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實打實的「奢侈品」!日韓的西瓜為啥那麽貴?

2024-06-17辟謠

炎炎夏日正是吃西瓜的好時節。可在鄰國日本,西瓜卻並非所有民眾都能無限暢吃的「普通水果」,而是實打實的「奢侈品」。在南韓,西瓜也曾因價格高被稱為「金水果」。但隨著該國新鮮果蔬迎來漲價「颶風」,「金西瓜」的「風頭」竟大不如前。據南韓統計廳數據,今年3月末,南韓本土蘋果的價格達到6.82美元/公斤,排名世界首位。不僅是蘋果,整體來看,南韓新鮮水果5月份價格較去年同期平均大漲了39.5%。

4月23日在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寶都街道的瓜果批發市場拍攝的西瓜。徐速繪 攝(新華社)

那麽,日本西瓜為何昂貴 ?南韓水果又為何組團變身「金水果」?

日本西瓜為何昂貴

與中國瓜農動輒「貨車售瓜」的「壯觀」場景相反,日本的西瓜由於價格過於昂貴,鮮有按「個」出售的情況,往往是切成薄薄一片,用保鮮包裝細細封好,供消費者「淺嘗輒止」。

日本的西瓜究竟有多貴呢?這與西瓜的品質、大小、產地等均有很大關系。如果是應季、品質一般、尺寸較小的西瓜,幾十元人民幣也是有可能入手一個的,但味道就不要強求了。如果對品質稍有追求,價格就不好說了。比如,靜岡縣的名產函南西瓜,一個西瓜的價格約等於20小杯哈根達斯冰淇淋。難怪不少日本人為了將西瓜「吃幹榨凈」,將瓜皮與瓜瓤之間的白色部份也切下腌制,作為小吃食用。

這還只是正常供普通家庭食用的西瓜,如果是有特殊意義、用於送禮,或是經過特殊方法培育的西瓜,價格就更加難以想象了。

今年1月份,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遭遇地震災害。為支援地震災區,「金澤西瓜」成了拍賣會上的搶手貨。6月7日,兩個金澤西瓜被拍出1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雖然是為了社會公益,但西瓜能作為競拍產品,本身就足以顯示出西瓜在日本民眾心中的獨特地位。

再看擁有180年歷史的日本老字號水果店「千疋屋」,店內售賣一種正方體形狀的西瓜,一個就要賣1200元人民幣左右。這種西瓜是專門用來送禮的,觀賞價值遠大於食用價值。開啟品嘗,其瓜瓤根本不是紅色,吃起來也寡淡無味。其實,若觀察其種植過程,就不難了解為何這西瓜中看不中吃。為確保成果形狀,瓜農會在西瓜「年幼」的時候就套上模具,只要西瓜長成了標準形狀,就將其剪下,因此根本無法保證西瓜的成熟度。此外,模具對西瓜自然生長的限制,也是影響其口感的重要因素。

正方形西瓜(視訊截圖)。

為什麽日本西瓜會賣這麽高的價格呢? 這與日本的自然環境、農戶種植習慣、國家政策甚至社會文化均有密切的關系。

從自然環境看,日本國土面積不足38萬平方公裏,其中超過70%都是丘陵,耕種面積十分有限,連維持基本生計的糧食種植都難以充分保證,更別說種水果了。

從種植過程看,由於當地土壤和氣候環境並不適合種植西瓜,瓜農只能每年在改善土壤、選擇肥料上花費大量金錢,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嫁給消費者。此外,人為因素也很重要。為確保自家西瓜品質配得上高價格,有的瓜農會在西瓜秧剛結出小西瓜後就進行篩選,只留下最好的幾個,其余的全部舍棄,以保證這幾個「天之驕子」能夠吸收到足夠的養分。

從政策上看,日本全國共濟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以下簡稱「農協」)的部份政策也使日本消費者難以享受到平價水果。他們一方面從農民手中低價收購水果,高價出售給經銷商;另一方面低價采購農藥、肥料、農具,高價出售給農民,長年透過做中間商賺差價。同時,農協還一直強勢抵制農產品進口,使外國的便宜水果很難順利進入日本市場,日本本土水果價格自然穩居高位。

除了西瓜,葡萄、草莓、哈密瓜等在中國市場上常見的水果,在日本也同樣算是「奢侈品」。比如,北海道的夕張蜜瓜,曾在2019年的拍賣會上拍出2顆3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白色草莓1顆可以賣到幾十元人民幣。

此外,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水果本就是作為高級料理的餐後甜點出現的。自江戶時代開始,以水果為高級禮品聯絡感情成為慣例。這似乎決定了水果對日本人而言並非生活必需品,而是帶有儀式感和高級內容的文化符號。也難怪,每次日本朋友聚餐,如果餐後甜點中出現芒果、哈密瓜、草莓等水果,總能在大家臉上看到驚喜。

南韓水果組團變身「金水果」

過去,說起南韓水果價格,西瓜可以算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以單果為基準,市場中最常見到的7千克至8千克的西瓜,應季價格一般為100元人民幣左右,而到了冬季價格會再翻番。如此高昂的價格使南韓人很自然地在西瓜二字前加了一個「金」字,賦予了它超然的地位。因此直到今天,南韓人在走親訪友時經常會只帶一個西瓜上門,賓主雙方都會覺得挺有面子。

不過最近,成色最足的「金水果」似乎有變成蘋果的趨勢。

蘋果最初受歡迎,並得名「金蘋果」的主要原因在於其營養價值,和價格的關系不大。不過隨著其價格持續走高,「金蘋果」的「金」開始變味了。

據南韓統計廳數據,今年3月末,南韓本土蘋果的價格達到6.82美元/公斤,排名世界首位。而在最新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動向】統計中,蘋果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竟上漲了80.4%。南韓政府預計,到秋季批次上市之前,蘋果價格上漲趨勢仍將延續。這幾日,在南韓最受歡迎的新鮮果蔬配送APP上,一箱5果至6果裝、重量1.5千克左右的蘋果,價格要超過150元人民幣。

人們在南韓高陽市一家超市水果區購物。王益亮 攝(新華社)

不僅是蘋果,整體來看,南韓新鮮水果5月份價格較去年同期平均大漲了39.5%,其中梨的漲幅達到126.3%,創下了年漲幅歷史最高紀錄。超市中一箱3果或4果、重量2千克左右的南韓本土梨,價格高達150元人民幣。而橘子、桃子等其他水果漲幅也靠前,分別達到67.4%、63.5%。

在本輪新鮮果蔬漲價「颶風」的全方位沖擊之下,「金西瓜」的「風頭」明顯大不如前。有當地網友吐槽,以前不太舍得吃的西瓜突然有了「價效比」:「原來西瓜是這麽便宜的呀。」話雖不假,但聽起來似乎總有種腮幫子發酸的感覺,這後槽牙怕是咬得不輕。

不過,如此「價效比」顯然不是南韓人期待的。民眾真正憧憬的是水果價格降下來,變成普通人的餐桌美食。

這個小願望能實作嗎?

短期來看,有點難。

南韓SBS電視台最近在全羅北道益山市做了一期實地采訪。今年西瓜生長過程中遭遇了20多年來罕見的授粉異常現象,加之日照時間嚴重不足,導致「坐果」不佳,果實偏小,瓜棚中隨處可以找到只有1千克左右、根本無法上市銷售的西瓜。農業專家表示,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在於氣候異常。目前來看,南韓今年西瓜產量預計同比下降26%,供應情況難言樂觀。去年南韓由於梅雨季節長、降雨量大,西瓜本就出現了減產,所以總體來看,今年南韓的西瓜產量只會「一減再減」,價格則會「再攀高峰」,南韓人要想毫無心理負擔地當上「吃瓜群眾」,還得等上一段日子。

不僅是南韓,全球氣候異常正在影響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價格,也直接拉升了人們的生活成本,以至於有人專門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氣候通貨膨脹(Climateflation)」這個新造詞。網上查詢結果顯示,最初使用這個詞的是英國BBC時事節目【新聞之夜】,去年該欄目策劃了氣候變遷對全球物價影響的專題。最近,氣候通貨膨脹被越來越多的媒體使用,大有形成新固定搭配的趨勢。

氣候通貨膨脹的代表性事件是2022年夏天歐洲創紀錄的高溫天氣導致物價暴漲。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當時表示,由於酷暑,歐洲的食品物價在短期內上升了0.43個至0.95個百分點。

南韓蘋果之所以會從有營養的「金蘋果」變成超級貴的「金蘋果」,最重要的原因正在於此。受到從去年開始的日照減少、低溫持續、冬季高溫潮濕等影響,蘋果、梨、香瓜等水果價格普遍暴漲。

以慶尚北道青松郡為例。作為南韓知名蘋果產地,由於遭受低溫災害,當地2023年蘋果產量比2022年減少了近30%,成果品質也明顯下降。盡管如此,蘋果售價依舊大幅攀升。過去,一箱20千克的蘋果在集貿市場的批發價為4.9萬韓元(約合265元人民幣)上下,目前已經漲到了9.6萬韓元(約合520元人民幣),幾乎翻番。而今年春季,受氣溫影響,蘋果花開得晚,錯過了最佳授粉期,多地蘋果樹出現了不能坐果的情況。這意味著蘋果價格大機率會繼續上漲。

遇到類似問題的還有香瓜。統計顯示,占南韓香瓜產量80%以上的星州郡同樣因氣候變遷導致收成大幅下降,截至今年4月出貨量同比下降20%左右。想來,不久之後南韓市場上又該出現「金香瓜」了。

當然,南韓水果組團變身「金水果」,也不能全怪天氣,人為因素也很突出。為保護本土農業的發展,南韓實行農業保護政策,對進口水果實行嚴苛的進口檢疫和高關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南韓水果平均價格普遍偏高的情況。尤其是對於蘋果等南韓人特別看重的水果,「進口」一詞幾乎算得上禁忌了。今年2月,南韓政府曾考慮透過進口來平抑蘋果價格,馬上招致南韓蘋果協會和南韓果園合作社協會的強烈反對,認為這可能會傷害國內蘋果產業和全國7萬多家蘋果生產商的利益。

此外,南韓水果要進入市場,附加成本也比較高。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南韓人的原產地意識非常強,大多數水果在上市之前都要額外增加一道原產地認定程式。同時,由於當地人素來有將水果作為禮品送人的習慣,對外包裝也有較高要求。

總體來看,南韓水果價格高企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金」字招牌,市場各主體都無法長期承受,作為「場外指導」的南韓政府或許該主動做點什麽。