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地平線余凱:華為把天花板擡高,我們跟上就好|36氪專訪

2024-03-17辟謠

采訪|李勤 楊軒 李安琪

文丨李安琪

編輯丨李勤

智慧駕駛行業在過去10年,經歷過估值泡沫、公司權鬥、上市就破產等一系列鬧劇。如果說要找一個真正的黃金商業化時期,無疑是當下:車企有明確需求,量產落地型公司開始斬獲報酬。

但它同樣需要公司掌舵人繃緊神經。因為從2023年開始,智慧駕駛行業進入華為節奏。在「全國都能開」的卷動下,城區智慧駕駛的落地之快幾乎超出所有人預期。想要攫取市場,就意味著要與華為這類強手賽跑。

地平線無疑是這類處境中的公司。過去幾年,地平線憑借產業嗅覺、搶先錨定車企量產市場,在低階智駕領域,依靠征程2、征程3兩款芯片,攫取了絕對優勢份額,甚至將智駕龍頭Moobileye拉下榜首。

但是當車企的高階智駕需求被華為喚醒時,地平線可以應對的,只有征程5這款2018年規劃的產品,而新一代芯片——征程6尚在繈褓之中,與之配套的智駕演算法也在加急趕工。

幾天前,36氪見到了地平線公司CEO余凱。在行業激變的節奏中,他開始鉆研禪修。對於當下的處境,余凱坦言,地平線從來不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做生意,他們的策略是跟著對手打拳,「先讓華為把市場拱起來」。

「華為、輝達都是品類別定義者,地平線沒有這樣的能力,等他們把智駕市場的荷爾蒙激發出來,我們跟上去就好了。」余凱說。面對華為,采取避讓和迂回策略,並不意外。新造車領頭羊理想汽車也有此對策。

但前提顯然是,已經留有足夠的緩沖空間,讓自己的優質武器可以伺機而發。地平線有嗎?

2015年創立地平線前,余凱曾是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副院長,以演算法見長,下場創業時還曾被投資人評價「不懂芯片行業」。在余凱看來,芯片的開發、測試、驗證周期相當漫長,人才需求又高,說是個「爛生意」不為過。

直到2023年,智慧駕駛受到車企們追捧、上車需求迫切,地平線得以搭上快車,征程2/3/5三款芯片(簡稱J2/J3/J5)全年出貨量達400萬片。

「爛生意也能變成好生意。」余凱認為,在無數的dirty work中,經歷與車企日夜開發交付的日子後,無形的積累才是最具競爭力的。邁過時間這道護城河,壁壘就會留給後來者。

但向上走,智慧駕駛從低階走向高階,從高速道路走向城市道路。地平線也從行業龍頭的舒適狀態轉向蓄力競爭的態勢,面對華為、輝達與高通三個芯片強敵,地平路線途愈發兇險。

地平線內部在補齊短板、強化芯片能力。其攻擊性更強的芯片新品征程6家族將在4月釋出。余凱稱,征程6超出了計畫規劃階段的預期,很紮實很工整。「一看就是很資深的芯片公司做的。以前TI(德州儀器)的芯片會給人這種感覺,我們一直都沒達到那個境界,J6是第一次。」他說。

另一方面,地平線放棄了「低階賣芯片+生態做軟體」的策略,而是在高階智駕領域親自上陣,組建上千人的智駕軟體團隊,提供全棧的芯片與智駕軟體能力。

用余凱的話來說,智駕公司不僅芯片設計能力要強,軟體能力也要強,必須是全壘打全能冠軍。 在與余凱的交流間,地平線也已將自己定位成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36氪和余凱的交流在北京近郊的一間茶室,他聊了創業心路歷程、芯片產品、與風暴即將到來的智駕芯片之戰。

茶室裏,余凱聲音略帶嘶啞,但神態輕松,他剛與一位教授交流關於禪宗的話題,「有時要跳出此山中,才能有一些清醒的認知。」

以下是對36氪對地平線創始人余凱的訪談全文,經編輯。

競爭角逐:輝達和華為是方向和品類別定義者

36氪:剛剛聊的什麽話題,方便問嗎?

余凱:禪宗。

36氪:您之前不鼓勵科學家創業,您這是像哲學家創業?

余凱:有些的底層邏輯一定要想清楚,有時要跳出此山中,才能有一些清醒的認知。可能技術問題的解決,要用非技術的思維。

36氪:智慧電動有兩個大賽道,電池和汽車AI芯片。電池行業都說給寧德時代打工,智駕芯片行業為什麽都沒賺到錢?

余凱:現在行業還在早期,去年輝達汽車營收不到10億美金,我覺得自動駕駛在很長時間裏,沒有成為消費者購車的第一選擇。

革命性的東西一定要有長期耐心,但不代表我們沒有信仰。恰恰因為有信仰,所以耐得住。我們可能擅長做慢生意。

36氪:什麽節點,自動駕駛會成為使用者購車的重要條件?

余凱:以前消費者體驗智駕其實很難,使用者得開30分鐘上高速去體驗,誰會去?去年,華為城區智駕讓整個行業加速,出門直接能體驗。華為激發了大家的信心,這對我們是好事。

以前輔助駕駛,我們的J2/J3芯片賣不了多少錢。如果是高階智駕,我們的J5/J6賣的更貴。華為把事情拱起來,我們跟上就好了,要敢為人後。我們還是做一個相對冷靜客觀的選手,堅持長期主義。

36氪:也有人覺得節奏很重要,去年城區智駕大爆發,如果征程6早一年出,節奏會更好一點?

余凱:咱沒那個實力。每一代芯片研發投入都要很多錢。如果節奏提起來,恐怕要更多錢,不只一個團隊。我們有多大本事吃多大一碗飯。

城區智駕大算力,主要是輝達和華為帶領大家前進。他們把行業對高效能計算、對城區智駕的荷爾蒙給激發出來了。輝達和華為能做一個方向跟品類的定義者。實話實說,地平線還沒到這個水平。

36氪:智駕芯片行業存在賠錢競標這種事嗎?

余凱:肯定存在。但我們不幹,這麽做的話,會把自己搞沒。接個單子得賠錢,到底為啥呢?

如果是非良性的競爭,我們肯定結束,我們會在旁邊稍微冷靜一點看著。活的長久比活的炫酷重要。

36氪:你會給自己留一個毛利底線嗎?

余凱:本質不是毛利,核心是要保證一個特別健康的現金流。Stay in the game.

2019年我們AIOT業務大裁員,也是出於這個考慮。當時有兩個方向,汽車和AIOT。AIOT場景太碎片化了,沒有一個場景足夠大去滋養一個科技行業的領導者,這是不值得做的。汽車那時也沒起來,但如果要押註一個足夠大的場景,只有車了,車的拐點什麽時候來咱不知道。

如果不把AIOT裁掉,我們的現金流可以支撐三年,如果把AIOT裁掉,現金流可以支持5年,押中拐點的機率是不是更大?所以,我們的戰略目標是,在沒有競爭的地方競爭。經營目標是,不要在懸崖邊跳舞,恨不得離懸崖邊5丈開外。

36氪:現在智駕芯片賽道是不是也很擠,大小玩家很多?

余凱:智駕芯片我們在國內其實沒什麽競爭對手。去年高階智駕NOA,我們和輝達兩家市場超8成。高通進來好幾年了,可能還要驗證。輔助駕駛Mobileye去年第一名,我們第二名,我們今年肯定第一名,因為增長速度快。

在中國,任何一個稍微有點意思的行業,大多腥風血雨。你看中國汽車品牌的競爭,屍骨累累。智駕芯片沒有激烈競爭,這是非常少見的。

36氪:華為把智駕行業帶起來,車企pay money的時間明確了嗎?

余凱:車企現在都焦慮,都想做高階智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能明顯看出來。

36氪:華為開始組建聯盟,把有實力的車企圈進去,會擠壓其他芯片公司的邊界嗎?

余凱:華為的主戰場還是造車。華為整體在把競爭帶向更高層級,傳統車企過去太保守了、創新能力也不行。在更快更高更強的方向競爭,其實是給大家機會。如果天花板很低,大家沒什麽可幹的。

36氪:會擔心華為品牌效應太強、占據高端市場,地平線只能吃中低端市場嗎?

余凱: 華為有了智駕以後,車企可能會問有沒有供應商可以做,地平線也就有機會。頂級拳法也是這樣,跟著對手打。我們敢為天下後。

智駕做得完美了嗎?還沒有,應該大家共同努力,不要用競爭思維來看。電商都做完了,拼多多還能殺出來,互聯網都不火了,字節還能在巨頭中殺出來。世界是往前進的。

創新空間跟機會是無窮的,不要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我以前讀博士的時候,會焦慮idea被別人做了,但我教授給了我啟發,不要焦慮, There is only boring person, there's never boring research. (只有無聊的人,沒有無聊的研究)

創業心路:「芯片是個爛生意,但可以變成好生意」

36氪:當初創業什麽要做芯片?之前你是演算法出身。

余凱: 做演算法出身就搞演算法,這是思維慣性,但未來稀缺的是芯片。大部份人是戰略上懶惰,戰術上勤奮。

2015年我們創業時,投資人說要做手機芯片,我說才不做手機芯片,2015年手機芯片比賽都快鳴金收兵了,現在沖進去,我連當撿球的都不配。還不如在大公司當高管,肯定比我現在過得好。(笑)創業肯定要做對未來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推動行業或開啟一個時代。

也有人跟我講,應該做雲端運算芯片,但要跟AMD、英特爾、輝達幾個雲端運算特別強的公司競爭,我覺得直面競爭是很傻的。真正好的戰略,是風險厭惡型的。真要自己上戰場,還是要以10打1。所以要避免競爭,反正機器人市場也存在,我們就占山為王。

36氪:怎麽建立智駕芯片核心競爭力?電池企業可以從材料端、到下遊制造全鏈條掌控,芯片本身是很古老的行業,創業公司很難掌控制造。

余凱:芯片是一個非常爛的生意,以前長期沒有人做是有道理的。芯片的開發、測試、驗證周期特別長,車規級更長,對人才要求又高。

這種爛生意最好怎麽做?趁別人不註意的時候做。我們也是征程2/3出來了大家才關註。如果在2024年的當口,假設誰要來做芯片,2029年見吧。爛生意有時候會變成好生意。當你跨過壁壘,就處在一個相對有利的位置。

這個世界上最強的護城河是,時間。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產業周期也一樣。當年BAT都是1999年底到2000年間幾個月成立的,成為PC時代的王者。過了時間點,產業周期就過了。

還有時間的長度。哪怕你有100億美金,我只有10億美金,但5年對我們都是一樣的。好多人看到了機會,會想能不能吃?但很少人問能不能持久地吃?都是先幹了再說,但就栽在這兒。中國很多企業都是一代拳王,特別是芯片類企業。

36氪:你總結的優勢是時間差,那地平線有沒有形成獨特的技術和產品優勢?

余凱:技術和產品優勢一般會轉化成什麽衡量標準?比如別人要replicate(復制)這個技術要花多少時間。他要是花三個月,這生意不值得做。如果要花5年,那這事有點意思。

技術壁壘,不能成為絕對的護城河。比如大模型transformer這種原理性技術,沒法成為壁壘,因為大家都知道。

但如果不是具體演算法,而是有很多dirty work,需要細致地打磨,有苦活臟活累活,需要日夜去熬去磨,get your hands dirty,投入很多人很多時間,這是一個壁壘。

36氪:說到落地,2019年理想切換智駕方案,從Mobileye換到了地平線,地平線最早派了很多人過來,比理想的人還要賣力。似乎沒有投資,地平線反而幹的更好?

余凱:(笑)這....搞得理想汽車最後不投合作夥伴了。真是一個sad insight。

36氪:你是科學家出身,大家覺得是從象牙塔裏出來的人。你怎麽意識到科學家與創業者需要角色轉變?

凱:商業的本質是利他。一定是給別人創造價值,然後從別人獲取的價值裏分得一小部份作為報酬。價值在先,報酬在後。

我們很多交付都是生態夥伴交付給車企的。如果我們去做,掙的錢會更多,但就沒有形成生態。短期的輸贏,其實不那麽重要。

36氪:理想汽車是你們的標桿case,你們當時有沒有過猶豫過?

余凱:為什麽要猶豫?理想那時是頭部勢力裏面最沒錢、最落魄、最不被看好的,但我深刻知道,李想是很真實的創業者,對於好多事情的認知、終局、節奏把握非常到位。我們都是比較真實的創業者,而且我覺得他能成。

理想ONE的計畫我們一開始投入100多人,雙方團隊一起揮汗如雨、日夜兼程,大概從9月做到第二年5月,8個月左右。交付完了我們逐步結束,後來都是理想自己做,包括理想L7/L8的Pro版。我們都是主動結束,回到最無聊的賣芯片模式。

造芯生態:「輝達在天上,我們在地上」

36氪:有一些創業者說地平線也在做全棧的智駕軟體方案。

余凱:每一代平台我們都要有全棧的能力,但不能賺全棧的錢。

36氪:如果地平線也去競標,那不就是賺錢了?

余凱:我們從來沒有過。現在國內資本環境不好,如果做城區智駕,智駕公司要投入200人,一年成本大概2億,有幾個創業公司能支出2億?如果量產了但沒賣出去多少輛,成本收回是不是更難?

現在高階智駕都要在上海靜安路這種路上跑,頂級玩家都是千人以上的規模,一年下來10億投入差不多。

所以新一代平台出來時,我們要自己先立標桿,做樣板間。地平線要有全棧能力,也要有服務生態的模式,降低平台開發門檻,讓合作夥伴交付時趟的坑更少。

36氪:所以智駕芯片公司必須是一個軟體公司?只賣芯片的模式很難在行業立足?

余凱:兩者都要強,芯片設計能力要強,軟體能力要強,必須是全壘打的全能冠軍。

36氪:華為蘇箐已經加入地平線智駕軟體團隊,未來會考慮把軟體業務拿出去做商業化嗎?

余凱:我們一定會先打樣板間。跟兩三年前不太一樣,現在能建房子的部隊不多。我們的策略就是,把中階智駕放開,讓生態夥伴做,基本上200-300人的團隊都能做。高階智駕,我們親力親為上,因為要投入上千人的團隊。

36氪:智駕的落地節奏很快,會不會需要你不停打樣板?

余凱:選擇幾個夥伴就行。高階智駕的生態跟中階智駕的生態不一樣。低階智駕的生態沒人做感知,地平線百分百白盒交付,然後把規劃控制釋放出來。大家都說Mobileye是黑盒,但從來沒有聽說地平線是黑盒,都說我們身段柔軟,客戶要什麽給什麽。

我們也支持客戶做芯片,把芯片底層內核、上層BSP軟體都開源提供給客戶。

36氪:為什麽會願意支持客戶做芯片?

余凱:客戶如果做芯片成功了,說明產業規律使然,咱們也不要跟規律去抗爭。如果客戶實在要搞芯片,我來幫你。

36氪:征程6是地平線的新一代產品,整合了哪些能力?補上了什麽短板?

余凱:地平線過去每代產品都有明顯優缺點。優點在於支持神經網路計算、效率很高。缺點就是整合度不夠,CPU能力不足。

可以說,J6上我們第一次開始覺得自己登堂入室,成為世界頂級自動駕駛芯片企業了。J6實力非常強,比計畫規劃階段還要超出預期,很紮實很工整,一看就是行業的資深玩家做的。

以前TI(德州儀器)的芯片就會給人這種感覺。我們一直都沒達到那個境界,J6是第一次。

36氪:J6的CPU能力補足了很多,但像端到端模型對AI算力的需求越來越大,未來芯片的能力需求是什麽走向?

余凱:神經網路算力跟CPU能力,會比較均衡往前發展。自動駕駛跟ChatGPT不一樣,ChatGPT給人感受是best case,一堆胡說八道,突然有一個特別好就驚艷的不得了。

但自動駕駛是worst case,如果平時都挺好,突然一下把你嚇破膽。一朝被蛇咬,十年都不敢開自動駕駛。所以ChatGPT不會做很多細節功能,但自動駕駛需要很多規則。未來的端到端方案也在規則框架下執行。

36氪:征程6是一個家族產品,怎麽切換才不會擠壓到J2/J3/J5的市場?

余凱:汽車行業的慣性蠻強的,方案改變成本也蠻大,一般會等個視窗期再切換。所以做好規劃的話,就還好。另外,我們推出新產品本來就是要革自己的命,該革就革。

36氪:你說地平線要做機器人時代的輝達?

余凱:輝達是一家軟硬結合的公司,CUDA跟 GPU結合,輝達沒這麽火時,我們內部的口號是‘做機器人時代的Wintel’,做作業系統和芯片。所以是軟硬結合加開放生態。

36氪:輝達強調的是CUDA社群、軟體的生態,您強調的更多是商業合作的生態?

余凱:輝達的生態是空軍,我的生態是地面部隊。輝達主要核心是datacenter(數據中心),你都不知道它在哪台機子上執行。我們更多是在地面跟車企合作,跟制造業打交道,我們雕刻的是autonomous machine(自動駕駛機器),他們雕刻的是cloud(雲)。

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他們的生態不太需要人肉來做,兩個程式設計師協同不需要見面。但車企和芯片公司之間的協同,需要見面一起偵錯裝車。

36氪:地平線一直在做汽車芯片,輝達做AI訓練芯片掙了很多錢,地平線有可能做嗎?

余凱:完全不看。我一直不太喜歡趕熱門,趕熱門不是一個好的戰略。我寧願找做比較冷門但是符合長期趨勢的東西。現在雲端芯片這麽多公司,我希望給別人鼓掌。我還是把機器人物理世界的計算做好。

基於機會驅動,最大的問題是,你做的是別人想做的事情,永遠是落後的。你沒看到別人前5年花了什麽功夫,前3年做了什麽關鍵決策,前2年做了什麽樣的資源投入、人才準備。

36氪:你說不喜歡在特別擠的賽道競爭,為什麽會形成這樣的思維?

余凱:巴菲特對我影響挺大的。巴菲特做的都是很無聊的生意,買個糖果或者投資糖水這種計畫。但經歷足夠長的周期後,會發現它還不錯。巴菲特是極其冷靜的選手,我也是冷靜型選手,不會被熱門機會誘惑。

智駕洞見:「頭部車企自研智駕,不必要」

36氪:你作為AI演算法專家,怎麽看自動駕駛的後續發展?現在大家關心城區智慧駕駛,接下來呢?

余凱:好多人都是從技術來看自動駕駛,但真正有價值的是產品。自動駕駛也要從使用者價值來看,比如拐彎處,使用者期待的是什麽樣的決策。

最後真正考驗功力的,不是技術。蘋果跟其他手機有什麽區別?大面上一樣,但魔鬼在細節。

36氪:transformer技術框架出來之後,給自動駕駛帶來的改變是什麽?

余凱:以前感知、建圖、定位、預測、規劃到控制都是獨立模組,這裏有很多專業知識,對傳統視覺技術要有很多了解。大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誰聰明,不是統一的框架。

transformer就是基於數據訓練,很多靠領域知識的地方都不太需要了,其實降低了技術門檻。一旦變成全面數據驅動,核心就不是演算法本身,而是數據采集、清洗、測試等。然後會發現,基於人類數據來學習,大概90%的司機都不是很好的司機,得把好司機篩出來。

36氪:特斯拉的BEV、Transformer這些技術對行業似乎有重構作用,智駕行業3-5年內會有下一個技術拐點嗎?

余凱:這些技術都不是決定性因素。BEV一出來,全行業誰沒有BEV?只是時間先後問題。但真正奠定輸贏的,不是這些大路貨。真正值錢的,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臟活累活,沒辦法用特別牛逼、特別fancy 的paper發表出來的東西。

36氪:機器人領域會出現更大的機會嗎? 終局長什麽樣?

余凱:目前最大的突破點還是自動駕駛。其他廣泛機器人最終一定會突破,但拐點在什麽時間點,現在不好說。

終局可能類似於人形機器人,上半身絕大部份跟人差不多,因為這個世界所有基礎設施都是按人形的需求去設計的,但是不是雙足,我不是很確定。

36氪:什麽讓您對自動駕駛這麽堅定?

余凱:對終局的看法跟信仰很重要。長期來講,人類總是低估技術的發展,但短期又很容易高估。真正有信仰,就要做到此心不動。

36氪:你現在平時的重點是在哪些領域?戰略還是商業?

余凱:戰略花精力比較多,還有我在客戶上花的精力也多,我比較enjoy跟客戶在一起。這個業務還是拼人和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對方的困難、挑戰,需求,to B業務很考驗利他行為。

36氪:很多矽谷回來的技術創業者,跟車企客戶打交道時會覺得有障礙。你怎麽克服?

余凱:我沒有轉變,可能以前讀博士寫論文時,我內心就是個大銷售,只不過沒被發掘而已。

如果不想求人,不想趴地上服務客戶,那就別幹to B的事,可以去大企業做高管。如果天天苦著臉,委屈自己去跟客戶交流,你以為人家看不出來嗎?人家一眼就知道了。做生意,還是要自洽。

36氪:合資車企不想輕易丟掉智慧化,在中國必須要找本土公司合作嗎?

余凱:電車代替燃油車的速度不會那麽快,合資品牌也不會很快被幹掉。但他們在中國的智慧化,基本上只能選中國本土公司合作,不然技術很難跟上。

36氪:地平線造芯這麽多年,車企如果自己造芯,大概會在哪些點上遇到坑?

余凱:車企芯片造出來,可能有一些競爭力,但怎麽持續有競爭力?企業的戰略跟組織頻寬是不是足夠?車企主業還是產品、品牌、使用者、渠道、供應鏈,在單點芯片上,比所有供應商好其實挺難的。

36氪:如果車企芯片不需要做到頂尖,只需要跟自己的演算法匹配度很高呢?

余凱:那意義是什麽?浪費錢。一個芯片團隊可能要養幾百人。現在的資本市場、時代已經發生大變化了,那種不斷兜售未來、從資本市場拿錢的邏輯已經變了。

36氪:車企做自動駕駛完全不必要了?

余凱:回歸到商業本質,如何活下去,如何保持正健康現金流?每個當下都活過去了,才有未來。連XX都有幾百人的自動駕駛團隊,很扯。

我覺得未來大部份車企就不應該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可能會標準化,因為使用者體驗需求是收斂的,不是發散的。我一直跟內部講,要區分功能和套用。

功能是單向的,可以比較好和不好,但是不能比較不同。比如打電話功能,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中國人、印度人都是一個標準。套用APP的話,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比如快手跟抖音就不一樣。

自動駕駛是非常收斂的,前面是紅燈能不停嗎?前面是個貓,能辨識是個狗嗎?只需要定義產品的不同。車企最大的訴求是差異化,與其分好與不好,不如做出不同。

36氪: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能實作嗎?

余凱:幾乎不可能。中國的路況很復雜,太多的case,完全無人真的很難,另外沒什麽必要,中國的人工便宜,算不過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