1780 年 珍珠母贝、象牙、玳瑁

从意大利嫁入法国宫廷的贝利公爵夫人就非常喜欢折扇,曾从宫廷珠宝商 Fossin & Fils 订购了很多折扇。

贝利公爵夫人

其中有一把扇子就是典型的「中国风」设计,扇面用水粉描绘了古代的中国战场,并用做工精细的嵌螺钿作为画面装饰。但由于 1830 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贝利公爵夫人未能收到这把折扇。最终,法兰西第一帝国元帅达武之女布洛克威尔侯爵夫人得到了这把折扇,并成为她的结婚嫁妆。

Fossin & Fils 1830 年 漆艺木骨、纸、水粉绘画、珍珠母贝 象牙、蛋白石、金色金属、翠鸟羽毛 埃克莫博物馆藏品

玉石的美妙让人无法抗拒

17-18 世纪的「中国风」虽然迅猛,但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在珠宝之上。合理推测,东西方当时的服饰差异太大了: 清代珠宝的重点集中在旗头的各种插戴头面上,其他的项链、耳环、手串大多以串珠形式出现。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轴,清乾隆

而法国宫廷流行的是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珠宝的品类则集中在冠冕、项链、耳环、胸针上。 两者融合不了一点儿,实在无法彼此借鉴。

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东西方文化再一次迎来融合变通,这也是珠宝大牌们扬名立万的时期,珠宝工艺和材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珠宝大师更是惊才绝艳者众。 很多品牌都再次借鉴了「中国风」,怎么说呢,和他们的前辈一样,他们对「中国风」的演绎选择了相同的套路——「中为西用」。

卡地亚 胸针,雕刻玉佩 珐琅、钻石、红宝石

一是主题借鉴,就像玛丽·安托瓦内特收藏的中国漆器家具一样,样式功能都是西式的,但中间必须装饰以中国纹样,比如当时卡地亚制作的一些「中国风」化妆盒,主打一个异域风情。

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中国风家具收藏

1928 年卡地亚制作的中国风格化妆盒 灵感源于路易·卡地亚私人收藏的中国康熙时期的五彩瓷盘

二是材质引入,那就必须得聊聊玉石了。要知道在此之前西方宝石圈并没有软玉和翡翠的名字,大家审美不同。 西方人眼中的宝石大部分是单晶体,力求展现宝石的高净度,越璀璨越好。但东方人以含蓄为美,欣赏的是玉石类宝石,讲究的是温润内敛、质感细腻。

卡地亚典藏翡翠香精瓶,1925 年

但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派艺术的影响下,西方珠宝圈开始学会欣赏不同的宝石之美,尤其是雕刻玉石的应用,也许因为它的绿色和祖母绿不同,却能展现另一种工艺和材质之美。

卡地亚在此方面居功甚伟,19 世纪末他们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apprêts」,这是一个珠宝术语,指的是从东方专业经销商处购买的珠宝部件或古董元素。卡地亚 1898 年的库存清单上罗列了不少「玉瓶、金镶座、粉红色珐琅盖」。

卡地亚 神像钟

卡地亚喜欢采用「挪用主义」来处理这些古董玉雕,就是像玛丽·安托瓦内特收藏的蓝色瓷器一样的处理方式。 1922 年至 1931 年间,珠宝商和制表师创作了一系列 14 款以动物或其他人物为特色的时钟,将逆跳和神秘钟等复杂功能加入其中,堪称那个时代功能性与艺术性融合的代表作,如今很多成为卡地亚收藏的一部分。

卡地亚逆跳指针鲤鱼时钟,1925 年 雕刻玉石、珍珠母贝、珐琅、珊瑚、钻石

之后卡地亚开始挖掘玉石雕刻中的文化含义,试图理解它们并融入珠宝创作中。比如对平安扣、福纹、佛像、玉瓶等传统纹样的应用,你不得不说有时候颇为巧妙,比如将雕刻玉瓶插满卡地亚签名 style 的「水果锦囊」鲜花。

卡地亚胸针 雕刻翡翠佛像,钻石、红宝石

卡地亚 Tutti Frutti 胸针,约 1930 年 雕刻玉瓶、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珐琅

卡地亚在 20 世纪上半叶推出了很多采用雕刻玉石设计的珠宝,创作性地让它和西方材质融合,并以几何元素来搭配,形成抽象与具象、古典与现代的强烈对比,却又神奇地保持和谐统一。

卡地亚玉雕胸针,1925 年

这种设计风格很快引领了当时珠宝圈潮流,并获得了那些时代 Icon 们的青睐,社交名媛莫娜·俾斯麦(Mona Bismarck)就收藏了一枚由卡地亚重新设计的雕刻翡翠玉佩与红宝石搭配的胸针。

Mona Bismarck 收藏的卡地亚胸针 雕刻翡翠,红宝石、钻石

之后卡地亚对玉石的运用更加挥洒自如,开始巧妙地运用中国珠宝中的翡翠经典样式,只要加一点点装饰,就能达到完全不同且更加圆融的中西合璧的绝妙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芭芭拉·霍顿的翡翠收藏:翡翠珠+红宝石搭扣的项链、蛋面翡翠+红宝石镶座的戒指,让这种传统的中国珠宝变得西式起来。

芭芭拉·霍顿收藏的卡地亚翡翠珠项链和翡翠马鞍戒指

西方人用珠宝打造的东方「神兽」

还有一种「中国风」也是很容易就被西方人接受了,那就是咱们的各种瑞兽,可能因为人家本来就很喜欢动物珠宝,因此很自然地将这些神兽纳入了珠宝体系。开始只是买来现成的「apprêts」运用,咱们还能正确识别,但后来当他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时,你可能就再也无法认出那些东方神兽了。

卡地亚乌龟座钟,1928 年

是的,还记得【神奇动物在哪里】电影中的驺吾吗?所谓「民主选举就靠神兽」也是心很大,但充分证明了西方人对东方神兽抱有深刻的好感,尤其是龙。中国的龙图腾是大家都颇为擅长的神兽形象。

卡地亚龙胸针,1920 年

梵克雅宝龙胸针,1969 年

David Webb 龙胸针,1970 年代

凤凰也还可以,当然,越现代越辨认不出来,主要塑造长尾羽、华丽羽毛、向上升腾感……

卡地亚天堂鸟胸针,1948 年

Lorenz Baumer 凤凰项链

伯爵 凤凰神秘表

其他的还有代表祥瑞的仙鹤、代表幸运的锦鲤、代表长寿的乌龟、代表太平的大象……这些比较常见的都还很美。

尚美巴黎 仙鹤胸针

宝诗龙 水晶宝石锦鲤

卡地亚乌龟胸针

René Boivin 大象胸针

但新艺术运动时期,西方艺术家体会到了蝙蝠的「新含义」,出现了很多蝙蝠主题的作品。 比如代表大师荷内·莱俪(René Lalique)就很喜欢蝙蝠,但怎么说呢,设计得还是很西式,一看就让人联想到吸血鬼而不是「福气」啊。

René Lalique 蝙蝠脚链,1899 年

Edmond Becker 「夜美人」胸针 约 1900 年

黄金、镂空珐琅和钻石蝙蝠胸针 奥地利,约 1905 年

蝙蝠胸针,新艺术运动风格 巴洛克珍珠、珐琅、钻石、红宝石,

有小伙伴会问在清代珠宝圈有没有欣赏西洋珠宝的「大佬」呢?那些西方流行的宝石和珠宝风格有没有给清代宫廷带来新流行?

慈禧与碧玺不得不说的故事

那肯定不能不提慈禧太后,因为她特别喜欢碧玺,收藏了各种碧玺手串、珠宝、鼻烟壶等物,自然引起了宫廷的追捧,甚至影响了国际贸易。 你知道吗,在 20 世纪初,美国缅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碧玺矿床几乎是特供中国的,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碧玺产地。但随着清政府的垮台,美国的碧玺贸易也崩溃了。

清代 碧玺珠翠十八子手串 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碧玺不只是慈禧喜欢,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大量清代镶嵌碧玺的珠宝。比如这枚乾隆年间的花簪,以绿色碧玺雕刻为立体芙蓉花,花蕊为细小米珠,花叶为翡翠薄片细雕而成,花蕾为碧玺雕成,花托为点翠。一只蝴蝶停落于芙蓉花上,其翅膀为翡翠薄片雕成,并嵌珍珠、碧玺。使用了雕刻、金累丝、串珠、镶嵌、点翠等多种工艺,正是乾隆皇帝的华丽繁复审美。

清 乾隆 镶宝石碧玺花簪 故宫博物院收藏

故宫中珍藏的钻石与「经典三宝」

中国在清代才开始有碧玺珠宝,那西方流行的钻石、「经典三宝」又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

咱们先说钻石,因为中国几乎不产宝石级的钻石,也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出现钻石的。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两颗清代钻石,是裸钻呦,分别重 16.3 克拉和 10.3 克拉,均为经明亮式切磨加工的标准圆钻。

清代圆钻 故宫博物院收藏

除了裸钻,故宫里也确实珍藏着一些镶嵌了钻石的珠宝。比如一枚白金钻戒,镶嵌一颗 5.58 克拉的天然钻石,估计得是清晚期的藏品了。

白金钻戒 故宫博物院收藏

「经典三宝」中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倒是早就出现了,唐代( 618 年— 907 年)就随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进入了长安的贵族阶层,这些商人带来了琥珀、青金石、红宝石、蓝宝石和托帕石等彩色宝石。但遗憾的是,中国人喜欢彩色宝石的颜色,却从没有想去研究切割,直到清代红宝石和蓝宝石也都是以珠子或凸圆形出现,几乎没有出现过刻面宝石。

清代 嵌红宝石、珊瑚点翠花簪

至于祖母绿,因为在中国珠宝圈中玉石的地位无疑稳如泰山,所以其他绿色宝石就显得比较小众了。 它经常和红宝石、蓝宝石、钻石一起作为点缀组合出现。比如这对嵌宝匕首上结合烧蓝工艺点缀了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钻石。

玉柄嵌宝石绒鞘匕首 故宫博物院收藏

而这条以绿色宝石为主的十八子手串,那翡翠珠子必须是首选,点缀了粉色碧玺、珍珠、红宝石、钻石,压根没有给祖母绿出场的机会。

十八子手串 翡翠、钻石、红宝石、碧玺

各种珠宝表了解一下

要说中国宫廷中受西方珠宝流行影响最深的无疑是各种珠宝表了。当时的清王朝统治者大多收藏西洋表,早期是各种装饰华丽的座钟,深深印刻着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奢华风格。

铜镀金花瓶式表,英国,18 世纪 故宫博物院藏

后来中国宫廷匠人也开始学习研究,慢慢从制式到工艺都本土化,开始定制了特供版,甚至也衍生出中西合璧款。譬如这块铜镀金镶珠钻石如意表,如意出自广州,表为英国制造,是一件难得的中西合璧之作。

铜镀金镶珠钻石如意表 故宫博物院收藏

一些胸针表也进入了清宫收藏,小巧玲珑,而且都镶嵌着钻石装饰。或以天牛为灵感,翅膀上镶嵌钻石;或以石榴为造型,表身和别针部分均镶嵌钻石……非常适合搭配旗袍,可以当作压襟佩戴。

金嵌钻石天牛表 故宫博物院收藏

当然啦,如今的西方珠宝圈仍然有不少设计师会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灵感,「中国风」仍然是他们的创意源泉。而中国珠宝圈呢,早已和西方并轨,采用更现代的审美来设计、佩戴珠宝。不过近几年随着新中式的火爆,让更多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也许是时候在世界珠宝圈再刮一刮「中国风」啦!作为创作灵感,不同的角度就能发掘不同的美,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风」珠宝能让人眼前一亮,快点儿进入姐妹们的珠宝盒!

-END-
BAZAAR Jewelry 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