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家宴被「差評」抹黑 謠言來自附近同行
演算法、短視訊平台、社交軟體……互聯網和相關產業,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新的商機。然而,混雜在其中的網路謠言,也嚴重危害了社會秩序。在看不見的網路空間,公安民警一直在重拳打擊整治網路謠言。近日,記者走進青島市公安局嶗山分局,聽民警講述打擊整治網路謠言的故事。
惡意抹黑的「差評」,竟來自同行
劉先生經營著一家農家宴,為了吸引顧客,他在某社交平台註冊帳號並釋出內容,向遊客推薦自家農家宴的美食。
今年4月,劉先生發現,他釋出的美食內容下方開始出現「差評」:有的說他家飯菜品質不行,口味不好;有的說他家菜不如網上宣傳的那樣,有的評論裏甚至在推薦附近的另一家餐廳。劉先生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便向公安機關報警。
嶗山分局立刻展開調查,很快發現這些「差評」都和李某有關。李某承認,「差評」裏推薦的另一家餐廳就是他開的。為了把遊客們吸引到自己酒店,李某專門編造「差評」抹黑競爭對手。目前,李某已被依法行政處罰。
「有些人為了牟取不當利益,竟然在網路空間造謠抹黑他人或者企業,以此擡高自己。」民警介紹,外地也發生過針對企業的網路謠言案例。根據公安部公開的典型案例,2023年4月,陜西李某透過編造謠言資訊向西安某商業場所王經理實施敲詐勒索獲利6000余元。經陜西公安機關調查,李某曾多次以編造網路謠言的方式進行敲詐勒索,共獲利4.5萬余元。經陜西公安機關調查,李某對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陜西公安機關已依法對李某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對其造謠網路帳號采取關停措施。
大數據推播的訊息,要註意辨別
「網路謠言借助互聯網平台傳播,具有突發性且流傳速度極快,真偽難辨、蠱惑性強。」嶗山分局民警告訴記者,人們在瀏覽社交軟體和短視訊平台時,經常能看見指責個人或者單位行為不端甚至涉嫌違法犯罪的資訊。類似的資訊會利用受眾心理加速傳播。「這種資訊往往真偽難辨,如果是編造的謠言,會對個人乃至單位名譽產生嚴重不利影響。」辦案民警稱。
民警介紹,根據公布的典型案例,今年5月,楊某為博取關註、吸粉引流,利用AI軟體自動抓取外地「學生被潑開水燙傷欺淩」資訊,嫁接至常州金壇某中學進行炒作,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擾亂公共秩序。楊某已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
互聯網傳播手段在不斷發展,網路謠言也悄然變異。為了應對這一現象,打擊整治網路謠言專項行動伊始,嶗山警方迅速行動,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強化組織指揮,確保各警種部門緊密協作聯動,形成整治合力,對網路謠言發起淩厲攻勢。
嶗山警方今年已偵辦49起網謠
在嶗山區,一邊是5A級風景區,每年吸引著大量的遊客,一邊是金融中心和眾多高科技企業,無論是旅遊市場還是營商環境,都可能受到網路謠言的危害。今年以來,嶗山分局精心組織,多警種聯動,發動警民共同參與,以開啟路,以防促打,網上線下宣防全線發力,並透過舉辦講座、張貼海報和戶外大屏播出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
民警介紹,公安機關從6月開始圍繞涉及高考的網路謠言進行了重點宣傳。根據公布的典型案例,今年6月,外省某市的韓某、顧某等人聽說有人輕生,在未經核實真偽情況下,主觀臆測與高考成績公布有關,便在網上編造散布「特大新聞,××橋那裏一個十八歲的,沒考上大學跳河了」謠言資訊,後被單某等人積極轉發,導致相關謠言廣泛傳播,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擾亂公共秩序。韓某、顧某、單某等5人已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
記者從青島市公安局嶗山分局了解到,今年以來,青島市公安局嶗山分局共偵破各類網路謠言案件49起,打擊處理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有力凈化了輿論環境,公安機關下一步將陸續公開本地典型案例。
■警方提醒
註意辨別資訊,不要「好心辦壞事」
「越是遇到突發事件,大家越要註意甄別資訊,不能傳謠。」辦案民警提醒,災害、極端天氣、交通事故或者案件,容易引發關註。大家在短視訊平台或者社交軟體上遇到相關圖片、文字或者視訊時,一定要多個心眼,切莫輕信,更不要隨意轉發。
民警向記者介紹了近期外地公布的典型案例:今年6月,查某某等人為博取關註、吸粉引流,對外地淹水災害和本地食品城貨物裝卸視訊進行剪輯,造謠稱「無錫已成重災區,應急物資已送到」,導致網上大量傳播,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擾亂公共秩序。查某某等2人已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
公安機關提醒,近期降雨天氣頻繁,相關部門在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公安機關將嚴厲打擊那些為了博關註、蹭流量而惡意編造釋出謠言、混淆視聽的行為。公安機關也提醒市民,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 首席記者 劉卓毅 實習生 吳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