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千古奇人徐霞客歷經30余年的行走,與自然為伴,以實證為言,著成現存60余萬字的【徐霞客遊記】。
在這部被譽為「千古奇文」的典籍中,徐霞客以足為誓,丈量名山大川,以筆代心,記錄下對祖國山河永恒的熱愛。
徐霞客筆下的自然奇觀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 字振之,別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探險家、文學家。 少年時的徐霞客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癡迷於讀地理誌書,對山川河流、風土人情充滿了無盡的向往。成年後,他 毅然決定踏上旅途,開啟一段穿越山河的探索之旅。 在徐霞客筆下,大自然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他不僅關註大自然的外在形態,更註重其內在生態。他詳細記錄各種動植物的特征和習性,如他在遊記中描述的黃山奇松:「松幹短小,枝丫斜出,針 葉如簇,蒼翠欲滴。」這樣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黃山奇松的獨特魅力,也對明代黃山地區的植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描述動物時,徐霞客同樣展 現出觀察力和描繪能力。他記錄了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活動軌跡以及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例如,他對魚的描述尤為精彩:「群魚翔遊, 或潛或躍,色彩斑斕,宛如錦繡。」 這仿佛讓人看到了明代河流中生機 勃勃的水生生態系。他對大自然的觀察細致入微,無論是一朵小小的野花,還是一只靈動的飛鳥,都在他的筆下展現出獨特的生命力。
【徐霞客遊記】中的生態探索
【徐霞客遊記】是徐霞客以日記形式記錄的旅行考察所得,涵蓋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以及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等內容。
徐霞客還對生物棲息地進行了深入觀察與記錄。他註意到不同生態環境對生物種類和分布的影響,揭示了生物與環境間的密切關系。在遊記中,他描述了從高山到平原、從森林到草原等不同生態環境及其生物群落特點。例如,他在描述高山生態時寫道:「山勢陡峭,雲霧繚繞,植被稀疏,多有珍稀草藥。」感受到了高山生態的獨特性,也認識到生物棲息地對於物種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黃山奇松
在【徐霞客遊記】中,他還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徐霞客對生物棲息地的描述,不止停留在對表面現象的觀察上,還深入思考了人類活動對棲息地的影響。他倡導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反對過度開發和破壞環境,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在當今仍具有重要意義。
萬裏遐征 溯源長江
徐霞客曾說過:「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這表達了他超越世俗,不受遠近、朝暮、山海所限的 理想與豪邁,也體現了他畢生的誌向。他懷揣著一個重要心願——追溯長江源頭。中國古代有「岷山導江」的說法,源自【尚書·禹貢】篇,是講述大禹到岷山疏導長江的故事,後人誤以為岷山是長江源頭。 但徐霞客親身踏查,確認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糾正了地理學上的一大誤解。
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恒山懸空寺的徐霞客碑亭
徐霞客一生奔赴山水之間,探尋江河源頭,不斷糾正舊誌書中的 錯誤。在【溯江紀源】中他指出,「不探究江河源頭,就無法識得長江之巨大,更無法與其他河流相提而論,更無法知其源頭遙遠」。他發現長江的源頭,從某種意義上說, 也是滋養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泉之一。
同時,他精準地辨別了左江、右江、大盈江、瀾滄江等諸多水道的源頭和流向,對【大明一統誌】中關於這些水道記載的混亂和錯誤進行了糾正。他仔細地觀察河水流經的地形狀況,發現了水流對地形的侵蝕作用,尤其著重關註了河岸凹處的侵蝕情況。此外,他還密切關註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深入研究了在不同地形、氣候、風速等條件下,植物生態和種類的差異,深刻認識到地面高度和緯度對氣候和生態所產生的影響。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的徐霞客故居之晴山堂
繼往開來 精神永續
【徐霞客遊記】不僅是一部具有科學價值的地理學著作,也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2020年,【徐霞客遊記】中的【遊天台山日記】編入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語文讀本】上冊,這套新的部編語文教材目前已在全國普遍采用,這無疑是對徐霞客及其作品的高度認可。此外,【徐霞客遊記】中的【遊黃山記】【遊恒山日記】【遊雁宕山日記】等文章都曾入選人教版初高中語文教材。讓學生們透過語文教材感受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對科學的追求。相信在徐霞客精神的引領下,未來的一代又一代學子將繼續探索自然的奧秘,書寫屬於他們的篇章。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走進徐霞客的自然世界】。帶青少年品讀【徐霞客遊記】,跟著徐霞客縱覽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以及自然景觀、人文風情等內容。
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和堅韌毅力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向前,不斷追求知識和真理,積極投身生態保護和永續發展的事業,共建美麗、和諧的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