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再访梅园(散文)

2024-02-02国风

作者:刘军

大寒过后的这场雪,给大半个中国带来了美丽的风景,也给地处鲁西南边陲的菏泽市带来了银装素裹,更给位于菏泽市区洙水河畔的曹州梅园带来了无限生机。因为这里有着百年树龄的腊梅正迎风傲雪/花枝招展/芯花怒放/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梅花原产于我国的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干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中国十大名花梅花位列其中,梅、兰、竹、菊并称花界「四君子」,松、竹、梅亦称「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其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励志奋发的高尚修为。难怪不乏文人骚客这样称赞:不畏严寒练筋骨,迎风傲雪花姿舞,我花开后百花萌,天下独大唤春风……

我们科普过梅花就该谈梅园了。说起曹州梅园,我应该算是一个比较了解的人啦!因为这个庭院式梅园,是我当年在审计局工作的一位庞大姐夫妇,在自己家的私宅创办的;后来我又被选调到市政府新闻办工作,由于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我常带涉外媒体记者光顾这个梅园,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也形成了多篇报道在海内外媒体发表。你别看这个梅园小,可名声早已享誉海外。

这个家庭景点虽为私有,却对外免费开放。在不到一亩的宅院里竟养了四十多种计五百余株名贵花木,做到一年四季有花、三季有果,颇具观赏价值,不仅当地的市民纷至沓来,并且吸引了来自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客人,观赏者或悠哉于繁花似锦的小院,或花下喝茶聊天,或拍照留纪念,真是其乐融融,如入仙境一般……

至今还清晰记得,那次是五洲传播中心的编导来菏泽采风,我们一起来到了这个庭院景点,采访了梅园「庄主」。庞大姐夫妇都是退休在家的机关干部,椁朴善良,热情好客,一见我们来,热情地迎上去,非常客气地接待了我们,领着我们看完院子里的各式花卉,又把我们领到客厅,让我们品尝从他们院里采摘的果子和银杏茶,由于聊的投机,不觉已到晌午,善良贤惠的大姐又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农家饭,非让我们过一下「苦日子」不可,最后客随主便,「忆苦思甜」了一回。吃饭间,睿智豪爽的大哥讲述了办梅园的经过——

大哥酷爱花草,对花木情有独钟。菏泽最早的一届牡丹花展,是在深圳举办的,他曾是当时的主事者。退休以后,他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养花上,听说哪儿有名贵花卉品种,一定想方设法把它引种到自己的院子来。有年秋天,他到牡丹园附近转悠,在李集一花木公司的地头上,他一眼瞅见一株梅树幼苗,就象一位落难的公主,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大哥出生在河南鄢陵,那可是中国有名的梅花之乡,熟悉梅树的他一眼看出,这是一株珍贵的绿梅。他问经理这棵梅多少钱能卖,经理却根本不知道他的地里还有梅树。最后,大哥买了两包烟,请公司的花工吃了一顿饭,以较便宜的价格将这棵绿梅移栽到自己的院子里。后来这棵绿梅枝繁叶茂,每年的早春,绿梅盛开,吸引来络绎不绝的观花人。

爱花如命的大哥,饭可以不吃,但花不可以不养。于是在他的庭院里,腊梅/绿梅/牡丹/芍药/连翘/寿桃/石榴/山楂/银杏/海棠/木瓜/月季等等茁壮成长,次第开放。春节过后,铁脚海棠首先吐出了红色的花骨朵,接着开白花的连翘也悄悄绽放;海棠和连翘的花还没败,绿梅就开始释放清香;绿梅之后,牡丹/芍药/月季/石榴/木瓜,依次又崭露出了诱人的芳香;秋天到了,院子里银桂飘香;待到雪花漫舞时,腊梅顶风傲雪笑……

通过养花,大哥结识了许多朋友。赵楼的花农经常给他送来一些稀有的花卉品种,像牡丹中的豆绿、姚黄、昆山夜光,月季中的绿云、游龙走凤等等。

常年的养花经历,让这对恩爱伉俪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养花经验。比如浇花的水要用熟水,不能用生水,否则花容易「感冒」;施肥要施有机肥,树叶/杂草等发酵以后,经过消毒/过筛才能使用;养花要会除虫,花木最怕的是蛴螬,要用敌敌畏拌麸皮,将蛴螬从地里诱引出来杀死……有谁来向他们请教,都热心地传授技艺,就连一些单位要搞绿化,也请他们去指教,每叫必到,免费提供园艺技术服务。一次,他们把四棵自己培育了十多年的银杏树赠送给一家媒体单位,夫妻双双亲手栽下那象征繁荣昌盛的友谊之树。

老有所好,老有所爱,老有所乐。时至今日,我已青丝泛白,即将步入退休老干部的行列。早就从新闻报道上看到,庞大姐夫妇的那个庭院景点,早已成为老年俱乐部的「根据地」、为创城服务的文明实践点以及网红们的热情打卡地……

故景重访,倍感亲切。乘着这场瑞雪的美好意境,我再次访问了曹州梅园。此情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刘军简介:曾供职于菏泽市委宣传部二十余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菏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也是全市外宣战线上的首位拔尖人才,写出了广泛涉猎菏泽牡丹的外宣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领导和同志们都称赞他是外宣战线上的「一枝笔」。有多位相关领导对其提出表扬并大加赞赏:他能通过报道牡丹,将我们的菏泽牡丹宣传出去,不仅让牡丹漂洋过海赚外汇,而且还吸引来大批境外客商,这对菏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菏泽的牡丹达人,他从牡丹外宣着手,打开了牡丹宣传的海外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