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对话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20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就像坠入了爱河

2024-03-28国风

这两天,西湖边栖霞岭路18号时光门艺术中心,一场「时光对话」雷米·艾融个人回顾展,吸引了很多人观展。

雷米·艾融是法国著名艺术画家,担任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作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将人们引入他那「光影建筑」的迷宫之中。

20年前,雷米·艾融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毫不夸张地说,那种感觉就像坠入了爱河一样。」

「时光对话」雷米·艾融个人回顾展在西湖边开展。受访者供图。

雷米·艾融喜欢中国文化,这次来杭期间,在潮新闻记者的牵线下他第一次走进了位于拱墅区小河街道的昆曲国际会客厅。当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杨崑为他演唱了一曲【牡丹亭·游园·皂罗袍】,他指着按中国传统记谱法——工尺谱标注的节奏符号,恍然大悟:西方音乐有五线谱,原来这就是东方音乐的谱子。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他说:「60周年在中国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标志着一个大周期、星象周期和中国历法周期的尾声。60周年意味着重生、复兴。」 他认为中法之间需要在相互信任、友善和理解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这种关系。

近日,雷米·艾融在杭州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以下是对话实录:

潮新闻:非常感谢雷米·艾融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潮新闻的专访。很多人说您是「中国通」,非常喜爱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为何如此吸引您?

雷米·艾融: 年轻时代我去日本较多,了解一些亚洲文化。20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毫不夸张地说,那种感觉就像坠入了爱河一样。这20年间,我常常来中国,早几年我几乎每年要来十次。去年,我在中国有几次重要的旅行:一次是北京的画展,还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做了一场讲座;后来去深圳工作了15天,之后我又去苏州组织了一次很大的艺术展览,还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第五届中法文化论坛。中国对我来说,更像是文化和艺术的第二故乡,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从我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中,我收获了许多友善、热情、开心和幸福,这是一种文化与哲学的联系。

雷米·艾融在杭州拱墅小河直街品尝古法酱油。潮新闻记者 蓝震 摄

作为艺术家,我和中国艺术界的艺术家们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很荣幸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成员。我也非常喜欢杭州,这是一座特别有魅力的城市,每次来到杭州都能发现新的事物。有一次,我和一些画家朋友在一个大湖旁呆了10天,一起画画,在花园中写生,特别开心。我觉得所有这些和中国的联系,对我来说,是一种工作褒奖和鼓励。

潮新闻:2021年,您在杭州首次举办了个展——「空间·无界」,这次「时光对话」,两者有何不同?这次主题最想给中国观众呈现什么?

雷米·艾融: 我认为2021年的展览主要展出的是我创作的自然风景画,因此与大自然直接相关,这次我带来的有点像是一场回顾性的展览,比2021年展出的作品更完整。之前展出的是一些根据风景、静物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早期的,色调要灰暗得多;而这次展出的更多是全景画,很多作品是最近几年甚至最近几个月创作的。

「时光对话」雷米·艾融个人回顾展一角。潮新闻记者 蓝震 摄

我非常高兴能在杭州「时光门艺术中心」展出这些作品,这要感谢卢莎女士,她是这里的组织者,也是这次展览的发起人。她曾到巴黎找过我,我们见了几次面,她选定了这些画作,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来筹备在杭州的这场展览。我希望杭州的朋友们、绘画业余爱好者们能来看这场画展。此次展览很好地呈现出我作品里蕴含的一致性,以及我对成为一名画家的渴望与态度的一致性,也包含了我每天早上都会萌发出新的绘画欲望之间的统一。这是一个非常连贯的整体,因此我对这次从3月23日至4月30日的个人回顾展感到非常兴奋。

潮新闻:时间和空间常常是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但很难驾驭,此前您在受访时提到,「绘画是一场冒险,画室是一个斗兽场」,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否也希望把这样的状态传递给观众?

雷米·艾融: 我希望我的画能传达我用言语很难表达的意思,因为言语很少能够完全表达画家想要表达的,而画作通常是与业余爱好者进行对话的最佳方式。但我可以试着让你们理解我之前所说的,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是绘画内在的「冒险」。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吸引我的目光的是深度,即光线所揭示的世界的厚度。因此,世界的这种厚度,随着万物的前进与后退,激发了我观察风景和自然的兴致。


(雷米·艾融在工作室创作时的状态。视频素材由雷米·艾融提供)

在我的工作室里,我可以说它是一间「斗兽场」,也可以说它是一间「竞技场」。这是一个艺术家用来与自己进行的一场战斗,一场与自己内心最深处、最悠远的过往进行的战斗。在那里,试图忘记一切,进入绘画本身的冒险之中。因此,绘画的冒险是一种发现。也就是说,你不知道每天早上它会把你带向何方。当然,我们有一些确信的事情,首先是画框的限制、画幅的限制,这也是你自由的基础。自由是在限制中得以表达的,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点。然后是一个空间,绘画的独特空间,可能也是我自己的空间。我所寻找的是整体和局部的呼吸,让画作能够呼吸,就像它是通向别处的一个出口。我希望杭州的艺术爱好者或参观者能够感受到我的这种精神追求。

潮新闻:前期和时光门艺术中心主理人卢莎女士交流时,您这次带来的作品中有不少中国元素,能介绍下吗?

雷米·艾融: 在我的绘画中可以发现一些中国元素,可以说是一些光影、氛围、形式上的主题。这里,有一幅使用了中国红色水墨的小画。但我认为,我所完成的画作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也深受中国绘画的启发。中国画帮助我发现,正如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的那样,在世界的奇观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云、石、水,这些都是中国绘画的重要主题,所有这些元素都通过光线和中国画家绘画时的手势相互融合、相互呼应。

雷米·艾融作品【风的声音】。受访者供图。

我觉得中国画的形式与我的作品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的作品与中国画很接近,因为它不是为了具象而具象,而是通过抽象的塑造而变得具象,换句话说,它不是具象地表达具象,空间是在我的绘画最后阶段才出现的。具象是一种结果,但并不是为了它本身而进行的一场探索。我的探索纯粹关乎空间,是一种在画面尺寸限制内的空间组织。这种组织带来了一种具象的形式。但我寻找的不是具象,而是抽象。在这方面,它与中国画的传统非常接近。

潮新闻:这次来杭州您专门走访了昆曲国际会客厅,与昆曲艺术家杨崑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样的艺术碰撞是不是特别美妙?是否会给您今后创作带来灵感?

雷米·艾融: 和优秀的昆曲艺术家杨崑的相遇,确实让我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刻。昆曲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她的演唱和对昆曲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还向我介绍了传统记谱的方式,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传统音乐是如何通过文字记述下来的,也了解昆曲的化妆服饰,舞台呈现特点。文字、书法和艺术,诗歌、绘画和空间,甚至医学等等,和谐地表现为一个整体,对此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中国具有内在的一个力量,这对西方人来说格外震惊。比如「5」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有很多寓意,五行、五音、五脏等等,所以中国文化是一个宏大的统一与和谐,有自己的根,一脉相承。

国家一级演员、昆曲艺术家杨崑给雷米·艾融介绍昆曲的穿戴。潮新闻记者 蓝震 摄

在参观完昆曲国际会客厅,我有一种感受是,艺术是不存在所谓的进步,有的只是因为个体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的演变,进步是留给科学的。当我们在西方聆听莫扎特、肖邦或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时,他们不会向我们讲述过去,我们不会将他们视为过去的艺术家。当我喜欢伦勃朗时,我不是在欣赏17世纪的艺术家。我欣赏他们,是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活力、今天的幸福和今天的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样,我可以说,在艺术中不存在进步,也不存在无国界的艺术,每一个地方的艺术都必须扎根于属于它的特殊的土壤之中。

潮新闻: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作为中法文化的交流使者,您认为在加强中法文化交流上还有哪些建议?

雷米·艾融: 中法建交60周年非常重要。众所周知,60周年在中国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节点,这标志着一个大周期、星象周期和中国历法周期的尾声。而60周年意味着重生、复兴。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对法国、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今天,我们需要在相互信任、友善和理解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这种关系,这与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和庆祝活动相得益彰。今年应该是世界的文艺复兴之年,我们需要在差异的基础上创造全球文明。当各国人民意识到自己的差异时,他们才能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我想为法国和中国保持差异而奋斗,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欧洲文明、一个地中海文明、一个中国文明,没有相同的精神根源,但通过差异可以建立真正的对话。

我想建议的是,我们需要培育我们的差异,每个民族、每种文明都必须完善自己的原创性,保持世界的趣味性。如果每个文明都在其独特性中不断完善,那么这个世界就仍将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因为还有「他处」的存在。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可能被误导以为存在着一种艺术的全球化,存在着一种为全世界服务的全球化艺术,这对未来来说是一种致命性的无聊。每一种文明都必须保持其独创性。这就是我的观点。

(感谢时光门艺术中心卢莎、汪玲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师龚君姬、张丽萍,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杨崑,法语翻译陈麒伊,对此文的贡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