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評論丨沒有「3·15晚會」,這些問題能被揭露嗎?

2024-03-17辟謠

當事件的壓力集中到事後處置環節時,說明前置的監管關口失靈

昨晚「3·15晚會」曝光了多家公司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寶馬530Li車型存在傳動軸異響、多家婚戀平台利用焦慮收割消費者等問題。節目中反映的問題令人震驚。

槽頭肉做梅菜扣肉,讓企業大賺,卻坑了群眾。「滅不了火的滅火器」,更讓人驚恐萬分。若有群眾拿著這樣的「不滅火神器」去救火,後果如何?生產和銷售這樣的產品,何異於謀財害命?

節目播出後,相關監管部門紛紛發聲,一些被點名的企業也作出致歉和回應。安徽省市監局表示,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嚴厲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阜陽市監局則通報,已對涉事企業進行查封,涉事企業法定代表人也被傳喚。

每次「3·15晚會」曝光問題後,監管部門立馬行動,涉事企業「誠懇道歉」或「瑟瑟發抖」,網民拍手稱快。

對這類行為零容忍,絕不允許風險和隱患繼續蔓延,是一個基本態度。當某個亂象已經泛濫,造成巨大影響,第一時間喝止違法違規行為、斬斷利益鏈條,呵護世道人心,極為重要。

但應看到, 事後的處置再嚴厲、再讓群眾叫好,也是有遺憾的。 畢竟,當劣質食品進了腸胃、問題產品流入民生環節,在社會層面造成的惡劣影響已經難以挽回。何況,很多問題並不能一一糾正。畢竟, 讓所有被坑的消費者都舉證、維權,這太難了。

值得追問的是,當事件的壓力集中到事後處置環節時,說明前置的監管關口失靈。換言之,如果這些問題不在「3·15晚會」上曝光,就無法被揭露出來嗎?當然不是這樣。其實,很多違法違規行為,只要做了,就不可能無痕。但很多聲音發出之後,問題並沒有從根子上解決。

一些違法違規問題,不是藏得好,而是被忽視,甚至被熟視無睹。 2024年初,記者先後前往河北任丘、吉林長春和天津等地,揭開了一條以母豬肉、馬肉為原料,透過添加驢肉增香膏、亞硝酸鈉等添加劑煮制成假驢肉的產業鏈。這些假驢肉被銷往全國多地。根據報道可知,在一些地方,假驢肉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可結果卻是制假售假一路「暢通」。

當然,在現實中,要想精準捕獲違法違規問題線索、收集有效證據,也沒那麽容易,想要「揭秘」得付出巨大成本。但必須看到的是,將防範機制整紮實、讓前置關口發揮應有作用,再難也得去做。我們不能指望每年的「3·15晚會」解決全部問題,就必須真正以「天天3·15」的勇氣和擔當發現問題,像周處那樣「為民除害」。

一方面,監管部門需要加大日常監管力度。線索就是「命令」,群眾意見就是「指揮棒」,部門作為不容任何拖延和敷衍。那種出於「保護」本地企業因而格外開恩的心理,絕不可有。

另一方面,對於消費領域的亂象,必須形成各方用力、全環節合作的態勢。這既需要媒體、民間人士發揮應有作用,還需要相關平台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不讓問題商品透過網路平台流出。同時,廠商也需要嚴格遵守食安法等法律法規,謹守良知,拒絕同流合汙。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伍裏川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