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廢棄天井變身「共享後花園」,南梅園小區為老年居民打造「花漾生活」

2024-01-23辟謠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群老年人圍坐在一片「鮮花簇擁」的天井裏,品著香茗,聊著天,不時發出陣陣歡笑;幾個孩子在一旁的秋千椅上嬉戲玩耍,歡聲笑語不斷,這一幅溫馨和諧的畫面,就發生在曹楊新村街道梅花園小區。「這裏是我們的‘後花園’,我們每天都要來這裏聊天、喝茶,感覺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70多歲的李阿姨指著眼前的這一片「綠色空間」,笑得合不攏嘴。這個被稱為「共享後花園」的天井,原本是一個廢棄的堆場,經過社群的精心改造,成為了老舊小區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成為了居民們共享美好生活的樂園。「這個‘後花園’是我們小區的驕傲,也是我們老年居民的福音。」南梅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楊磊告訴記者,這個計畫是去年11月初開始施工的,歷時不到一個月,於當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這個計畫的背後,是我們小區黨總支結合主題教育,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她說。

居民們在「共享後花園」裏喝茶聊天

南梅園居委會下轄三個居住小區,其中,梅花園小區是有著近2000實有人口的老舊小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達42%。這個小區的老年活動室位於居民樓的一樓,共有兩間房,一間為乒乓室,一間為活動室,總面積僅有35平方米。對於這麽大體量的一個小區來說,活動室的場地就顯得比較局促,經常有居民抱怨地方太小、活動不開。「我們居委會一直想改善這裏的環境,但是苦於場地和資金。」楊磊說,「去年,透過開展主題教育,我們深入調查了居民的需求和困難,發現老年活動場所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於是想到,能不能利用活動室外這處近20多平米的廢棄天井,為老年居民打造一個舒適的社交活動場所?」

社群幹部和誌願者清理「廢棄天井」

經過清理後的「廢棄天井」

為了實作這一願景,首先,南梅園居委會透過黨建聯建,找到了曹楊新村街道共建單位上海市地震局、瑞安建築有限公司和凱悅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兩家兩新企業,再借助於兩代表一委員聯系社群的契機,從效果圖的設計、資金扶持、到物資捐贈,將廢棄天井一步步打造成為現在的「共享後花園」。其次,施工單位結合居民的需求和意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實作了小投入、大變化的效果。考慮到活動場地在室外,又以社群老年群體為主,天井地面的鋪裝采用了青色防滑磚,兩側的花壇裏種上了綠植花卉,兩家兩新企業捐贈了桌椅、遮陽傘和秋千椅。此外,還利用了廢舊木材、水泥磚塊等材料,打造了一些創意小品,增添了花園的趣味性。「我們的初衷是讓‘後花園’成為一個集休閑、娛樂、教育、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場所,進一步增進居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特別是讓老年居民在這裏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楊磊表示,「為此,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從場地的改造、資金的籌集、物資的捐贈、活動的舉辦,到管理的模式,都充分體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居民們給「共享後花園」裏的綠植澆水

只要遇上好天氣,附近的居民們便會三五相約,來到這裏,沏上一壺好茶,擺上一碟零食,優哉悠哉地開啟「聊天模式」。「這個‘共享後花園’真是太好了,我們老年人從此有了一個新的活動場所,感覺生活更有樂趣了,沒想到阿拉老小區的活動室也可以這麽小資。」小區居民張阿姨一臉喜悅地表示。與此同時,南梅園居委會還透過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讓「共享後花園」成為了居民的自我管理空間,形成了自發、自願、自律的良好氛圍。社群居民們對這個「花園」更是愛護有加,大家自發性地排班,每天誰負責打掃衛生?誰負責座椅靠墊的洗曬?誰負責花壇的澆花養護,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我和另一位王阿姨負責‘花園’的日常清掃。」誌願者張阿姨說,「大家都很喜歡這裏,都發自內心地想為‘花園’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據悉,南梅園居委會還在積極籌備「共享後花園」的2.0版本,計劃結合老年活動室進行整體「打造」,針對此前居民反應較多的「痛點」進行「破題」,同時在軟硬體和管理模式上繼續增能。初步設想包括增設全新的桌椅,讓更多的居民能夠「坐下來、歇歇腳」;為活動室打造一圈儲物櫃,方便老人存放水杯等隨身物品;對‘花園’的圍墻進行2次更新,打造成一面既美觀又可以重復使用的展示墻等......此外,茶話會、讀書會、健康講座、誌願服務等各類活動,也將會在今年陸續推出,讓老年居民們不僅能享受生活,還能學習新知識,傳承優秀文化,發揮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