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中國近一半的主要城市正在下沈!2.7 億人面臨風險

2024-05-07辟謠

最近,【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關於中國城市地面沈降的研究,該研究一公布便引起了學術界和公眾的極大關註。

這項研究顯示, 近一半的中國大城市發生了局部地面沈降的現象 ,這個話題一度爬升至社交媒體熱搜榜首。那麽,我們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嗎?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城市的沈降?在這一現象背後又隱藏著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先說結論,地面沈降這事兒並不新鮮,它確實有一定危害,但在中國城市沈降問題並不嚴重,而且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改善沈降。

什麽是城市地面沈降?

城市地面沈降,俗稱「地陷」,就是城市區域地面因種種原因高度下降的現象。與地震和海嘯相比,地面沈降發生得悄無聲息,因此往往難以引起人們的關註。

由於地面沈降,略帶傾斜的西安大雁塔

圖片來源: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

然而, 即使是較小範圍的地面沈降,也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地面沈降可能會導致道路、橋梁以及建築物產生裂縫或變形,會破壞城市排水系統,引發雨水積水或汙水反流。地鐵、地下停車場等地下設施都可能因為地面沈降而受到破壞。因此,城市地面沈降在【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被定義為「緩變性地質災害」。

幹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測量地面情況的示意圖

圖片來源:文獻 [5]

在【科學】雜誌的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運用了一種稱為「幹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的先進衛星遙感技術,來監測中國 82 個大中型城市的地面沈降情況。

這種技術透過發射雷達波並接收其從地表反射回來的訊號。利用衛星在不同時間的兩次過境所收集的雷達數據,分析地表反射雷達波的相位變化,從而精確地測量地表在兩次觀測間的微小移動,如沈降或擡升,從而能夠精確測量這段時間內地面的沈降程度。

結果顯示,44.7% 的城市區域每年的地面沈降速度超過 3 公釐,而 15.8% 的區域地面沈降速度甚至超過每年 10 公釐,包括北京、天津、合肥和西安等城市。地面沈降速率的中位數則為每年約 2 公釐。在 82 個城市中,約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沈降速度超過 3 公釐/年的地區,7.3% 的人口居住在沈降速度超過 10 公釐/年的地區。


換句話說, 可能有 2.7 億中國人生活在正在下沈的土地上。 值得註意的是, 這個數據 僅代表城市的某些部份地區可能出現下沈,並不代表整個城市都在下沈,更不意味著所有居民都面臨同等的風險。

城市沈降

只發生在今天的中國嗎?

雖然中國當前面臨的城市地面沈降問題略顯嚴峻,實際上, 早在1920年,上海和天津就已經出現了地面沈降的跡象。 到了20世紀70年代,長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以及華北平原地區開始經歷地面沈降。

從20世紀80年代起,地面沈降現象由點及面,形成連片發展的趨勢,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這項研究估算,中國沿海四分之一的土地可能在2120年沈降到海平面以下。

城市地面沈降不僅是一個地區性問題,而且是全球性的環境挑戰。研究表明, 全球約 19% 的人口正處於由沈降引起的高風險之中。 在美國、日本、伊朗等多個國家,也有大量關於城市地面沈降的研究和報道。

【科學】雜誌在 2022 年報道稱,伊朗超過 90% 的地區正在經歷地面沈降,全國平均沈降速率高達每年約 6 厘米;在 2007 年至 2020 年間,美國沿海地區 32個 城市的年沈降速率中位數在 2~6 公釐之間,其中多數地區的沈降速率超過 3 公釐。

美國沿海各地面的沈降

圖片來源:文獻[6]

由於地面沈降與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影響,到 2050 年美國沿海 32 個城市大約 1000~1300 平方公裏的土地可能被淹沒。而在日本東京,20 世紀50 年代的地面沈降速度甚至一度達到了每年 27 厘米的程度。相較來說, 中國的城市沈降問題不算嚴重。

城市為什麽會發生沈降?

雖然由於各種地質過程,地球表面會經歷緩慢而穩定的自然隆起和下沈,但是這不能排除人類活動對沈降所帶來的影響。

研究顯示,面臨嚴重地面沈降的城市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東北地區的代表城市包括大慶、哈爾濱和長春;華北地區以北京和天津為典型;中部地區的典型城市有平頂山、晉城和淮南;華南地區則包括昆明、南寧和貴陽;東南沿海地區則以溫州和汕頭為代表。 這些區域要麽是工業城市集群,要麽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群,說明地面沈降與區域經濟活動和人口密度有著密切的關系。

城市沈降與多種自然和人為因素相關,包括 城市地區基巖的深淺、地下水的枯竭、建築物的重量、交通系統的運用以及地下采礦活動。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影響城市地面的穩定性和高度。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過度開采地下水是導致全球多個城市嚴重地面沈降的主要原因。 當大量地下水被提取時,地下水位逐漸降低,破壞了地下水壓力平衡,導致原來由地下水支撐的土壤和巖石部份失去承托力。隨著地下水位的持續下降,原先含水飽和的土層開始幹燥並收縮,這導致土層體積縮減,從而引起地面沈降。這種土壤壓縮通常是不可逆的,即便地下水位後來得以恢復,土壤體積也難以完全復原。

在中國,地下水過度開采引起的地面沈降尤其嚴重。根據水利部的數據, 20 世紀 70 年代,中國地下水的開采量平均為每年 570 億立方米,到了 80 年代增加至每年 750 億立方米,而到 2009 年已飆升至每年 1098 億立方米。超過 300 個地區出現了地下水超采現象,涉及面積達 19 萬平方公裏,其中嚴重超采區域高達 7.2 萬平方公裏。

華北平原之所以成為地面沈降的重災區,就是由於華北平原地區人均水資源量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地下水占到總供水量的 70% 以上。可以說,解決中國城市沈降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長期、持續地控制地下水開采。

結語

實際上, 中國政府對城市地面沈降問題早已給予高度關註,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應對這一挑戰。 早在 2012 年,中國就出台了由十個部委聯合制定的首部【地面沈降防治規劃】。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護水資源,中國還制定了【水法】和【地下水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範地下水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又有南水北調工程這樣的重大水資源管理計畫透過調配水資源,有效減輕了華北地區的水壓力,從而間接降低了對地下水的過度依賴和抽取,這 不僅成功地提升了地下水位,也穩定了城市的地面沈降。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透過在日常生活中 減少用水量,使用節水器具,以及迴圈用水,都可以有效減輕對地下水資源的壓力,從而有助於緩解城市地面沈降的問題。 在保護自己的家園的同時,我們也在保護我們自己。

參考文獻

[1] Ao, Zurui, et al. "A national-scale assess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China’s major cities." Science 384.6693 (2024): 301-306.

[2]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Ground Subsidence: The Pain of Cities (CMA, 2014);https://www.cma.gov.cn/2011xzt/2014zt/20140508/2014050805/201405/t20140512_245869.html

[3] You, Xiaoying. "Nearly half of China's major cities are sinking-some'rapidly'." Nature (2024). [4] Nicholls, Robert J., and Manoochehr Shirzaei. "Earth’s sinking surface." Science 384.6693 (2024): 268-269.

[5] Osmanoğlu, Batuhan, et al.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InSAR data: Methods and trends."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115 (2016): 90-102.

[6] Ohenhen, Leonard O., et al. "Disappearing cities on US coasts." Nature 627.8002 (2024): 108-115.

策劃制作

作者丨Denovo 科普作者

稽核丨戴特奇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副教授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審校丨徐來、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