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宋代两首最深情的【薄幸】词,句句凄苦字字愁,最后一句令人落泪

2024-01-26国风

薄幸,也作薄倖,指薄情、负心,多用来形容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纳兰性德「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都是以此代指负心郎。

作为词牌,它是北宋时期贺铸创作的新调,正体双调一百零八字。

从词牌名字便可以看出,它本是是写男女之情的作品,后人亦有用其写离情别绪的。

分享两首经典的【薄幸】词,前者写负心女子,后者写薄情郎君,愁而生怨、其情动人,一起来读读吧!

贺铸【薄幸·淡妆多态】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贺铸的这首词,从定情-幽会-分别这三个阶段,记录了一段逝去的恋情。

.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上片前半段写的是两人一见钟情 ,女子的妆容浅淡却绰约多姿,词人一见便心生爱慕。恰好她也对词人心已暗许,频频顾盼。

「的的」 ,是古代文学书面用语,有多重含义,在此词中是形容女子眼波流转、明眸善睐。

「眄」 (miǎn),斜着眼睛看; 「睐」 (lài),向旁边看。

「频回眄睐」 四个字,写出了女子对词人心有好感,忍不住频频将目光转向他的含情姿态。

「琴心」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听说卓文君新寡,想吸引她的注意,于是在墙外弹琴,以「琴心挑之 」。后来引申代指男女相识相许的柔情。

「合欢双带」 ,即合欢带、合欢结,是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男女欢爱腰带。

接收到女子含羞带怯的眼神,词人明白了对方对自己的情意,希望共挽合欢带,双双缔结欢娱。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两人在一个清风皓月的良夜,相聚在华丽精致的屋子里,她轻轻蹙着眉头,唇边含着微微浅笑,模样是多么娇媚美丽。在睡鸭形的香炉旁,在画着双飞鸳鸯的屏风里,女子娇羞地悄悄解开柔软的罗衣。

这是一位颇为大胆的女子,词人用「画堂」、「风月」、「睡鸭」、「鸳屏」 等典型事物来暗写两人幽会的画面,写尽柔情蜜意。

「睡鸭炉」 ,古代一种铜制香炉,形状很像卧着的鸭,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翔鸳屏」 ,画着飞翔姿态鸳鸯的屏风。古代屏风有很多种类,词中指的应该是放在床头枕边挡风的小型屏风。

香炉和鸳屏都是放在床边的事物,相对比较私密,幽会画面不宜实写,词人便以景衬情,将相会的场景写得含蓄又暧昧。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烧灯,即元宵节;踏青挑菜,也是古代的民间节日,即农历二月初二。

两人在元宵佳节相会,之后半个多月都没有再见面,处处寻不到她的影踪。

只能托双飞的燕子带去我心底的深情。只恨那重重帘幕,阻断了燕儿的路程。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何时才能与你再次佳期密约?如今春色正浓,我却无心玩赏,只能百无聊赖、日日醉饮。

没有你的消息,白天显得那样漫长,我整日无精打采,不知不觉醉眠而去,醒来时高高的日影还挂在花梢。

一别之后,后会无期,词人度日如年,只能借酒消愁。

这一首「薄幸」,写的是词人的爱而不得,怨的是那位勇敢热情却又一去无消息的「冤家」。

词人从初见时的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写到幽会时爱意缱绻、温存甜蜜,再写到离别后音书难通、酸楚无奈。

一层一层,叙事层层递进;一步一步,抒情步步深入,形成了一个「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循环往复的「情结」结构。

恰如文学家沈祖棻对它的评论,「整首从头至尾,似乎一泻无余,但又铺叙详尽,情致委曲。这是北宋慢词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很高的造诣,为柳永所擅长。此词亦从柳出。 "

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吕渭老是生活在南宋与北宋之交的一位冷门词人,他生平履历不详,只留下一卷词作。

杨慎称他「佳处不让少游(秦观) 」,黄昇赞他「婉媚深窈,视美成(周邦彦)、耆卿(柳永)伯仲 」。

柳永、秦观、周邦彦,都是宋代婉约词大家,很明显吕渭老的词风亦是婉约一派。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偷掷春心 」的少女对远在他乡的恋人的怀念与忧思,核心落在一个「愁字」。

上片写的是少女在妆楼中孤寂无聊,回忆起往昔相识相聚的画面。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

春光已经到了尾声,她独居在高楼之上,长日百无聊赖,就连梳头匀面也懒得去做。

「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

正百无聊赖之时,听到鸦啼莺啭,难免引起她新愁无限。

晚春时节,百花零落,正是伤春惜时之时,她却只能独消永昼,寂寞无人可说。

值得注意的是,词中的「青楼」并非指妓院,它的原意是形容青砖碧瓦的阁楼庭院,后泛指女子所住的高楼。【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记载,「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北周庾信诗中有「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之句,都是原意。

这是第一层「愁」,愁的是春色将晚,愁的是孤寂难言。

接下来便是第二层「愁」,愁当年如繁花春色般的热恋,如今也亦如春色落寞:

「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

记得那一年,她与情郎花间相见,仿佛隔着朦胧迷雾,两人遥遥一望,便悄悄地互相倾心了。

从初见到热恋,角枕之上题诗句,拔下金钗换美酒,两人恣意欢饮,醉倒在青苔深深的庭院。

吕渭老将初见写得唯美浪漫,一个「偷」字用得极大胆,却把少女隐秘的心事写得活灵活现;而到了热恋期,则通过几个幽会时的画面,勾勒出情浓时热烈沉醉的少年少女形象。

同时,「贳(shì)」意为赊欠或出赁,从女子的居所可以看出她出身富贵人家,但两人约会只能靠女子的金钗换酒,也暗示了男子或许身份地位并不匹配,两人既不门当户对,便很难修成正果。

下片从回忆转回现实,眼前的景物也变得暗淡凄迷,仿佛染上了少女的幽怨。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

怎么能忘记两情缱绻时,我们携手在回廊里流连,眼前是花好月圆,好似处处圆满。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却谁拘管。」

如今独剩一人,看着春雨从白天落到黄昏。雨水之下百花凋零,连蜜蜂和蝴蝶都难免生出忧愁怨恨之心。

芭蕉叶初生时,是卷曲的直条形状,在词人们眼中,那是写满了孤独与愁思的诗卷。如今芭蕉叶全部舒展开,暗示了少女的幽恨也越来越直白地显露了出来。

其实,这忧愁的哪里是蜂蝶和芭蕉呢?明明是少女如雨水般淅淅沥沥、连绵不绝的幽怨。

她的恋情,很明显也和落花一样凋零在这场雨中,早已不堪回首,无人来拘管了。

「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腰支渐小,心与杨花共远。」

于是她只能久久地沉默无言,无聊地摆弄着筝弦,看着那弦柱如同雁阵般斜行排列,泪水不知不觉将它们打湿遍。

我的腰肢一天天瘦削纤细,我的心随同那些柳絮,飘飘悠悠飞向遥远的地方。

筝始于秦,故称「秦筝」。在乐器中,筝属于哀戚之声,李峤「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岑参「汝不闻秦筝声最苦 」,都极言其声凄苦。

少女拨弄秦筝,实则以筝声之苦,发出内心的悲苦之音。她时时陷于愁苦悲痛中,听哀声、落清泪,人也渐渐消瘦,「衣带渐宽 」。

结尾「心与杨花共远 」一句,词人借杨花写少女心事,将少女新愁渐深、愁极而悲、悲极转恨的复杂心情,写得唯美忧伤,情深而句秀,「有馀不尽之意 」 (张炎【词源】)

杨花本就是晚春时节最常见的景物,亦是诗人们借以寄托飘零心事的意象。

它轻盈、朦胧却铺天盖地,随风飘逝、随水流落,少女的愁绪也和它一样,飞起时仿佛遮蔽了整个世界,飞去后却只剩下点点零落,渺渺茫茫、难觅踪迹。

后世陈子龙写杨花词,有句曰「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与吕渭老词中的少女心事,恍惚间竟似穿越时间重叠了一般,读来亦是颇为奇妙。

这两首【薄幸】词,前一首是女子负心,写得「淡而不厌,哀而不伤」;后一首是男儿薄情,写得情致婉转、愁恨绵绵。

两者都是婉约一派,都唯美动人,你更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