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居民時間去哪了?勞動者超時工作有所緩解 老年人「退而不休」

2024-06-21辟謠

中國居民的時間都去哪了?6月19日,一項名為【時間都去哪兒了?外部沖擊與中國時間利用變化】調查顯示,中國居民存在超時工作現象,但近年來超時工作問題有所緩解。而老年人花費大量時間從事有酬和無酬勞動,「退而不休」。

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劉誌彧介紹,內蒙古大學時間利用調查與研究中心於2021年完成了第二輪中國時間利用入戶調查和追訪工作,此次釋出的報告是以2017年和2021年中國城鄉居民時間利用全國性追蹤調查數據為基礎撰寫而成。

超時工作現象有所緩解

調查顯示,中國薪資勞動者存在超時工作(凈工作時間大於8小時)的現象(見表2)。2017-2021年,超時工作問題有所緩解,薪資勞動者的超時工作率下降了4.2個百分點,各類勞動者的超時工作率也有不同振幅的下降。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發現,工作時間越長的國家儲蓄率越高,家庭即期消費略低。與同等發展水平國家相比,中國社會保障支出占GDP比例相近,但對工作年齡段人群的保障支出不足。

甘犁認為,應加大對工作年齡段人群的保障,適當增加帶薪假期,減少工作時間,有助於促進消費增長的同時,對經濟增長也會有所幫助。

值得註意的是,報告顯示,低收入家庭勞動力的有酬勞動時間偏短,而無酬勞動時間偏長。與其他家庭相比,收入最低的20%家庭,其勞動力的有酬勞動時間少1.17小時/天,無酬勞動時間多0.55小時/天。這意味著,低收入家庭的勞動力承擔了較大的家庭責任,從事獲取收入活動的時間不足,這限制了其收入的提升。

此外,報告還顯示,近年來中國居民休閑社交的品質顯著提升,積極休閑時間增加,消極休閑時間減少。

數據顯示,2017-2021年,中國居民休閑社交的平均時長略有減少,但其品質顯著提升。體育健身、閱讀、業余愛好等積極休閑活動的平均時長增加了0.49小時/天,而作為消極休閑的看電視的平均時長減少了0.48小時/天。這可能與新冠疫情後人們更加重視健康有關。但休閑社交活動的城鄉差異有所擴大。

老年人呈現出「退而不休」狀態

報告顯示,中國老年人(定義為60歲及以上的男性、55歲及以上的女性)平均每天從事各類勞動(有酬和無酬)的時間高達4.4-6.2小時。

「總體而言,老年人的勞動時間,女性高於男性,鄉村高於城鎮。」報告指出,2017-2021年,男性、女性、城鎮老年人的勞動時間均有所下降。男性、鄉村老年人的勞動以有酬勞動為主,而女性、城鎮老年人以無酬勞動為主。老年人為社會、家庭做出了重要貢獻,呈現「退而不休」的狀況。

此外,調查顯示,家庭的兒童照料差異推動人力資本的代際傳遞。

家庭在兒童照料的總量和結構上的差異是人力資本代際傳遞的重要渠道。母親學歷越高,其未成年子女被照料的時間越長,而且「父親缺位」(父親用於照料兒童的時間遠低於母親)問題有所緩解。

2017—2021年,與母親學歷為小學及以下相比,母親學歷為大專及以上時,總的兒童照料時間分別高出1.0倍、2.5倍。母親學歷為小學及以下時,父親提供的照料占父母總照料的比重為21%—22%;而母親學歷為大專及以上時,該比重顯著上升到28%-30%。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