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發自無錫
從「208」到「207」的全國紀錄,中國馬拉松苦苦等待了16年,直到何傑在去年的無錫馬拉松上橫空出世,覆寫歷史。
而從「207」到「206」,何傑僅僅用了一年時間——這一次,又是在無錫,2小時06分57秒,25歲的何傑將中國馬拉松第一次帶進「206時代」。
何傑沖過終點。
在無錫馬拉松終點處的混合采訪區,這位愛笑的大男孩說,「無錫是我的福地,我在這裏打破過全國紀錄,所以心態可能比別人放松一些。」
但在所謂「福地」帶來的好運之外,何傑沒有提到的是他在過去兩個多月時間裏超乎想象的苦練和堅持。
「兩天前我們才剛剛從肯亞回到國內,從2200公尺的海拔下來直奔賽場,還有5個小時的時差。」作為何傑的主管教練,年近七旬的老帥肖麗在賽後和澎湃新聞記者講述了何傑兩破全國紀錄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何傑和自己的新紀錄合影。
從一個曾經差點自我放棄的陪練到如今的紀錄締造者,何傑用他的自律和堅持帶領著中國馬拉松快速追趕世界水平。
用肖麗的話說,「是何傑給了我信心,也給了我野心,才有了今天的歷史性突破。」
老帥肖麗擁抱何傑。資料圖
月跑量1000公裏
就在2024無錫馬拉松鳴槍的前一天,在無錫體育中心田徑場的草坪中央,老帥肖麗把她的隊員集中起來,用她最習慣的喊話給所有人提氣:「這就是巔峰之戰了!我最討厭的就是下來以後有人說我本來可以……這一次絕對不能留下遺憾。」
之所以說是「巔峰之戰」,原因很簡單,今年的無錫馬拉松四賽合一,同時也是巴黎奧運會馬拉松選拔賽。
在13名世界田聯金標選手和30名世界田聯精英選手參賽中,包括了中國現役成績最好的10名男子馬拉松選手,何傑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名運動員站在起點前都會有壓力的。」何傑自己說,他在賽前的內心很緊張,但他努力讓自己平靜,也讓他的教練肖麗平靜。
「馬拉松看似距離很長,但在途中任何一個細節稍稍做不到,那就等於前功盡棄。」肖麗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習慣在賽前把每個運動員的任務、怎麽跑以及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說清楚,但說得越仔細,有時候反而讓大家都感受到莫名的緊張。
何傑在杭州亞運會奪金。
「何傑這個孩子很懂事,基本上我一個眼神,他就知道我在想什麽,所以她反過來安慰我,跟我說,教練別緊張。」
肖麗在賽前的緊張並不無道理——在肯亞外訓兩個月的何傑在無錫馬拉松前兩天才回到國內,剛剛帶著疲勞的身體離開高原,還要克服5個小時的時差。
「其實在臨比賽前一段時間都要崩潰了,因為肯亞的選手水平都很高,然後跟著他們的強度訓練,真的很累很累,但事實證明,和強大對手一起訓練能讓我變得更強。」
何傑在賽後透露,在肯亞的兩個月,他以「300」左右的配速進行著強度訓練,而且月跑量超過了1000公裏,這是他在跟隨肖麗教練訓練馬拉松計畫之後都沒有接觸過的訓練量。
用肖麗教練的話說,這是何傑「練得最苦但也最系統的一個冬訓」。
何傑和恩師肖麗。
孤獨奔跑的肌肉記憶
如果說,超過1000公裏的月跑量給何傑的再破紀錄打下了基礎,那麽他在肯亞每一天訓練中孤獨跑過的幾公裏,就是他開啟「206時代」大門的鑰匙。
「以後40年的教練經驗,我已經預感到在國內比賽的最後10公裏,現在肯定都是何傑一個人在跑,所以在訓練的時候,我告訴他,不管最後幾公裏,你必須一個人跑完。」
如今回顧那段時間,一向嚴格的肖麗教練都承認,那樣的訓練太苦了,「二十七八攝氏度的天氣,他有時候也說能不能讓隊友陪他一起跑,但是我都拒絕了。」
但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孤獨奔跑」變成了何傑的肌肉記憶,讓他在無錫馬拉松的最後幾公裏做好了肖麗要求的每個細節。
「其實最後幾公裏腦子裏都是教練喊‘頂住’的聲音,然後跑法和動作都成了我的肌肉記憶。」何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能夠在最後階段穩定住配速,跑進「206」,就是得益於肖麗的訓練方式。
「在訓練裏,教練讓我一個人跑完最後8公裏或者10公裏,也不會給我布置太多戰術,所以我習慣了。」
何傑為肖麗戴上 亞運會金牌。
從陪練到主角
就在賽後的混合采訪區,當何傑看到了肖麗教練站在不遠處,他立刻停下采訪,上前一把抱起自己的恩師,然後一邊輕拍著教練一邊笑著說道:「放心,我跟你說過了,你相信我就好了,沒有別的,我們就是要創造奇跡的。」
老帥肖麗沒有回答,但雙眼裏正在打滾的淚水已經說明了一切。
「從何傑跟我訓練到現在,中間經歷了太多插曲。」肖麗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2020年進入肖麗麾下至今,她和何傑也聽到過外界的一些質疑,但他們最終都頂住了壓力,並且一次又一次用成績打破爭議。
說起自己帶領何傑訓練的過往,肖麗笑稱,一切都是源於機緣巧合。
「2019年,在彭建華達到了東京奧運會參賽標準之後,中國田協就對我們組挺重視的,然後希望我給彭建華找幾個陪練,一來是為了幫助彭建華訓練,二來則是為巴黎奧運周期培養人才。」
按照肖麗的盤算,她心中的陪練最合適的條件就是,「沒有全運會任務,沒有在其他隊裏轉正,或者在其他省不太受到重視的運動員。」
就在肖麗絞盡腦汁時,當時的何傑完美符合了她的要求。
「當時有人給我介紹了何傑的情況,我一聽,他能跑2小時18分,不算好也不算太差,而且我聽說他又不太想練了,而且當時在隊裏也不被看好,所以我就打了報告,然後幾經波折最後得到了各方的支持。」
就這樣,那個一度糾結「是不是要為了專心讀書而退休」的寧夏小夥子自己也想再試一次,跟著肖麗教練「看看自己的潛力究竟有多大」。
無錫馬拉松賽後頒獎儀式。
然而,這對師徒的合作並不是從「甜蜜期」開始。
「剛開始他陪一半就跟不上,只好上車,但只要一緩過勁來又下去接著跑。慢慢地,他能陪到三分之二賽程,最後居然能跟上了。」
肖麗回憶,何傑當時的狀況並不好,但她發現何傑的眼裏一直放著光,「就這樣練了4個月,結果一個不註意,他就跑進了選拔賽前八。」
那一次在徐州馬拉松上,何傑跑出了2小時12分00秒的成績,達標國際運動健將,成為寧夏首位田徑國際級運動健將。
一個多月後,他跑出2小時14分14秒,在淮安摘下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全馬冠軍。
「當時,寧夏就希望讓何傑回去和鐵亮、付文國一起訓練,經過幾番溝通,我也決定讓他回去。」肖麗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就在她讓何傑離隊的第二天,何傑又出現在訓練場上。
彼時,一向大大咧咧的何傑哭了,「他說他爸媽都同意了,只要他喜歡,他願意自費在我這裏訓練。」
「是何傑給了我野心」
成績上的穩步提升讓何傑看到了自己在馬拉松上的潛力,他的心態也逐漸發生改變,「從要我練到我要練,我要變強,重心全部放在了訓練上。」
但在肖麗看來,何傑真正在訓練和比賽中產生「質變」,是因為巴黎奧運會釋出了「史上最難」的達標成績。
「差不多前年年底,當巴黎奧運會公布了馬拉松達標成績是2小時08分10秒之後,我們一群同行教練以及領導其實都不抱什麽希望了,甚至覺得可能都參加不了奧運會。」
「大家不僅距離這個達標線很遠,就連打破任龍雲在2007年創造的2小時8分15秒的全國紀錄都看似遙遙無期。」
「但作為一個體育人我肯定心有不甘,加上體育總局也點名希望年輕運動員能夠創新和突破,我當時就想做一個嘗試去突破的計劃。」
肖麗至今都記得,當她問自己的隊員誰願意配合執行這些計劃時,何傑第一個表態,「他就說,‘教練,我,幹’。」
自那之後,在國家隊科研、醫療和訓練各方面的復合團隊保障下,何傑的訓練效果更進一步。彼時,在雲南舉行的一場測試賽上,何傑跑出了63分的半馬成 績。
「那場比賽給了何傑信心,也檢驗了我們的大運動量是可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肖麗延續了高密度、大訓練量、大調整的訓練方式,經過一個冬訓的強 化,何傑就這樣沖進了中國體育的聚光燈之下。
一年前在無錫的這條賽道上,何傑跑出了2小時7分30秒,一口氣將任龍雲在2007年創造的2小時8分15秒的全國紀錄提升了45秒,幫助中國馬拉松進入了「207時代」。
那一年,何傑連戰連捷,在國內豪取10個冠軍。然後在去年最重要的亞運會上,他力壓一眾高手,最終以2小時13分02秒沖過終點,為中國軍團贏下了亞運會歷史上首枚男子馬拉松金牌。
「我覺得我在馬拉松運動員裏不是最有天賦的一個,現在的師弟師妹天賦比我高很多,當我把這件事(破紀錄)做成了,之後就會順其自然。」何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就算他沒有打破國家紀錄,他也會堅持跑下去,讓更多人看到這一代中國馬拉松運動員的精神。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身上肩負著使命,我取得的成績也是想讓全世界看到,我們中國的馬拉松不差,我們中國的年輕人不差。」
也正是這樣的態度,如今給了肖麗去沖擊奧運更好成績的信心,「是何傑給了我信心,也給了我野心,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歷史突破。
而再破全國紀錄之後,何傑說他自己在今年的目標就是幫助中國馬拉松把奧運成績再提高一些。
結語
在跑道上,何傑有一個習慣,就是在最後的沖刺階段,他總是會齜牙咧嘴,面目猙獰。
這樣的「特色」在不久之後也將會留在奧運賽場上——何傑說,每當他做出這個表情,其實他心裏的想法很簡單:
「我就是想不能慢下來,要再快一點,再快一點。」
本期資深 編輯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