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名法學教授羅翔透過其微信公眾號「羅翔說刑法」公開辟謠,表示他一直使用並更新的社交媒體只有「羅翔說刑法」B站號、公眾號和喜馬拉雅,其他社交媒體早已停更多年。
之所以特別澄清,是因為羅翔發現社交平台有不少帳號打著他的名義招搖撞騙,有的冒充助理接受他人案件咨詢、收取費用,有的借用他的名義談人生、談哲學,甚至談戀愛;還有不少帳號將他的發言移花接木、惡意炒作,給他和相關人士都造成了困擾。
羅翔使用並更新的帳號(圖源:「羅翔說刑法」公眾號)
這已經不是知名人士第一次打假。莫言、白巖松、靳東等都曾公開表示,網路上有很多帳號以及與他們相關的言論並非出自本人。公安部門也披露過多起冒充名人詐騙案例。但是,「假名人」屢禁不止,到底是為什麽?
帳號多如牛毛,「名人」真假難辨
根據羅翔的聲明,他目前使用並更新的社交媒體帳號只有3個,其中不包括短視訊平台。但記者以「羅翔」為關鍵詞在多家短視訊平台檢索發現,名稱裏有「羅翔」的帳號還不少,發表過與羅翔相關內容的帳號更多,還有帳號使用了羅翔說刑法中的虛擬人物「張三」命名。
在這些帳號中,有的註明「非羅老師本人」,有的卻顯示身份已經透過平台認證。這是怎麽回事?
在一個透過認證的「羅翔」帳號中,記者發現,其內容已許久沒有更新,現有的內容為羅翔數年前在某法考培訓機構上課的視訊。根據該帳號的現有資訊,無法確定帳號所有者是羅翔本人還是他曾上課的培訓機構。
業內人士指出,這恰恰暴露出平台在帳號管理上的瑕疵。通常,平台對認證帳號實行年審制,要求帳號所有者每年上傳相關證件「驗明真身」。該帳號數年沒有更新內容,而羅翔公開認可的帳號又不在該平台,以此推測,該平台的稽核機可能存在問題:如果是真帳號,羅翔本人已不再使用更新,那麽是誰每年遞交資質證明?如果不是真帳號,又為什麽能透過年審?
在另一個羅翔表示使用的社交平台上,以他命名的帳號更多。以「羅翔」二字搜尋,「羅翔說刑法系列作品」排名第一;在其余專輯中,「羅翔談人生哲學」「羅翔講法」「羅翔的人生哲學」「傾聽羅翔哲學」「羅翔老師說刑法」等內容靠前。
不過,檢視相關內容的帳號認證,讓人摸不著頭腦:「羅翔說刑法系列作品」是一家文化公司的有聲圖書;「羅翔談人生哲學」是一個沒有認證資訊的個人帳號;「羅翔老師說刑法」的帳號認證是「健康領域主播」……一番尋找,記者終於發現,真羅翔在該平台使用的帳號名稱實際是「刑法學人羅翔」,其余帳號均為他人或其他機構,相關內容為二次創作。
某平台上有大量「羅翔」,光看名稱,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羅翔」
進一步調查顯示,在這些社交平台打著「羅翔」旗號的帳號並非都在弄虛作假,有的屬於正常的二次開發。但對普通網民而言,根據社交平台目前的搜尋結果和資訊披露方式,找到「真羅翔」不容易,也無法透過認證資訊判斷相關帳號釋出的內容是否準確。
二次創作普遍,提防「別有用心」
絕大多數社交平台不禁止二次創作,有的平台更是以二次創作為特色。所以,知名人士的圖文資料、視訊資料等,是不少二次創作的基礎,因為這些內容往往能迅速吸引粉絲,實作流量變現。
在二次創作的作品中,不乏精彩演繹,但也出現了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乃至胡編亂造、坑蒙拐騙謀利。記者梳理發現,常見造假往往有兩種:一是假冒名人釋出「心靈雞湯」;二是假冒名人實施詐騙。
其中,「心靈雞湯」利用名人效應,可以獲得大量關註,有的透過平台流量分成獲得收益,更有甚者借機帶貨甚至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比如,部份行銷盜版書籍或所謂「心理課程」的帳號,往往透過虛構不存在的「名人名言」「名人心靈雞湯」,將書籍和課程捆綁銷售。
需要註意的是,在各種假名言中,除了在世的名人被杜撰言論外,魯迅、張愛玲等逝者也經常被假冒。前幾年,為了打擊各種「假魯迅語錄」,北京魯迅博物館建立了「魯迅博物館資料查詢線上檢索系統」,方便網友查詢「魯迅說過的話」。
「魯迅博物館資料查詢線上檢索系統」方便網友查詢「魯迅說過的話」
部份釋出「心靈雞湯」或者「專業知識」的假名人帳號還能成為商品。有知情人士分析,這是「平台流量分成、流量變現」規則下的產物——造假者透過「心靈雞湯」「專業知識」等「養號」,在積累一定的粉絲後,將假冒名人的帳號作為商品兜售。基於平台的統計工具,「養號者」可以掌握粉絲的年齡、地域、偏好等數據,繼而為購買者提供準確的帳號。至於購買者利用這些帳號做什麽,「養號者」就不聞不問了。
利用假冒名人帳號詐騙恐怕是危害最大的一類,層出不窮的「靳東」堪稱典型。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曾披露過一起假冒靳東等名人社交帳號詐騙案:9個犯罪嫌疑人營運著數十個冒充靳東等知名人士的社交帳號,他們打包購買、下載知名人士的公開視訊,利用變聲軟體偽造聲音,誘導被害人與名人建立情感聯系,最後以投資、公益、應援、戀愛等理由索要錢款。雖然詐騙手法很粗糙,但大量不熟悉互聯網技術的網民深陷其中,在一年多時間裏被騙百萬元。
強化源頭打假,暢通投訴舉報
面對被仿冒,名人並非無動於衷。除了此次公開打假的羅翔,白巖松在2021年也公開聲明表示自己沒有任何微博、微信、公眾號;莫言在2022年透過自己的真實帳號,打假部份「莫言名言」「莫言名作」;靳東則在2020年、2023年等多次聲明,短視訊裏的帳號不是他……
然而,僅靠當事人打假效果有限。檢索結果顯示,在社交平台,與以上名人相關的帳號、內容仍舊多如牛毛,真假難辨。
那麽,除了提醒網友提高警惕外,還有什麽辦法減少造假現象呢?
業內人士指出,關鍵是源頭,社交平台難辭其咎:一是加強帳號審查,二是強化內容管理。
從帳號設立看,平台應當對真名人和假名人帳號加以標註,避免誤解。
有人問:如果普通人與名人重名,普通人要在或已經在社交平台開設帳號,怎麽辦?
事實上,根據網路安全法和互聯網群組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平台有責任也有能力解決重名問題。相關法律明確,平台應當確認使用者的真實身份,否則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所以,平台的後台系統掌握使用者本名或昵稱與名人相同的現象。區分普通人和名人,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平台「做不做」的問題。
在內容管理方面,「二次創作」不是造假的理由。
互聯網使用者公眾帳號資訊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指出:「不以真實身份資訊註冊,或者註冊與自身真實身份資訊不相符的公眾帳號名稱、頭像、簡介等,和惡意假冒、仿冒或者盜用組織機構及他人公眾帳號生產釋出資訊內容,都屬於公眾帳號生產營運者不得有的違規行為。」
換句話說,平台在進行內容治理時,應當著重關註基於名人的身份、圖文、視訊的二次創作行為,及時叫停那些錯誤內容。
法律專家還指出,不少仿冒名人的帳號還涉嫌違反著作權法、侵害當事人肖像權等;如果仿冒名人行銷牟利,又涉嫌侵害消費者權益。以上種種都暴露出假名人帳號存在高風險,對平台而言,除了加強管理,也要暢通投訴渠道,方便網民舉報,提高處置效率。
轉自上海網路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