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不可逆的腦供血不足!日常註意這10點!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2024-05-01辟謠

腦供血不足,醫學上稱為「腦缺血」,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大腦血液迴圈不暢,腦組織無法得到充足血液供應的一種病理狀態。作為神經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腦供血不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了解其相關知識,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應對。

哪些人容易腦供血不足

1. 高血壓患者:長期高血壓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從而增加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2. 高膽固醇患者:高膽固醇可導致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影響血液流通。

3. 心臟病患者:例如冠狀動脈疾病或心律不整,這些情況都可能減少心臟對全身(包括大腦)的血液供應。

4.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導致血管損傷,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風險。

5. 吸煙者:吸煙會損傷血管內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

6. 肥胖人群:過度的體重增加了心臟負擔,並可能導致血管問題。

7. 缺乏運動的人:缺乏運動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血液迴圈不良。

8. 血液病患者:例如鐮狀細胞病等使血液更容易凝結的病癥,也可能引發腦缺血。

9.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動脈自然老化、變窄,血流量可能降低。

10. 有家族史的人: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經患有腦血管疾病,那麽風險可能會增加。

以上只是一部份高風險群體,其他因素如飲食習慣、遺傳傾向、性別(男性可能風險略高)、種族和歷史上的腦血管事件等也可能增加個體發生腦供血不足的風險。

腦供血不足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

1. 記憶力與認知功能減退:大腦的某些區域負責記憶和思考,如果這些區域供血不足,可能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和認知障礙。

2. 運動功能受損:控制肌肉運動的大腦區域在供血不足時,可能會引發肢體無力或者運動協調性差。

3. 語言障礙:涉及理解和使用語言的大腦區域受影響時,可能會出現說話困難、理解他人語言的能力下降等癥狀。

4. 感覺異常:供血不足可能影響大腦中處理感覺資訊的區域,導致觸覺、視覺或聽覺的問題。

5. 情緒變化:與情緒和行為相關的大腦區域受損,可引起情緒波動、憂郁甚至焦慮。

6. 頭痛:腦供血不足可能導致頭痛和其他型別的不適。

7. 眩暈和平衡問題:影響內耳和大腦平衡中心的供血不足,可能導致眩暈和平衡失調。

8. 意識障礙:嚴重的腦供血不足可能導致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9. 中風:如果腦供血不足非常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發展成為缺血性中風,這是一種緊急醫療狀況,需要立即治療。

腦供血不足對身體的傷害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這取決於是否及時恢復了正常的血流以及大腦組織是否已經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

如何治療腦供血不足

1. 生活方式的改變:

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鹽分和高脂肪食品的攝入。

定期鍛煉: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健康,促進血液迴圈。

控制體重:減輕體重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風險。

戒煙限酒:煙草和過量飲酒都與血管疾病相關。

2. 藥物治療:

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幫助預防血栓形成。

抗凝血藥物:對某些患者來說,可能需要使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來降低中風的風險。

降脂藥物:如他汀類藥物可以幫助控制膽固醇水平。

降壓藥物:高血壓患者可能需要使用ACE抑制劑、ARBs或其他降壓藥物。

3. 手術治療:

血管成形術和支架植入:透過血管成形術(動脈擴張術)和支架植入可以開啟狹窄或阻塞的動脈。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去除頸動脈上的斑塊,以恢復正常血流。

康復治療:

物理治療:幫助恢復運動功能。

言語治療:如果語言受到影響,幫助提高溝通能力。

4. 中醫治療:

針灸:某些情況下,針灸可能用於輔助緩解癥狀。

中藥:有的中藥被認為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和減輕癥狀。

在采取任何治療方法之前,應先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徹底評估,並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緊急癥狀如中風表現需要立即就醫。

腦供血不足患者日常註意什麽?

1. 合理飲食:增加果蔬攝入,減少油脂和高鹽食物。控制血糖和血脂,避免高糖、高脂肪食品。

2. 適量鍛煉:經醫生評估後進行適宜的有氧運動,如步行、遊泳等。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3. 戒煙限酒:吸煙可導致血管收縮和動脈硬化,增加腦血管事故風險。

4. 適量飲酒,過量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5. 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體重,防止肥胖。

6.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減壓放松,保持心態平胡。

7. 監測健康指標: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定期到醫院復查,了解病情變化。

8. 按時用藥:如醫生開具了藥物治療方案,應該嚴格遵守用藥時間和劑量。

9. 預防跌倒:改善家居安全,如安裝扶手、保持地面幹燥以防滑倒。

10. 學習疾病知識: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認識到警示癥狀,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上述建議應與醫生的專業意見相結合,並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調整。如果感覺身體出現任何異常,應立即聯系醫生。

腦供血不足的誤解

1. 誤解一: 輕微的腦供血不足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 即便是輕微的腦供血不足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前兆,比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應引起警覺並及時就醫。

2. 誤解二: 年輕人不會出現腦供血不足

事實: 雖然腦供血不足更常見於中老年人,但年輕人也可能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或其他疾病而受到影響。

3. 誤解三: 只有高血壓患者才會有腦供血不足

事實: 高血壓是腦供血不足的一個風險因素,但低血壓、心律不整、動脈硬化等都可能造成腦供血不足。

4. 誤解四: 改善生活方式無助於腦供血不足的治療

事實: 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運動和戒煙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調整對於預防和治療腦供血不足至關重要。

5. 誤解五: 腦供血不足只會引起頭痛

事實: 頭痛可能是腦供血不足的癥狀之一,但還可能包括眩暈、記憶力減退、註意力不集中等多種癥狀。

6. 誤解六: 服用保健品可以完全預防腦供血不足

事實: 盡管某些保健品聲稱能改善腦部血液迴圈,但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些產品可以替代醫療治療或完全預防腦供血不足。

7. 誤解七: 僅靠藥物治療即可控制腦供血不足

事實: 醫藥治療是管理腦供血不足的重要組成部份,但是配合生活方式的調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理解這些誤解,並以正確的認識和方法面對腦供血不足,對於患者的治療和生活品質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