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北平解放,韓復榘妻子打算逃往台灣,其子反對: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2024-07-22台海

1948年年底,面對解放軍的強勢攻勢,國民黨軍在大陸的統治逐步垮台,尤其是平津戰役開啟後,蔣介石更是寢食難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傅作義軍事集團連戰連敗,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命令所屬部隊出城,讓出古都,接受改編,北平解放在即。

北平解放前,城內可謂是一片慌亂,國民黨軍高官們想著法子為自己謀求生路,地主、豪紳們也想盡辦法要逃離北平,在他們看來,似乎只有到了香港、台灣,才能守住自己欺壓百姓得來的財富。

而就在這些人惶惶不可終日之際,北平城內一處不起眼的胡同裏,一戶姓韓的人家也在猶豫,一位母親正在和幾個孩子商量,要不要跟著一起逃出北平,之所以要逃走,是因為他們是軍閥韓復榘的家人,雖然韓復榘已經逝世多年,但他犯下的錯誤並沒有就此揭過。

韓復榘的遺孀高藝珍因為擔心會被韓復榘生前犯的錯牽連,所以當時想跟著其他國民黨軍將領的家屬一起逃到台灣,但這種想法立刻遭到了幾個孩子的反對,孩子們都建議母親留在北平,相信解放軍。

其中韓復榘的次子韓子華更是直截了當地告訴母親: 「當年父親就是被蔣介石害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韓家怎麽還能再跟著蔣介石呢?」

那麽,韓復榘和蔣介石究竟有什麽過節,才會遭到蔣介石的加害?留在北平的韓家母子,此後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韓復榘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家境優越,因此韓復榘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寫得一手好字,但後來因為被義和團運動波及,韓復榘家道中落,只能離開河北老家闖蕩社會。

離開河北那年,韓復榘只有19歲,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猛勁,韓復榘一路北上抵達遼寧省西北部,投奔了馮玉祥,很快韓復榘就因軍功卓著成為「西北軍十三太保」之一,備受馮玉祥賞識。

1926年,韓復榘率隊僅用兩天時間就攻到了北京城下,成為當時第一個進入北京城的將領,一時間韓復榘「飛將軍」的稱號名揚四海,但成名之後的韓復榘對馮玉祥越發不滿,馮玉祥「家長式」的統治讓他倍感羞辱,這為韓復榘不久之後的倒戈埋下了禍根。

1929年蔣桂戰爭爆發後,韓復榘奉馮玉祥的命令,率6個師前往湖北武勝關督戰,馮玉祥的意思是,先讓韓復榘坐觀交戰雙方孰強孰弱,然後再選擇站隊強勢的一方,最大程度的為自己爭取利益,但還沒等韓復榘做出抉擇,蔣介石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攻破了武漢。

馮玉祥「漁翁得利」的計劃失敗後,韓復榘計劃著收兵返回河南,而就在此時,蔣介石卻送來了一張請柬,邀請韓復榘赴武漢一敘。

相比於馮玉祥,蔣介石對韓復榘明顯更客氣,也更尊重,初次見面,蔣介石就熱情地為韓復榘斟酒,張口閉口的稱呼韓復榘為「常勝將軍」,長期受馮玉祥打壓的韓復榘對蔣介石的這套很受用,宴會上,兩人相談甚歡,臨別前,蔣介石又給了韓復榘幾十萬軍費。

韓復榘的倒戈,對於後來蔣介石擊敗馮玉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蔣介石剛開始也確實對韓復榘不錯,委以重任,還給了韓復榘一個山東省主席的職位,韓復榘由此掌握了山東的軍政大權長達八年之久。

韓復榘主政山東期間,為鞏固山東地盤、保存實力,擴充自己的軍隊,實施了很多暴政,致使民怨沸騰,他連山東百姓的衣著都要管,主政山東期間,韓復榘曾規定:夏天男人也不準穿短褲外出,女人也不準穿短袖褂子外出。因為露胳膊露腿的行為有傷風化。

但這種規定只限制別人,不限制韓復榘自己家人,當時韓復榘有兩個姨太太紀甘青和李玉卿,兩位姨太太均出身風月之所,每日濃妝艷抹,還踩著高跟鞋、穿著露腿旗袍招搖過市,韓復榘對此卻並不計較。

盡管韓復榘在山東並不受百姓歡迎,但也不能否認韓復榘在山東期間也確實做了一些好事,在他的統治下,山東的匪患得到了解決,農業耕地也有了針對性的改變,在發展教育方面,韓復榘也有一定的建樹。

然而,歷史之所以會對韓復榘評價如此之低,或許是因為當初面對洶洶來襲的日軍,韓復榘竟不戰而退,讓日軍長驅直入占領了大半個山東。

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大兵壓境,山東成了日軍的重點進攻物件,作為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的韓復榘,需要承擔起黃河防務的重任,但面對日軍的進攻,韓復榘部接連遭受重創,士氣一路下跌。

後來蔣介石撥給韓復榘一個團的瑞典造新式火炮,結果被李宗仁半路調走,這讓韓復榘的抗戰積極性驟降,為保存實力,韓復榘當即下令撤出濟南,這一次的不戰而退,直接讓日軍加速了攻擊行程。

濟南失守後,蔣介石和李宗仁連連給韓復榘發電報,告知他占領濟南之敵非日軍主力,且魯中山區日軍機械化部隊通行困難,責令韓復榘將主力分布在泰安與臨沂之間,並將泰山東西諸山路即行阻塞破壞,同時配合泰山、沂山、蒙山實施正面抵抗。

然而,韓復榘對上述命令根本無意執行,他一面借口無預備隊,無法阻止日軍,一面下令放棄泰安,所屬各師分別退往大汶口、泗水、寧陽一帶。

由於韓復榘畏敵抗令,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裏,一退數百裏,輕易遺失了黃河天險、濟南、泰安、兗州乃至運河防線,致使日軍一個半師團不費吹灰之力便侵占了山東大部地區,戰事結束後,蔣介石便以召開軍事會議為由,在河南開封誘捕了韓復榘。

當時,收到蔣介石的會議邀請,韓復榘的部下都勸韓復榘不要去,蔣介石明顯是給韓復榘擺下了鴻門宴,但韓復榘卻想當然的認為問題不大,濟南是在他手裏丟了,但當時南京也丟了,大家都一樣,蔣介石頂多給他撤職,沒什麽大不了的。

所以在會議上,當蔣介石追究韓復榘不戰而退遺失濟南的責任時,韓復榘竟怒拍桌子反問道: 「山東遺失是我的責任,那南京遺失又是誰的責任呢?」

韓復榘的一席話讓蔣介石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這場會議也因為韓復榘的怒火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但韓復榘不知道的是,當他離開會議廳,準備乘車離開時,車內卻突然出現兩名特務,兩人一左一右架著韓復榘抵達武漢,並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等十多條罪名為由對韓復榘處以槍決,那一年韓復榘年僅48歲。

韓復榘走後,韓家也跟著「樹倒猢猻散」,以前的舊部各自另謀出路,兩位姨太太也走的走散的散,只有原配高藝珍還留在韓家,照顧著五個孩子,但當時外面戰火紛飛,高藝珍一個女子帶著五個孩子討生活並不容易。

起初,韓復榘出事後,高藝珍帶著孩子們從漯河搬到了西安,在西安待了幾個月,高藝珍又輾轉到了武漢,但很快日本人占領了武漢,高藝珍一家人又被迫離開武漢,前往香港、上海躲避戰火。

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占領了租界,高藝珍只能再次帶著孩子們離開,這一次高藝珍來到了北平,幸運的是,這一次高藝珍沒有再遭遇顛沛流離,來到北平後沒多久,抗戰就取得了勝利,一家人也得以再北平落腳。

此後在北平生活了還不到一年,解放軍就包圍了北平,長期在戰火下生存的高藝珍對此非常敏感,眼看解放軍大軍壓境,想到亡夫韓復榘生前犯下的過錯,擔心被牽連的高藝珍當即便想著拖家帶口逃跑,然後跟著其他國民黨軍將領的家屬一起逃到台灣。

但就在高藝珍即將下定決心之時,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卻提出了反對意見,次子韓子華告訴母親,蔣介石於韓家有著「殺父之仇」,又怎能再和蔣介石為伍,而且接受過新式思想的韓子華向母親保證,解放軍是不一樣的,希望母親能相信解放軍。

韓子華的一席話讓高藝珍漸漸放下了戒備心,就這樣,韓家最後留在了北平,親眼見證了北平的解放。

建國後,韓子華選擇了參軍入伍,雖然是軍閥之子,但韓子華卻走出了一條和韓復榘完全不同的道路,成為解放軍戰士後,韓子華主動請纓到了北韓戰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戰場上,韓子華多次不顧自身安危深入險境,榮立三等功,不知道韓復榘看到這麽爭氣的兒子會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